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稀土(La^3+,Pr^3+)在酸性条件下与DBS-偶氮胂发生配位反应,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法处理从而判断出只生成一类配合物,进而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配合物组成,摩尔吸光系数,表观稳定常数及配位体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1mol.L^-1HCl介质中,La^3+、Pr^3+与DBS-偶氮胂形成M:L=1:3的配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399*10^5和1.1517*10^5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logβ3分别为15.36和15.34。  相似文献   

2.
嵌埋在多孔硅中硅团簇的拉曼谱程光煦*+刘峰奇+洪建明*廖良生+王广厚+(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及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南京210093)娄莉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09)RamanSpectraofSiliconClusterEmbedded...  相似文献   

3.
LiNbO3晶体中Cr^3+的占位及其EPR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间场图像中,建立了d^3(C^*3V)电子组态的能量矩阵;利用叠加模型与自旋哈密顿理论,将LiNbO3:Cr^3+的晶体结构与其EPR参量定量地联系了起来,用该理论对LiNbO3:Cr^3+晶体的EPR参量及其光谱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在LiNbO3中是Cr^3+取代了Nb^5+,而不是Li^+。  相似文献   

4.
Ca8Mg(SiO4)4Cl2中Ce3+和Eu2+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合成了Ce^3+和Eu^2+共激活氯硅酸镁钙Ca8Mg(SiO4)4Cl2:Ce^3+,Eu^2+高效绿色荧光粉,报道了它们的漫反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观察到氯硅酸镁钙中Ce^3+ Eu^2+  相似文献   

5.
用文献[1,2,8]介绍的方法推导了N2分子的基态(X^1Σg^+)的激发态(A^3Σu^+和B^3Пg)的合理离解极限。计算并比较了在6-311G^*基集合,UHF、CID、UCISD和QCISD水平下N2分子上述三个电子态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并用QCISD/6-311G^*计算了各态的系列单点势能值,由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各态的完整势能函数,结果与实验数计  相似文献   

6.
掺杂Cu^2的ZnS纳米超微粒的荧光衰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丹  刘俊业 《发光学报》1998,19(1):85-88
掺杂Cu2+的ZnS纳米超微粒的荧光衰减*李丹刘俊业孟继武窦凯a)许武a)孙聆东b)李振鹏b)(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a)(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长春130021)b)(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  相似文献   

7.
以褐藻酸钠膜浸渍在15%CuCl2·2H2O水溶液中48h的方法,于室温制备了疏水性的褐藻酸铜(Ⅱ)配位聚合物膜,并通过ESR、UV-Vis、IR、XPS和电导率等手段,研究此配位催化剂褐藻酸铜(Ⅱ)配位聚合物膜表面的组成、配位结构和性质,得知1个Cu^2+是以dsp^2杂化空轨道与褐藻酸2个链节单元的2个羧羟基氧及其2个脱质子带负电荷氧的孤对电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低自旋构型的褐藻酸铜(Ⅱ)配位聚  相似文献   

8.
自傅里叶函数构造法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自傅里叶函数的构造法则,给出了和Caola的法则互为补充的法则:f(z)=g(x)g(-x)+g^F(x)*g^F(-x)。分析了它的优缺点。最后,导出了构造自傅里叶函数法则的最简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多体系多波长计算光度法同时测定镧铈谱钕钐铕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DBC-偶氮氯膦为显色剂,并且在显色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EDTA-Na2P2O7作为竞争配位剂,使得七组分轻稀土组分间吸收光谱灵敏度的差别逐渐加大,从而增加了轻稀土混合物体系组分间吸收光谱的线性独立性。利用数值稳定性较强的约束优化算法-可变容差法处理光谱数据,对不同浓度比例的七组分轻稀土混合物体系(La^3+,Ce^3+,Pr^3+,Nd^3+,Sm^3+,Eu^3+,Gd^3+)的测定,取得  相似文献   

10.
硝酸稀土组氨酸配合物的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组成为RE(His)(NO3)3·H2O(RE=La~Nd,Sm~Lu,Y;His=L~a-histidine)固态配合物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中RE^3+与羧基氧原子配位,氨基和味唑环均未参与配位,NO3^-为双齿配位。配合物羧基振动峰的ΔυCOO^as-s-与镧系离子的原子序数作图服从Oddo-Harkins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新型Hg系高Tc超导体(Hg0.8Mo0.2)Sr2(Y1-xCax)Cu2O6+δ的拉曼光谱许存义左健冯建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26)吴若(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南昌330027)RamanSpectraoftheNewSe...  相似文献   

