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聚氯乙烯膜碘离子选择电极(PVC-I-ISE)的制备方法,电极对碘离子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9 mV/pI,响应的线性范围为4.0×10-5~1.0×10-2mol.L-1,检出限为1.6×10-5mol.L-1,低于用银ISE的检出限,电极的使用寿命为一个月以上。将制备的碘离子选择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用于对溴、碘混合离子体系进行连续分别电位滴定,并与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的电位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PVC-I--ISE作指示电极,可在I--Br-共存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两离子的连续电位滴定,而用银-ISE时则不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共存稀土离子及温度对镨、钕、钐、铕、镝、钬、铒、铥等稀土离子的高氯酸溶液的二阶导数吸收光谱的影响。在所选定的分析峰位,共存稀土离子或不干扰或仅存在轻微干扰,而对于待测稀土离子导数峰的这种轻微干扰及温度的影响,都可用校正系数法消除。文中提出了一种在混合稀土(十五个稀土元素共存)中直接、快速测定上述八个稀土元素的导数光度法,并在合成样品及实际样品分析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1引言本文结合三波长法和K系数法的基本原理,使在适宜的测量波长组合下,与待测组分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本文依据一组含有不同比例待测和干扰组份的标准混合溶液的吸光度值,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处理,在选择各组份最佳测定波长组合的同时建立其浓度计算模型.该法可直接测定混合体系中某一组份或各组份,方法简便实用。2方法原理根据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原理,在适宜的测量波长组合下,混合多组份体系中的某一组份在其测定波长和处的吸光度值与该组份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式(4)为一直线方程,其斜率为K,截距则为系数k。为减少误差,获得…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双组份离子共存体系的竞争还原容量、竞争反应动力学、影响竞争的各种因素以及竞争反应产物在活性碳纤维表面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双组份离子体系中,活性碳纤维优先与电极电位高者反应,当两组份电极电位均较高时,两者先后都可与活性碳纤维反应,而两组份电极电位一高一低时,只有高电极电位离子能与活性碳纤维反应。当Au~(3+)与Fe~(3+)、Hg~(2+)等电极电位较低的离子共存时,活性碳纤维对Au~(3+)具有高度的选择还原特性。反应条件一般不改变离子参与反应的顺序。活性碳纤维制备工艺对产品的电极电位分布及选择反应特征没有本质上的影响。Hg~(2+)、Fe~(3+)的存在会影响Au在活性碳纤维表面的结晶形态。  相似文献   

5.
潘虹  樊丽  邹宇  周丽 《分析试验室》2013,(6):122-124
基于流动注射分析(FIA)-离子选择电极(ISE)技术,研制了一种流动注射测碘仪,建立了流动注射药碘测定方法。在ISE电极架内设计了反流管,使溶液离开ISE膜表面反流至参比电极的安置腔内后,能够迅速从四个微型沟道流出,提高了测碘仪的响应速度。参比电极与ISE电极间有上下双沟道设计,保证参比电极的盐桥端没有气泡经过,参比电位稳定。测量碘的线性范围为0.0497~4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0.0497 mg/L。方法可用于西地碘含片中碘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on Sensitive Field—Effect Transistor简称ISFE T),是将离子选择电极(ISE)敏感膜与电子器件场效应管(Field—Effect Transistot简称FET)二者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化学敏感器。将测量电池电动势Ex的变化加于场效应管(FET)栅极上来控制漏电流Id大小的变化。在待测离子的一定活度范围内,Id与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掺杂炭气凝胶修饰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以新型的纳米银掺杂炭气凝胶为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银炭电极,并考察了该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在0.1 mol/L的KNO3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含Cl-的溶液以及卤素离子共存时的溶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峰电流与Cl-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0×10-7-4.2×10-5mol/L;检出限为1.2×10-8mol/L。此外响应电流与Cl-、Br-、I-3种离子的总浓度在6.0×10-7-1.2×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纳米银掺杂炭气凝胶修饰电极可望用于痕量卤素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Ⅰ.K系数法测定混合三组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伟  邹时复 《分析化学》1993,21(6):630-633
本文提出利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三组份中的单一组份。在适宜的测量波长组合下,使共存的两种干扰组份的差吸光度为零,消除其干拢,而△A=A_(λ1)-K(A_(λ2)+A_(λ3))只与待测组份的浓度成正比。可直接测定三种组份或某一组份,无需进行分离和繁杂的计算,简便实用,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讨论了选择波长组合的方法,并编制了程序,用计算机来选择最佳波长组合。  相似文献   

9.
利用某些试剂(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及丙二酸)对钨(Ⅵ)、钼(Ⅵ)催化作用抑制程度的差异,对钨(Ⅵ)、钼(Ⅵ)进行了同时测定。先对一组标准钨(Ⅵ)、钼(Ⅵ)混合溶液进行校正计算并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的两种模型,再对含量在0.012~0.20μg/mL范围内的未知钨(Ⅵ)、钼(Ⅵ)含量的混合溶液进行了浓度预报。以碘离子选择电极量测催化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电位变化,并以此值表示催化反应的速率。  相似文献   

10.
测量溶液中Ca^2 浓度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EDTA络合滴定法和钙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其中由于ISE法具有快速、灵敏、测量设备简单及试液用量很少,做到无损分析和原位测量、适于连续自动分析等特点,受到化学分析工作者的青睐。目前大多数文献和有关钙ISE的使用说明书中,认为在电极的pH值使用范围内,只要溶液中钙  相似文献   

