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自制的Hadamard变换显微图象分析仪分析了AO和FITC染色的单细胞的荧光光谱,用该仪器获取了单个洋葱细胞核内DNA的分布图象,并在535nm处分别测定了AQ染色的鸡红血细胞及洋葱表皮细胞核的荧光强度。所得结果与生物学结果吻合,显示了该仪器在单细胞试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自制的Hadamard变换显微图象分析仪分析了AO和FITC染色的单细胞的荧光光谱,用该仪器获取了单个洋葱细胞核内DNA的分布图象,并在535nm处分别测定了AQ染色的鸡红血细胞及洋葱表皮细胞核的荧光强度。所得结果与生物学结果吻合,显示了该仪器在单细胞试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正常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为标准二倍体细胞,以吖啶橙为细胞DNA荧光探针,用阿达玛变换显微图象分析仪测定了六例乳腺肿瘤的细胞DNA含量(倍性),分析结果与病例学诊断结论吻合,表明该仪器可望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研究.研究结果还表明:乳腺肿瘤细胞DNA倍性与核面积(象素)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自动图象分析技术及仪器的发展。自动图象分析仪既能用于图象处理又可用于图象分析,按不同的应用对象可以配置多种专用硬件和软件,因此难以用少量几个指标全面描述一台仪器的性能和功能。本文介绍的评议结果,仅是各家仪器的基本状况。有兴趣了解更详细情况的读者,可结合自己的具体要求向有关方面查询。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阿达玛变换(HT)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系统,以单细胞试样分析为基础,分别对系统的分辨率和解码后的图像恢复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应用于单细胞形态分析和定量分析.图像在x和y方向的像素分辨率相同,并达到了同一成像物镜下的空间分辨率水平,因此在获取微米级单细胞试样的微弱荧光信号的二维图像时,系统的成像能力较好,可用于单细胞形态分析.对花粉细胞的荧光衰退过程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HT图像提供的同一系列试样的定量数据进行比较时,必须对所有该系列试样的图像恢复过程进行归一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显微吸收(荧光)光度术、流式细胞术、图象分析技术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等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并对其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单细胞分析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一个新兴热点研究领域。活细胞具有多种维持细胞生物活性的电化学活性物质 ,所以 ,建立在生物微环境中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反应的伏安测定对阐明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单细胞电化学模拟分析装置 ,让大体积的溶液生成一个微体积的小液滴 ,小液滴就是单细胞的模拟物 ,其大小与单细胞相仿。由于小液滴的成分与大体积溶液的成分相同 ,这样就可以人为地改变大体积溶液的成分与含量 ,来达到控制微体积小液滴的成分及含量的目的 ,给微电极的测定分析、选择和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很容易对测定所用的微电极进行选择 ,找到该微电极对微滴中某成分的响应规律及相应的干扰组分 ,从而应用于单细胞内液中有关成分的实际测定。本装置结构简单 ,具有易建立、易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分析是一个令分析化学家十分感兴趣和重视的领域.本实验室近年来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近场扫描光学显微图象及光谱这一新技术的原理,主要仪器装置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目前,这一技术已被应用于室温及大气环境中的单分子检测,显示了该技术在微区痕量分析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循环肿瘤细胞团(Circulating tumor cell cluster, CTC cluster)的单细胞分析对CTC cluster的生物学效应分析极其重要。为了使CTC cluster单细胞分析可以获得最有效的结果,分析前的捕获和单细胞分离的过程必须能够保持CTC cluster的完整性和细胞内部RNA的完整。本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中的逆转录方法逆转录并定量3个看家基因进行RNA质控,同时测量CTC cluster的横向直径用于评估CTC cluster的完整性,从而测定CTC cluster捕获和单细胞分离过程对CTC cluster单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胰酶-EDTA和非酶细胞解离溶液(Non-enzymatic cell dissociation solution, NECDS)分离CTC cluster中的单细胞,并考察了单细胞分离过程对胞内RNA的影响。考察了负向富集、正向富集和膜过滤捕获方案中不同操作流程对CTC cluster完整性和单细胞内RNA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ECDS可快速分离CTC cluster中的单细胞且不会对细胞内RNA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流控芯片已被用于进行各种细胞分析的研究.最近,方肇伦等[1]用十字型微流控芯片压力进样,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进行了人单个血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测定.用双T型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方法对小麦愈伤组织中抗坏血酸(AA)的单细胞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单细胞分析能够阐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揭示细胞之间的差异性,在细胞分化、生理病理研究及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手段,所需样品体积小,能与高灵敏度检测器联用,特别适于单细胞分析。本文从单细胞进样技术、单细胞裂解技术、检测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对2007年以来毛细管电泳用于单细胞分析的最新进展做了相应叙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表明毛细管电泳不仅适于单细胞分析,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刘佳  刘震 《色谱》2016,34(12):1154-1160
细胞是生命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基于单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研究的基础。由于细胞体积极小、细胞微环境复杂并且起到关键作用的组分含量往往较低,因此在很多方面单细胞分析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文对现有的单细胞分析技术进行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不同单细胞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吖啶橙为细胞DNA荧光探针,探讨了影响阿达玛变换显微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细胞DNA时的细胞荧光强度以及影响人乳腺肿瘤细胞DNA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1)乙醇是理想的固定剂,醛类固定剂对细胞A()-DNA复合物的荧光有显著影响;(2)吖啶橙染色液中含Triton X-100时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增大;(3)吖啶橙的最佳荧光染色浓度为50μg/mL;(4)在分析乳腺肿瘤细胞DNA含量(倍性)时,采用外标法(以人血涂片或淋巴结细胞涂上的淋巴细胞为标准二倍体细胞)或内标法(以乳腺肿瘤细胞涂片上的正常上皮细胞为标准二倍体细胞)均能得到较好结果,但后者更为可靠;(5)随机分析六十个以上肿瘤细胞,可得到较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栩  林金明 《分析试验室》2007,26(6):111-122
本文评述了近5年国内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分别从基因工程试剂的应用、新标记物与标记技术、新固相材料、新联用检测技术和微型化、自动化检测仪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162篇.  相似文献   