12.
β-三氯锗基丙酸类化合物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合成了β-三氯锗基丙酸及其类似物并测量了该化合物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 ,经光谱分析 ,指认了主要波数所对应的分子振动。在 A、B、C、D四种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中 ,Ge- Cl的振动分别出现在 397cm- 1( vs)、40 0 cm- 1( vs)、394cm- 1( vs)、385cm- 1( vs)中 ,而在红外光谱中却无法证明 Ge- Cl键的存在 ,Ge- C键的振动在 Raman光谱中分别在 594cm- 1( w)、62 6cm- 1( w)、634cm- 1( w)、641 cm- 1( w)。在红外光谱中 ,各种极性基团的振动表现的更明显 ,分别出现了 O- H、CH2 、C- O和 C=O的振动峰。  相似文献   

13.
利用拉曼散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Y1-xNdxSr2Cu2.7Mo0.3O7-δ(x=0,0.2,0.5,0.8,1.0)系列样品的声子振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对x=0的样品,在拉曼光谱中主要出现323,443,522和578cm-1几个特征峰,在中红外吸收光谱中出现522,580和646cm-1特征峰。随着样品中Nd组分的增加,323cm-1峰向低波数发生位移,而522和646cm-1峰则向高波数发生位移。本文对这些振动模进行了指认,并对其随不同样品组分的变化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炸药爆轰合成纳米金刚石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负氧平衡炸药爆轰法合成纳米金刚石,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仪、激光Raman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仪器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为立方结构,由于其内部结构的高密度缺陷、杂质原子的夹杂使谱线偏离,晶格常数比静压合成的大颗粒金刚石大0.72%。由于金刚石晶粒细小,Raman光谱特征峰产生宽化,并且向小波数方向偏移了3 cm-1,此外在纳米金刚石中还含有极少量的石墨。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中,3 422 cm-1吸收峰为O—H伸缩振动峰;在1 634 cm-1出现了H2O的弯曲振动峰,表明在纳米金刚石样品粉末中含有水分;2 930和2 857 cm-1是CH2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2 971 cm-1是CH3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样品中存在极少量的碳氢化合物;1 788 cm-1吸收峰为CO伸缩振动吸收峰。文章从纳米金刚石的生成机理上分析了产生这些峰位的原因,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属于Ⅰ型金刚石,在它之中含有ⅠaA型和Ⅰb型金刚石,ⅠaA型金刚石的含量比Ⅰb型金刚石多。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鱼鳞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草鱼鱼鳞中提取酶溶性胶原蛋白(PSC),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为典型Ⅰ型胶原蛋白且达到电泳纯。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圆二色谱(CD)研究了温度对鱼鳞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鱼鳞胶原蛋白具有典型的胶原蛋白特征吸收带,酰胺Ⅰ、酰胺Ⅱ和酰胺Ⅲ带的特征吸收频率分别出现在1658,1552和1238cm-1处。随温度升高,酰胺A和酰胺B峰位向低波数移动,1658cm-1处吸收峰裂解成多个吸收峰;1552cm-1处的吸收峰在35℃微略红移,随后发生明显蓝移;1238cm-1处吸收峰随温度升高向低波数移动。在拉曼光谱中,胶原蛋白的酰胺Ⅰ、酰胺Ⅱ和酰胺Ⅲ带的特征吸收频率分别出现在1669,1557和1245cm-1处,都较红外光谱的波数高;此外,921和855cm-1处脯氨酸的特征谱峰在拉曼光谱中体现出来。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胶原蛋白溶液在221.6和204.4nm分别有一正、负峰,具有典型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特征圆二色谱峰型。胶原蛋白冻干品的FTIR光谱和Raman谱线大都在35~60℃时发生波数和强度改变,而胶原蛋白乙酸溶液的CD谱线在20~35℃之间发生剧烈改变。由此可以判断胶原蛋白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下,变性温度存在一定差异,胶原蛋白冻干品比其乙酸溶液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用助熔剂提拉法生长的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进行了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测试分析 ,与同成分LiNbO3晶体相比较 ,A1 (TO)与E(TO)模的谱线数目、频率基本不变 ,验证了LiNbO3晶体属置换式固溶体的结论 .738cm- 1 处拉曼振动峰 (A1 (LO)模 )的相对强度随晶体中Li2 O含量的增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两种掺杂晶体中 ,此振动峰已经消失 .根据Li空位模型 ,从占位和结构上进行了分析讨论 .在 15 2和 872cm- 1 处拉曼振动峰半高宽随晶体中Li Nb的增大而变窄 ,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线性拟合 ,利用拟合公式可根据拉曼振动峰半高宽计算晶体中的Li Nb值 .  相似文献   

