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报道以M(CO)_6和CH_nX_(4-n)(M=Mo,W;n=1,0;X=Cl,Br)这类体系在光照下对环烯的开环聚合催化作用.发现该体系能有效地对2,3-二氢吡喃、环戊烯和环己烯开环聚合,对α-蒎烯也具有一定的开环聚合催化作用.研究了光照条件、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时间、以及其它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此催化体系开环聚合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和非环二烯易位聚合研究新进展,并以活性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作了详细概述。  相似文献   

3.
郭方  孟蕊  史正海  谭睿 《高分子学报》2014,(9):1219-1227
以(C5Me4SiMe3)Sc(CH2C6H4NMe2-o)2和[Ph3C][B(C6F5)4]组成的单茂钪催化体系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条件及非共轭双烯结构对聚合活性、产物分子量和微结构的影响.单茂钪催化体系中,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溶剂以及烷基铝试剂对1,5-己二烯的聚合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室温甲苯溶剂中,单茂钪可以催化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四种非共轭双烯聚合获得相应的聚合物;除1,9-癸二烯聚合获得不溶的交联聚合物外,其它非共轭双烯聚合均获得可溶的环烯烃聚合物.1,5-己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戊基(MCPN)五元环和四元环开环形成的3-乙烯基四亚甲基(VTM)结构单元.1,6-庚二烯聚合完全环化形成亚甲基-1,3-环己基(MCHX)六元环和乙烯基-1,2-环戊基(ECPN)五元环结构单元,1,7-辛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庚基(MCHP)七元环结构单元和未环化的悬挂己烯(HEB)结构单元.室温1.01×105Pa乙烯压力下,单茂钪催化体系还可以快速催化非共轭双烯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与乙烯共聚合,获得含有环状结构单元、悬挂双键结构单元和聚乙烯嵌段的无规共聚物.在单茂钪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中,非共轭双烯的链长直接影响了其聚合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刘德海  蔡潮钟 《应用化学》1995,12(5):107-108
六羰基钼体系催化环烯的开环聚合刘德海,蔡潮钟(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系湛江524048)关键词环戊烯,环己烯,聚-蒎烯,聚萜烯,开环聚合,羰基钼催化体系,三氯化铝本工作在前文[1,2]基础上,研究了光照下Mo(CO)6/CHnX4-n(n=0,1;X=Cl...  相似文献   

5.
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MAO高活性催化β-蒎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系列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2-PyCH2NAr)NiBr,Ar=2,6-二甲基苯基(a),2,6-二异丙基苯基(b),2,6-二氟苯基(c).在助催剂甲基铝氧烷(MAO)存在下,该系列配合物能高活性催化β-蒎烯聚合,得到的聚β-蒎烯分子量明显比传统正离子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高.对配合物配体结构以及聚合条件对该聚合的催化活性以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得聚合物经1H-NMR和13C-NMR分析表明,β-蒎烯聚合是通过正离子方式进行的,聚合中产生开环异构化,得到由环己烯和异丁烷结构单元交替组成的聚β-蒎烯.  相似文献   

