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单体固相共聚改性聚丙烯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马来酸酐(MAH)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PP)的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IC)作为共聚单体,可以大大提高MAH在PP上的接枝率,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在普通固相接枝过程中PP的严重降解,得到了性能较好的高极性PP.与普通固相接枝法与熔体接枝法对比,双单体固相共聚接枝改性PP是一种得到高极性PP的有效方法.本文同时对双单体在固相接枝反应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PEB/MMA-AN悬浮接枝共聚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弹性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悬浮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接枝共聚产物对SAN树脂增韧作用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分析了接枝共聚反应机理, 推算了接枝链分子量. 结果表明, 体系首先发生链增长自由基向PEB转移终止形成非接枝共聚物(MANL)和PEB大分子自由基引发单体共聚形成接枝链(g-MAN)的反应, 接枝反应结束后体系发生明显的非接枝共聚形成非接枝共聚物(MANH)的反应; MANL的分子量低于g-MAN的分子量, 而g-MAN的分子量明显低于MANH的分子量; 在接枝共聚过程中发生已接枝和未接枝PEB断链并随机再接生成多嵌段共聚物的副反应; 在反应初期, 接枝链的AN单元含量接近于非接枝共聚物的AN单元含量, 在反应中后期前者远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木薯淀粉为骨架,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进行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研究。对接枝共聚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介质酸浓度及淀粉糊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寻找接枝共聚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凡由两种或多种单体构成链节的高聚物称为共聚物,而合成此类聚合物的过程叫做共聚反应。按聚合反应机制可分为自由基型和离子型两种。根据生成的共聚物链结构序列的不同,则可分为无规共聚、交替共聚、嵌段共聚和接枝共聚。本世纪初发现了共聚现象。早期主要研究了异戊二烯和丁二烯,丁二烯与苯乙烯和丙烯腈,以及一系列烯类和双烯类单体的共聚反应,并且得到了一些有价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们曾报导了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在室温或55℃时有可能与过氧化氢发生均相氧化反应,形成聚丙烯酰胺大分子过氧化物.这种水溶性的聚丙烯酰胺大分子过氧化物可引发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得到相应的碳链接枝共聚物。利用这种简便的接枝方法不仅可以合成一系列具有综合性能的接枝共聚物新品种,而且对大分子过氧化物引发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反应历程的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接枝共聚是一种有效的化学修饰方法,经过接枝改性后,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质都能得到改善。文章从引发体系、接枝单体两个方面综述了酪蛋白和丝素蛋白的接枝共聚改性机理以及接枝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接枝反应中引发剂浓度和接枝单体浓度都有一个最佳值,接枝产物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分子单体和小分子共单体共聚是合成接枝共聚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大分子单体通过各种聚合方式(自由基共聚、离子型共聚、配位共聚、基团转移共聚和逐步共聚)和普通小分子单体的共聚反应,详细讨论了大分子单体和小分子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动力学,并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物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辐射接枝共聚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SBS)接枝α-甲基丙烯酸(MAA)的接枝聚合物(SBS-g-MAA).研究了辐射接枝反应中单体转化率、接枝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为0.10g/mL时,接枝率可达到10.9%;辐照前滤去多余含有单体的清液,会使接枝率下降,可同时减少单体的均聚,由于滤出的液体可重复使用,提高了单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用滴定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建立了以SBS-g-MAA中1 705cm^-1羰基峰的峰面积与SBS的1 493cm^-1苯乙烯的特征峰作为内标峰的峰面积之比,与滴定分析测定的接枝量,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红外定量分析工作曲线与公式,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表达式可用于快捷表征SBS-g-MAA中MA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甲壳素/壳聚糖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壳聚糖接枝共聚的研究进展。以不同单体分类,分别综述了壳聚糖与小分子乙烯基单体、大分子聚乙二醇单体、聚乳酸单体、环糊精、树状大分子接枝的研究,并介绍了新的接枝技术——生物催化接枝共聚,以及接枝壳聚糖衍生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烯配位聚合和巯基-烯点击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羟基封端的线性聚乙烯,末端羟基含量接近100%;利用酰氯与羟基的高效反应,将羟基封端的聚乙烯转化为降冰片烯封端的聚乙烯大单体(PE-NB).使用Grubbs II代催化剂,将大分子单体与降冰片烯(NB)单体进行开环易位共聚,通过调整单体的投料比和加料方式制备了分子量和组成可控的聚降冰片烯-g-聚乙烯(PNB-g-PE)接枝共聚物.其中,无规共聚时,大单体的转化率接近100%,所得无规接枝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79×10~4~3.14×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09~2.60,聚乙烯链段的质量分数为4.6%~16.8%;而嵌段共聚时,由于空间位阻原因,大单体的转化率约为80%.热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空间位阻,接枝共聚物的结晶度较聚乙烯前驱体略有下降,且接枝度越大,结晶能力下降得越多.  相似文献   

11.