16.
单细胞质谱分析能够获得单个细胞的代谢图谱,揭示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采用单细胞质谱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膀胱癌细胞亚型的鉴别方法。基于所采集的单细胞代谢数据,分别使用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建立了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各机器学习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膀胱癌细胞分型能力,分类准确率≥94.9%,灵敏度≥88.6%,特异度≥93.3%。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准确率达100%,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1。该方法实现了膀胱癌单细胞的代谢物检测及细胞亚型区分,也为更广泛的单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LCAO中轨道对称性匹配的两种判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云 《化学通报》2000,63(6):59-62
著名分子轨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组成MO的AO必须满足三条原则即对称性一致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和能量相近原则.在这三条原则中,对称性一致原则是首要的,它决定着AO是否能组合成MO.因此在应用LCAO-MO理论处理问题时,首先要判别相组合的AO对称性是否一致.目前文献[1~5]中,均提出了用对称轴和对称面判别组合轨道的对称性是否一致,但都没有给出完善的判别方法.因此对此问题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期得到更好的结果.本文在研究LCAO-MO三原则新推证方法[6]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称面和对称轴各自独立判据两接近AO的对称性是否一致的理论公式,又通过分析得出了完整的判别方法.该法简便实用,并对常见的s、p、d、f等AO的组合进行了判据,结果无一例外.  相似文献   

18.
陈焕文  徐抒平  李双峰  于爱民 《分析化学》2003,31(11):1399-1402
研制了一种基于光度法现场测定水中余氯、总氯的手持式仪器 ,开发了相应的专用试剂包 ,讨论了影响该仪器分析性能的主要因素。用该仪器和试剂现场测定水中的余氯和总氯 ,线性范围是 0 .0 1~ 5 .0mg/L ;RSD <3% ;单个样品分析时间不超过 3min。  相似文献   

19.
张晓凤  陈燕  林舟 《化学教育》2015,36(18):26-30
在分析当前高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的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期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室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流控芯片测定单细胞内化学组分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由于细胞的个体差异,传统分析群体细胞的方法难以得到单细胞的重要信息。准确可靠地测定单细胞内化学组分的含量能大大提高从正常细胞中辨别不正常细胞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生物化学、医学和临床检验等领域奠定基础。近年来,用微流控芯片进行单细胞分析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微流控芯片可以集成单细胞进样、溶膜、电泳分离胞内化学组分和高灵敏度测定等一系列操作步骤,为分析单细胞内的化学组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测定单细胞内化学组分的进展。重点在于利用电渗流、压力结合电渗流和激光镊子等技术操控单细胞在微流控芯片上完成单细胞进样、溶膜、细胞内化学组分的电泳分离和高灵敏度测定等一系列操作步骤。对在微流控芯片上的衍生技术也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