17.
DNA温度效应的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DNA纤维和溶液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 当温度变化时, 碱基、磷酸根等特征振动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谱线强度、频率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在所有的振动模式中, 腺嘌呤A的特征振动受到温度的影响最大。除了磷酸根的谱线1 101 cm-1以外, 其余谱线的波数变化均随温度的升高向低波数移动, 而且波数的移动主要集中在变性峰的起始点70 ℃左右。另外还讨论了拉曼谱线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得到了38,82 ℃(纤维为85 ℃)2个峰, 其中38 ℃与DNA的功能活跃区有关, 82 ℃(和85 ℃)为DNA的变性点, 与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合成有机锗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 4-三氯锗基 - 4-甲基 - 2 -戊酮 ( A)、3-三氯锗基 -3,5,5-三甲基环己酮 ( B)、2 -三氯锗基 - 2 -苯基乙基苯基酮 ( C)、2 -三苯基锗基乙基苯基酮 ( D) ,测量了他们的 Raman和 IR光谱并进行了讨论。在化合物 A- D的 Raman和 IR光谱 ,苯环中的 C- H伸缩振动 ,饱和 C- H伸缩振动 ,饱和 Ge- C伸缩振动等特征数据基本一致。C=O伸缩振动在 Raman和 IR光谱中位置基本一致 ,但在红外光谱中均为强吸收带 ,而在 Raman光谱中的峰强度差别则非常大 ,化合物 A、D的峰非常弱 ,而 C的峰则很强 ,化合物 A- C的 Ge- Cl振动均在 390 cm- 1附近出现强峰。  相似文献   

19.
用热液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高温高压下方解石的相变过程及拉曼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体系压力增至1 666和2 127 MPa时,方解石的拉曼特征峰155cm-1消失,1 087cm-1峰分裂为1 083和1 090cm-1两个谱峰、282cm-1峰突然降至231cm-1,证明其转变为方解石-Ⅱ和方解石-Ⅲ。在起始压力为2 761MPa和低于171℃的升温过程中,方解石-Ⅲ的拉曼散射的各个特征振动峰没有变化。当温度达到171℃,方解石晶体完全变成不透明状,其对称伸缩振动峰1 087cm-1、面内弯曲振动峰713cm-1和晶格振动峰155和282cm-1均发生突变,说明方解石-Ⅲ相变生成一种碳酸钙新相。体系降至常温,该新相一直保持稳定不变,表明高温高压下方解石向碳酸钙新相的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方解石-Ⅲ与碳酸钙新相之间的相变线方程为P(MPa)=9.09.T(℃)+1 880。碳酸钙新相的对称伸缩振动峰(ν1 087)随压力、温度的变化率分别为dν/dP=5.1(cm-1.GPa-1),dν/dT=-0.055 3(cm-1.℃-1)。  相似文献   

20.
我们合成了有机锗化合物的一类重要中间体β-三苯锗基丙酸和β-三苯锗基丁酸 ,测量了该化合物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 ,经光谱分析 ,指认了主要波数所对应的分子振动。在这两种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中 ,30 50 cm- 1( m)、1 0 2 5cm- 1( m)和 61 8cm- 1( m)分属于 Ph- H的伸缩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扭曲振动。饱和 Ge- C键的振动分别在 594cm- 1和 587cm- 1,同时指出了 Ph- Ge的几种振动所对应的振动频率。在红外光谱中 ,C=O的振动出现在 1 70 9cm- 1( s)和 1 70 5cm- 1( s) ,与饱和碳相连接的 Ge- C振动出现在 61 7cm- 1( w)和 61 7cm- 1(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