6.
摘要用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La(OAr)3]在-15 ℃引发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 发现聚合体系具有活性聚合特征. 在第二步聚合过程中继续补加第二种单体三亚甲基环碳酸酯(TMC)或二甲基三亚甲基环碳酸酯(DTC), 可得到CL与环碳酸酯的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7.
环硅氧烷在亲核或亲电催化剂、温度或辐射作用下,可开环聚合生成线型聚硅氧烷,聚合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和乳液聚合.本体聚合可分为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就是在碱性催化剂(亲核试剂)作用下,使环硅氧烷开环聚合成线型聚硅氧烷的过程;阳离子聚合就是环硅氧烷在酸性催化剂(亲电试剂)作用下的开环聚合反应.乳液聚合则是单体和水(或其它分散介质)并用乳化剂配成乳液状态进行聚合,按所采用的乳化剂种类不同,主要有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两种类型.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环硅氧烷本体聚合和乳液聚合的开环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情况,并对今后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不饱和螺环原酸酯——7-亚甲基-2-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合成,研究了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结果说明在本体聚合时,聚合物由半开环结构单元(Ⅶ)组成;当溶液聚合时,得到结构单元(Ⅶ)和(Ⅷ)、(Ⅸ)的共聚物。根据聚合物的结构,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不饱和螺环原酸酯——7-亚甲基-2-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合成,研究了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结果说明在本体聚合时,聚合物由半开环结构单元(Ⅶ)组成;当溶液聚合时,得到结构单元(Ⅶ)和(Ⅷ)、(Ⅸ)的共聚物。根据聚合物的结构,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五元环特殊的热力学稳定性,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材中一般认为五元环内酯如γ-丁内酯(γ-BL)非常稳定,是不能开环聚合的单体。2016年,Hong和Chen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证明了五元环γ-BL可以开环聚合。自此以后,有关γ-BL 及其衍生物的开环聚合被大量报道。本文系统论述了γ-BL及其衍生物的开环聚合,这有助于学生深入和正确认识五元环内酯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苯文报道乙酰二茂铁缩肼基二硫代甲酯的合成极其一些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这类配合物具有抗癌,杀菌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
魏丹毅  鲁桂  姚克敏  沈联芳 《化学学报》2000,58(11):1398-1402
合成了直链醚-氨基酸新型Schiff碱(四甘醇醛缩苯丙氨酸Schiff碱)及其与稀土新配合物,[Ln~3L~2(NO~3)~2]·(NO~3)~3·nH~2O(Ln=La,Nd,Sm,n=3;Ln=Gd,Dy,Er,Y,n=5),以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1HNMR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的配位作用,根据预期设想,见到此类配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明显改善。以EPR波谱探讨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强,并计算了晶体场参数。此外,发现在不加助催化剂条件下,此类配合物对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有一定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们合成了[M(bpy)~3]X~p(X为SO^2^-~4、Cl^-或ClO^-~4, P=1或2。M为V、Cr、Mn、Fe、Co, Ni、Cu、Zn)。测定了其电子光谱, 指认了各谱带的归属, 并预计了未能显示的谱带的位置。求得了八面体场的参数: D~q, Racah参数B、电子云扩展系数β、M的单电子的旋-轨偶合参数ξ~a~d和配合物的旋--轨偶合参数λ, 指出了与[M(bpy)~3]^2^+的电子光谱相关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14.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2(NO~3)~2]NO~3(Ln: 镧系元素, L: 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 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 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 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 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 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5.
间甲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合成了间甲基苯甲酸与十五种稀土元素的配合物REL3(RE=Y, Ln~Lu;HL=m~CH3C6H4CO2H), 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并测定了钕和铽两种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两者均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钕离子配位数为9, 铽离子配位数为8, 配合物均具有无限链状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李建中  章竹君 《化学学报》1994,52(10):1022-1027
本文研究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及8-羟基喹啉-5- 磺酸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所表现出来的室温磷光特性. 制作了测定Al^3^+,Ga^3^+,In^3^+,Zr^4^+和Hf^4^+等金属离子的室温磷光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增稳的室温磷光对湿气不敏感,选择性高, 可用于发展一类新型的金属离子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报基础上, 对稀土与双偶氮变色酸配合物反应选用了一系列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实验获得速度方程的通式为:r=K-[RE(H2O)m3+m][H6R]β[H3O+]-1β=1或2。实验活化能分别处在40-70kj,mol之间, 根据速率方程所确定的速控步骤过渡态的组成, 参照Eign-Tamm机理, 它们可能遵循两种不同机理, 一种是配合物失水作为速控步骤, 一种是质子转移作为速控步骤, 动力学处理导出的方程与经验速率方程获得满意的吻合。  相似文献   

18.
刘伟生  谭民裕  王欣  张善宇 《化学学报》1990,48(11):1090-1095
本文合成十三种镧系元素与邻菲咯啉(Phenno)单氮氧化物及乙酰丙酮(Hacac)的三元配合物, 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no)(acac)3(Ln=La,Pr,Nd,Sm-Lu)。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热谱及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Sm(Phenno)(acac)3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金属离子与三个acac及一个Phenno的七个氧一个氮原子配位, 配位数为八, 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十二面体。  相似文献   

19.
徐息良  黄仲贤 《化学学报》1986,44(10):1005-1010
本文报道了L-苏氨酸同Cu(II),Zn(II),Fe(II),Mn(II),Ca(II),Mg(II),Ni(II),Cd(II)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电位滴定数据是使用MINIQUAD和ESTA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在每个体系中确定了最佳配合物粒子模型,并测定了在生理条件下(温度为37±0.1℃离子强度为150mmol.dm^-3NaCl)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铜配合物中Cu,Thr.His混配配合物是与Cu(His)~2^-同样重要的配合物,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在血浆中铜在这些配合物中的分布.虽然苏氨酸可以看作为三齿配位体,但本工作的结果并无证据支持羟基参与配位,然而在Cd-The-His体系中,Cd.Thr.His同它的1:2母体二元配合物相比表现了显著的稳定性,这可能显示了不同的配位状况.但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陈新斌  杨艳 《有机化学》2000,20(4):547-550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单金属配合物MH~2[M-Mn(Ⅱ)、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