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用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氢氧滴定及红外光谱对催化剂Pd/α,δ-Al2O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份Pd是以氧化钯PdO和氯氧化钯Cl-Pd-O-Al两种形式存在,当催化剂经800℃高温焙烧后,绝大部分Cl-Pd-O-Al转化为PdO高温促进PdO烧结,活性中心减少,从而解释了催化剂Pd/α,δ-Al2O3经高温焙烧后活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LiAgSO4-Al2O3复合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分散第二相α-Al2O3对LiAgSO4的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发现LiAgSO4-Al2O3的电导率随a-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300-500℃间电导率高于纯LiAgSO4,a-Al2O3含量摩尔比约为40时最高。TG-DTA和XRD分析表明,在高温稳定的体立心LiAgSO4降温后以Ag2SO4的正交β相形式存在,但在H2O存在下,生成Li2SO4.H2O和Ag2SO4.FT-IR分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在多孔陶瓷载体上制备多孔Al2O3膜的工艺条件,发现在孔直径为1.1和1.6μm的多孔陶瓷载体上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浸渍-干燥-焙烧过程,才能制备出担载均匀的多孔Al2O3膜,对溶胶和多孔陶瓷载体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后,能够减少浸渍-干燥-焙烧过程重复的次数,对Al2O3膜的孔径大小和透气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Eu2+在多相体系中的发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基质结构与离子半径的形成关系和Eu2+在同时形成的多相体系中的发光现象.在MMgAl10O17体系中,当M离子半径小于0.10nm时,体系形成多相共存.首次观察到在磁铅矿、尖晶石和α-Al2O3三相同时共存体系中,Eu2+优先占据离子半径和电荷与之匹配的磁铅矿中的Ca2+离子格位,不进入尖晶石和α-Al2O3晶相中的Mg2+、Al3+离子格位,仅产生Eu2+的d→f跃迁宽带发射,且观察不到Eu3+的特征光谱;在尖晶石和α-Al2O3两相同时共存体系中,Eu2+可进入尖晶石和α-Al2O3晶相中的Mg2+、Al3+离子格位,分别产生Eu2+的d→f和f→f跃迁发射,同时还观察到相当强的Eu3+的特征光谱;在α-Al2O3单一相中,Eu2+产生f→f跃迁发射,并观察到明显的Eu3+的特征光谱,在α-Al2O3与γ-Al2O3同时存在的混合相中,Eu2+的f→f跃迁发射消失,产生新的d→f跃迁宽带发射  相似文献   

5.
氟硅酸铵处理对γ-Al2O3负载NiW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IR,XPS,TPR,NO和CO2吸附及脉冲微反等技术研究了氟硅酸铵处理前后β-Al2O3及负载NiW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探讨了其改性机理地催化剂活性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氟硅酸铵处理后,γ-Al2O3表面的不饱和四面体空位及其四配位Al^3+上的强碱性羟基均明显减少,改变了γ-Al2O3表面的酸碱性和Ni^2+在γ-Al2O3表面的分布,使NiO倾向分布于γ-Al2O3的八面体空位,过量的氟硅  相似文献   

6.
以TiCl和Ti(OC4H9)4为源物质采用热化学气相淀只(CVD)法及射频PCVD法在多孔α-Al2O3陶瓷衬底上淀积生长TiO2薄膜,观测TiO2膜的生长方式、生长速率以及结构和表面形貌等,讨论其生长机制,评价CVD改性生长的顶怪TiO2陶瓷膜的气体渗透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在多孔陶瓷载体上制备多孔Al2O3膜的工艺条件。发现在孔直径为1.1和1.6um的多孔陶瓷载体上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浸渍干燥-焙烧过程,才能制备出担载均匀的多孔Al2O3膜。对溶胶和多孔陶瓷载体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后,能够减少浸渍-干燥-焙烧过程重复的次数。对Al2O3膜的孔径大小和透气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Al2O3透明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2O3透明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研究苏春辉*端木庆铎王艳隋智通(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材料系长春130022)(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沈阳)关键词Al2O3,透明陶瓷,薄膜,制备,结构1997-03-25收稿,1997-09-01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相似文献   

9.
用CO吸附微量量热法系统地研究了γ-Al2O3负载的Pt,Pd,Rh及Pt-Sn,Pt-Fe等贵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Pt/γ-Al2O3,Pd/γ-Al2O3,Rh/γ-Al2O3贵金属催化剂上CO的微分吸附热能覆盖度的函数非常相似,其初始微分吸附热均约为120kJ/mol,随着CO覆盖度的增加,CO的微分吸附热逐渐降低,Pt/γ-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位数目对CO微分吸附热不同区间的分布非  相似文献   

10.
傅利勇  吕绍洁 《分子催化》1999,13(5):367-372
在CH4、CO2 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 Ni/Al2O3 催化剂在高温下生成NiAl2O4 尖晶石,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向载体(Al2O3)中添加各种氧化物, 使得催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 并运用TPR、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发现催化剂的抗氧化性顺序为: Ni/CaO-Al2O3 > Ni/MgO-Al2O3 > Ni/CeO2-Al2O3 > Ni/La2O3-Al2O3 > Ni/Y2O3-Al2O3 > Ni/TiO2-Al2O3> Ni/Al2O3> Ni/Fe2O3-Al2O3.  相似文献   