11.
作者曾报导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配体稀土阳离子同闭式氢硼酸B10H102-、B12H122-相结合的化合物.B20H18-氢硼酸根的dipy稀土(Ⅲ)配合物迄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十一烯酸系皮肤病外用药,其药典测定方法为酸碱滴定法。本文以季铵盐7402、336S作定城体,以PVC作支撑体,分别研制了十一烯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十一烯酸根电极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ESR、1H-NMR及IR研究了Fe(phen)Cl3-(i-C4H9)3Al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机理。ESR谱表明,聚合活性中心上的铁为Fe(Ⅱ)。同时观察到自由基的信号,为其还原历程提供了证据。体系中不存在丁二烯时有很宽的ESR信号(ΔHpp=900G)、加入丁二烯时可以观察到一窄信号(ΔHpp=50G),二者有明显区别。提出了Fe(phen)Cl3-(i-C4H9)3Al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反应机理,两个体系的1H-NMR和IR谱图的比较证实了这个机理。  相似文献   

14.
轻稀土金属β-二酮络合物催化丙烯二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轻稀土金属β-二酮络合物为基础的催化丙烯二聚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找出了Pr(acac)3。H2O/Et3Al2Cl3/PPh3体系,在Al/Pr为30—50、P/Pr为3—6、温度为60—80℃范围内有较高二聚活性1200—1300molC3-/mol Pr·h和二聚转化率50—60%。在RE(ac-ac)3/Et3Al2Cl3/PPh3和Pr(β-二酮)3/Et3Al2Cl3/PPh3体系中,活性顺序分别为Ce~Pr>La>Nd>Sm和六氟乙酰丙酮>乙酰丙酮>二苯二甲酰甲烷,其二聚物的组成分布为:甲基戊烯64~66%,线性烯烃24.1—26.4%。二聚选择性在77—93.3%之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文献上报导了许多缩氨基脲、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抗微生物活性,发现金属配合物往往比配体表现出更高和更广泛的生物活性。呋喃西林(O2N-C4H2O-CH=NNHCONH2)是一种曾用于临床的硝基呋喃类广谱抗菌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不再用于体内。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以及交叉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治疗耐药菌株感染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PMT(1-苯基-5-巯基四氮唑)存在时胶态金催化Co(NH3)_6Cl3氧化对苯二胺彩显剂(PPD)的动力学,反应跟踪是通过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测PPD的完全氧化产物,QDI的显色反应来进行的。结果表明,在pH为10.20,且胶态金的初始浓度一定时,PMT对反应初始速率有较大的影响:PMT的初始浓度[PMT].较小时,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PMT].较大时,对反应有促进作用。通过在无PMT、低[PMT].高[PMT].时对上述反应动力学的测定,我们推测PMT对反应的抑制-促进作用是由于PMT在胶态金上吸附状态的变化造成的。实验表明,当胶态金的初始浓度一定时,PMT对[Co(NH3)5Cl]Cl2氧化PPD的反应也有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铜-丁二酮肟-四硼酸钠体系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ΠpoxopoBa等曾研究铜-丁二酮肟(DMG)-氨缓冲溶液体系的dc极谱行为。他们认为pH9.35,铜离子浓度3.5×10-4M,DMG浓度≤7×10-4M时是个扩散波(E1/2=-0.3V);当DMG浓度较大时,波呈峰形(Ep=0.5V),是个催化氢波。他们尚未研究该体系的灵敏度及其应用。我们用单扫示波极谱研究了铜-DMG-Na2B4O7,体系的极谱行为。铜一DMG络合物在Na2B407缓冲溶液(pH9.4)中还原,产生良好的示波极谱图,Ep=-0.34V(vs.SCE)。其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5×10-8-3×10-8M范围成正比,并应用于污水中微量铜的测定。用连续变化法确定络合物的络合比Cu(II):DMG=1:2。用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该波的性质及其机理,并测定了不同铜浓度时体系的吸附量。实验表明,所研究体系的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18.
用恒电流充电曲线法研究了CKOH、CAl以及电流密度对铝电极惰化的影响,得到i~τ-1/2之间符合如下的不稳定扩散方程: 曲线由不同斜率的两条直线组成,iL系铝腐蚀产生H2搅拌的影响。同时,还求得了几种KOH溶液中CAlS和DAl的值。 实验结果表明:低电流密度区,惰化过程受Al(OH)4-扩散控制,由过饱和Al(OH)4-溶液中析出成相的Al(OH)3或Al2O3膜,引起电极惰化。高电流密度区,除扩散外,还可能由电化学反应直接形成表面惰化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两种类型6个二茂铁硫冠醚1—6,其中4—6是一类新型缩醛硫冠醚。将冠醚2—6作为传感活性物质研制成PVC膜银离子选择电报,其中以用冠醚4的电极性能最佳,对一价和二价干扰离子的选择性,远优于文献[1]结果。  相似文献   

20.
稀土(Ln)和过渡元素M(Co,Ni或Mn)复合氧化物Ln1-xSrxMO3(x=0.1~0.5)与活性炭混合后,对氧阴极还原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用Ln1-xSrxMO3(10%)-活性炭与Ag(21.2%)-胶体石墨(39.4%)-活性炭为催化剂制成的空气阴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常温、低温(-20—--40℃)和长期湿贮存对比实验表明,前者的性能都较后者为好。大量锌/空气电池实验表明,这样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可以代替银作氧电极催化剂。单体电池比能量达到每公斤340W·h或每升430W·h,由此催化剂制得的锌/空气电池具有良好的湿搁置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