理想共聚体系共聚物组成方程的推导彭宇行(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610041)理想共聚是连锁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中的一类特殊共聚体系。在理想共聚中由不同单体生成的链增长活性中心对各共聚单体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使得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常见淀粉–烯类单体接枝共聚产物各成分的分离及其表征方法。从淀粉接枝物的分离和表征方面,介绍了分离淀粉接枝共聚物各成分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及表征接枝共聚产物的各种方法,并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简要地评述。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对苯乙烯磺酸钠(NaSS)为共聚单体,采用大分子单体接枝共聚法,制备了一种阴离子型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P( HFMA-co-NaSS) -g-PEG.利用FTIR、1H-NMR和19F-NMR对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表面张力法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用单体与纤维素的接枝共聚。讨论了影响接枝共聚反应的一些参数,反应规律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质。实验表明,在以水为介质的反应体系中,接枝共聚反应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合成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 ,2 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乙酸 β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 (MAEDCA) ,通过两种途径制备了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聚苯乙烯 (PSt)链段的接枝共聚物 .其一是将MAEDCA作为引发剂 ,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MMA聚合 ,得到大分子单体 ,通过大分子单体与St的共聚合得到 .考察了所用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和浓度对共聚合的影响 .其二是将MAEDCA作为单体与MMA共聚得到侧链上含有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 (DC)基团的无规共聚物 ,P(MMA co MAEDCA) .在紫外光照射下 ,P(MMA co MAEDC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St聚合 ,得到P(MMA co MAEDCA) g PSt的共聚物 ,研究了接枝共聚合过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接枝共聚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由于分子链上大量存在的反应性官能团 ,易于通过自由基引发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 ,也可与其它高分子链偶合制得接枝共聚物。通过接枝共聚改性 ,可以赋予甲壳素和壳聚糖以某些新的性能 ,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对甲壳素、壳聚糖的接枝共聚改性反应进展、机理以及产物的性能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PU大分子单体水溶液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亲聚合物一般由亲水和亲油 2种链段构成 ,有嵌段型[1,2 ] 和接枝型[3 ] 2种 ,其中通过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双亲接枝聚合物备受关注[4] 。如以亲水性大分子单体和亲油性小分子单体共聚 ,大分子单体构成共聚物主链上支链 ,具有较大活动性 ,亲水效能高。采用对氯甲基苯乙烯[5] 或甲基丙烯酰氯[6] 与聚氧化乙烯大分子的一端相反应 ,可得到亲水性大分子单体 ,但其分子量及结构变化有限。本文采用常规条件 ,合成了嵌段式水溶性聚氨酯大分子单体 ,其分子量较大 ,共聚接枝的支链较长。利用该大分子单体具有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采用无皂乳…  相似文献   

18.
程镕时  赵石林 《色谱》1991,9(6):346-349
]本文给出了一种测定共聚产物组成的一般性体积排除色谱定量方法。共聚产物中存在的均聚物和未反应单体的含量以及共聚物本身的单体组成,可以结合用溶解度分离均聚物以处理试样,从体积排除色谱的试样注入量和实验谱图的面积计算得到。这一方法在聚二甲基硅氧烷-g-聚苯乙烯接枝共聚产物的组成分析上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石阿鹏  饶子昆  郝建原 《合成化学》2020,28(11):949-954
分别以三羟甲基乙烷和辛二酸二乙酯为反应单体,通过酶催化的方式,得到了窄分的树枝状3元醇聚酯。通过1H-NMR, 13C-NMR以及GPC测试表征,我们对比了三羟甲基乙烷聚酯与丙三醇聚酯的链增长行为。结果显示:拥有3个等活性伯羟基的三羟甲基乙烷在与辛二酸聚合过程中,先后经历短时间的接枝链增长和长时间的树枝状链增长,最终形成了结构规则,分子量分布窄的树枝状结构。丙三醇同时含有伯羟基和仲羟基,脂肪酶对伯羟基的选择性催化导致其与辛二酸聚合过程中先后经历线型增长、接枝增长和“接枝+树枝状”增长,最终形成高分子量分布的无规树枝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将丙烯酸镧与丙烯酸反应得到的丙烯酸硅油镧与聚丙烯接枝共聚,探讨了丙烯酸硅油镧与聚丙烯接枝共聚的方法和原理,通过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定性表征,并用电子拉力试验机、冲击实验机对产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丙烯酸硅油镧接枝共聚后的聚丙烯,拉伸强度随丙烯酸硅油镧引入量达到3%时,下降了1.5%;但其韧性得到提高,冲击强度在接枝共聚后最高可提高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