11.
用TPD-MS和TPR技术研究了Mn-O/γ-Al2O3和Mn-O/ZrO+γ-Al2O3催化剂中表面氧的脱附、还原性能和再生氧化恢复性能,并用XRD对催化剂的固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γ-Al2O3或Mn-O/ZrO2+γ-Al2O3催化剂上存在MnO2、Mn2O3和少量Mn3O4物种。ZrO2的存在不影响Mn-O/γ-Al2O3的TPR的TPD的特征峰,但使MnO2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用等量共浸法和分浸法制备了含Ca、Sr、Ba、Mg、Zr和La助剂的CuO/γ-Al_2O_3催化剂(CuO/Al_2O_3=8wt%,M/Cu(原子比)=0.15,La/Cu=0.35).用XRD和XPS等考察了在高温750℃、950℃和1050℃老化后的相结构和CO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所有助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烧结和抗相变作用。其中La、Ca和Zr的效果最好。分浸法比共浸法好。在950℃老化后,CuAl_2O_4和α-Al_2O_3同步产生;随老化温度增高,CO氧化活性有所下降。分浸法制备的含Zr样品在950℃老化后活性最高。从γ-Al_2O_3缺陷尖晶石特征及高温脱结构水过程,探讨了助剂抑制α-Al_2O_3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朱兵  汪仁 《燃料化学学报》1997,25(5):445-448
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CH3OH,CO,O2等在Pd/γ-Al2O3上的吸附情况及CH3OH和O2共吸附时表面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纯净的Pd/γ-Al2O3催化剂对甲醇具有很好的解离吸附性能,在无氧条件下,CH3OH可在其上脱氢产生HCHO及CO。Pd对O2的吸附力强,氧均以解离方式吸附于Pd/γ-Al2O3上。当吸附的「CH3O」与「O」的Pd/γ-Al2O3上相互作用时,可产生HCHO,  相似文献   

14.
La2O3弥散强化的扩散渗铝涂层的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镀Ni-La2O3扩散渗铝制备的La2O3弥散强化的NiAl型复合涂层,在1273K氧化20h,比单镀镍渗铝的NiAl型涂层的氧化增重速率低;扫描电镜研究表明,NiAl型涂层掺入La2O3质点后,表面氧化物层形貌明显改观;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观测复合涂层氧化物层的精细结构,发现纳米级的La2O3颗粒(10~40nm)掺入α-Al2O3氧化物层。La2O3质点通过影响氧化层的显微结构而改变氧化膜生长  相似文献   

15.
Mn—Ag/r—Al2O3催化剂中氧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周烈华 《分子催化》1995,9(4):285-290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r-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r-Al2O3中银物相由Ag^0和Ag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2和Mn2O3组成。Mn/r-Al2O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2和Mn2O3的还原。Ag促使MnO2和Mn2O3的朱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2和Mn2O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  相似文献   

16.
固相法合成中温固体电解质La-Bi-Al-O和La-Bi-Al-Zn-O系列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La-Bi-Al-O和La-Bi-Al-Zn-O系列材料,确定了其物相为LaAlO3,BiAlO3和Al4Bi2O9的混合相。在La-Bi-Al-Zn-O系列材料中,Zn^2+加入到LaAlO3和BiAlO3的晶格中,且可使材料的导电率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7.
改性γ—Al2O3载体上钴和钼的分散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RD、BET磁性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在磷或钾改性的γ-Al2O3上钴和钼的存在形态,在Co-Mo/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中,载体γ-Al2O3的改性处理对钴和钼的分散程度有显著影响.用磷酸处理γ-Al2O3载体时,由于载体的表面形成了类似AlPO4式的结构,从而抑制了Mo-O-Al的生成,使钼以MoO3的形式存在.而在此载体上,弱碱性的钴则与磷酸在γ-Al2O3表面形成了类似磷酸钴式的结构,达到了较均匀的分散.用碳酸钾处理γ-Al2O3载体时,载体表面的强碱性抑制了钴的分散,使之形成了较大的Co3O4晶粒.相反,钼的分散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K2O修饰γ—Al2O3的表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构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羟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体K/Al比,K2O富集-Al2O3的表面上;K2O在表面上起到的抑制酸性,增强碱性包括羟基碱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镧改性铁催化剂的研究Ⅱ.镧改性铁催化剂的碳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钰明  丁莹如 《催化学报》1993,14(5):383-386
用穆斯堡尔谱和Cahn微量天平技术研究了Fe2O3/γ-Al2O3,Fe2O3-La2O3/γ-Al2O3和Fe2O3/La2O3/γ-Al2O3催化剂的碳化性能。结果表明:铁碳化物的生成与催化剂活性组分同载体的相互作用有关。La2O3改性后的Fe2O3/La2O3/γ-Al2O3催化剂,由于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在F-T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铁碳化物相。同时,La2O3的添加提高了催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TPD-MS、TPR等方法研究了Ag/γ-Al_2O_3催化剂的氧脱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Ag/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银物相由Ag0和Ag+(Ag2O)组成,其中Ag+所占比例随负载量增加而减少。Ag/γ-Al_2O_3催化剂有三个脱氧峰,并且随着Ag负载量的增加,脱氧峰从高温向低温依次出现。低温脱氧峰(370℃)归属为结晶态Ag2O的分解,高温脱氧峰(650和800℃)为分散在γ-Al_2O_3表面并且与Al_2O_3发生相互作用的Ag_2O的分解。TPR有三个还原峰;高温峰(230℃)为结晶态Ag_2O的还原,低温峰(100和120℃)为分散在γ-Al_2O_3表面的Ag_2O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