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J .C .Sullivan等人于 1 961年首次报道了五价锕系元素Np(Ⅴ )和六价锕系元素U(Ⅵ )在高氯酸溶液中能够形成 1∶1型的“阳离子 阳离子”配合物以来[1 ] ,五价锕系元素在酸性溶液中的这一特殊配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随着对锕系元素在后处理中化学性质的进一步认识 ,相继报道了U(Ⅴ )、Np(Ⅴ )以及Am(Ⅴ )等五价锕系元素与Np(Ⅵ )、U(Ⅵ )等六价锕系元素形成的“阳离子 阳离子”配合物[2 ,3] ,随后又报道了五价Np(Ⅴ )和Pu(Ⅴ )与一系列三价过渡元素 ,如Cr(Ⅲ )、Rh(Ⅲ )、Sc(Ⅲ )、Ga(Ⅲ )、F…  相似文献   

2.
张安运 《化学通报》2000,63(5):48-50
Purex流程中,同时定量测定浓度约为10-4~10-5mol.L-1且共存于HNO3溶液中的Np(IV)、Np(V)和Np(VI)各种价态,是乏燃料后处理中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萃取-色谱法、离子交换法、载带法以及共沉淀法虽然对其价态测定有一定效果,但操作冗长,稍有不慎,易出差错.因此,多年来光度法很受重视.然而,U(VI)的存在对利用光度法测定Np(IV、V、VI)价态有很大影响,常常会使Np(V)的测定结果偏低.研究发现了在3 mol.L-1HNO3溶液中[U(VI)]/[Np(V)]>104时,Np(V)与U(VI)之间形成的1∶1型配合物是其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求得了配位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示波极谱法环伏安法研究了3价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 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描,吸收光谱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ADM-Fe(Ⅲ)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ADM-Fe(Ⅱ)栩合物仍保留了ADM插入结合的特征,并形成一种稳定的DNA-Fe(Ⅲ)-ADM  相似文献   

4.
铁(Ⅲ)、钴(Ⅱ)和镍(Ⅱ)的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吕正荣,殷元骐,金道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铁(Ⅲ)配合物,钴(Ⅱ)配合物,镍(Ⅱ)配合物,环己烯氧化反应.与含血红素的氧化酶相比,人们...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类新的金属配合物[Cu(sampn)CuL](sampn^4-:N,N′-1,2-丙水杨酰胺根离子;L:2,2-联吡啶或1,10-菲绕啉),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Cu(Ⅱ)离子和配位环境为畸变四方构型,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其数值用量二乘法与修正的Bleaney-Bowers方程拟合,从中得到较大的θ值,表明双核分子间有较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咪唑基尾式卟啉-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铁(Ⅲ)配合物。以元素分析,质谱,^1 H NMR,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在氯仿和苯中某些含氮配体与铁(Ⅲ)配合物的轴向配位性质,表明,Fe(Ⅲ)Cl通常与含氮配体生成低自旋的六配位加合物,但在苯溶液中与咪唑作用时,一定条件下还能生成稳定的高自旋五配位加合物。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胡汉芳  王洪  丁天惠  傅若农 《色谱》1998,16(6):523-525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链型五齿配体N-(2-羟乙基)-N”-(2-羟基苄基)-二乙烯三胺(HL),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 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 pH电位滴定法,在 25 ± 0. 1℃, I= 0. 10(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 配体与Cu(Ⅱ)和Zn(Ⅱ)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得到了配位酚羟基和水的离解 常数。运用分光光度法,在 pH= 7. 0- 9. 0范围内,研究了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得到 了 NA酯水解的配合物催化速率常数 kc。结果表明,Cu(Ⅱ)与配体的氨基和酚羟基配位,生成四配位配合物,配 位酚羟基的 p Ka值为 4. 79,对 NA酯水解基本上没有催化效果;而 Zn(Ⅱ)则可以分别与配体的三个氨基,一个 酚羟基和一个溶剂水分子配位,形成五配位配合物,配位酚羟基和水的 p Ka分别为 5. 99和 9. 17,催化 NA酯 水解时,存在 Zn(Ⅱ)…-OH和酸羟基的协同作用,有很好的催化效果,pH为 9. 0时, kc可达 8. 50 × 10-2 mol-1· L· s- 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u(Ⅱ)-L-氨基酸配合物与5′-核苷酸之间的反应性和形成三元配合物的能力,根据IR、ESR和NMR谱讨论了二者之间的配位和分子识别关系。  相似文献   

11.
草酸根桥联的含膦配体新型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包建春,倪行,孙岳明,徐正(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24)(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草酸根桥,膦,Cu(Ⅱ)-Co(Ⅱ),磁性以膦作配体的草酸根...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两个N,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简写为H2bzacen)的锰配合物Mn(bzacen).(NO2)EtOH)(1)和Mn(bzacen)(NO2)MeOH)(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2.8173(6)nm,b=2.1946(4)nm,c=0.7683(6)nm,V=4.750(5)nm^3,Z=8, μ=5.71cm^-1,R=0.0540.配合物2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君Pbca晶胞参数a=27641(6)nm,b=2,1832(4)jnm,c=0.7705(2)nm,V=4.650(3)nm^3,Z-8, μ=5.81cm^-1,R=0.0564。在这两个配合物中,Mn( Ⅲ)原子均具有畸变的N2O4八面体配位构型,整个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的无限链, 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VC=N和VC=O和VC-=C谱带移向低频,NO^-2以一个O原子与Mn(Ⅲ)配位,电子光谱表明存在d-d^*,π-π^*和d-π的跃迁。  相似文献   

13.
铈(Ⅲ),铈(Ⅳ)与植酸生成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晓霞  杨瑛 《应用化学》1997,14(5):71-73
铈(Ⅲ)、铈(Ⅳ)与植酸生成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黎晓霞杨瑛*刘建民杨汝栋(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铈(Ⅲ),铈(Ⅳ),植酸,固态配合物1996-11-20收稿,1997-05-26修回植酸(H12IHP)作为沉淀剂已被用于Th4+的定量测...  相似文献   

14.
碱金属、碱土金属、希土元素、锕系元素的阳离子与冠醚形成配合物的报导已有许多,但过渡金属Mn、Co、Ni、Cu的二价阳离子与冠醚形成配合物的报导却很少,而且不成系统,还未见到Fe~(3+)、Cr~(8+)与冠醚形成配合物的报导。我们以12-冠-4(Ⅰ)、15-冠-5(Ⅱ)、18-冠-6(Ⅲ)为配体,制备了Fe~(3+)、Cr~(3+)、Mn~(2+)、Co~(2+)、Ni~(2+)Cu~(2+)的硝酸盐和氯化物两系列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周晓华  李明华 《合成化学》1999,7(2):213-215
合成了三种邻菲罗啉-氨基酸酮(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文报道了四种新的双核钴(Ⅱ)配合物,即[Co2(4Br-TPHA)(L)4](ClO4)(4Br-TPHA=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L=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啉(NO2-phen)(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4))的合成和表征,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5-300K)已测,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为J=-0.88cm-1(1),J=-0.86cm-1(2),J=-0.89cm-1(3),J=-0.90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变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配合物1(R),2(R)-二(2-苯并咪唑)乙二醇四核铜(Ⅱ[Cu4(bbmed)4Cl2L2].Cl2(CH3OH)5(H2O)2(L=MeOH或H2O,Hbbmed=1(R),2(R)-二(2-苯并咪唑)乙二醇,bbmed表示去质子后的配体)简称Cu( Ⅱ)-bbmed)。该晶体经X-射线衍射确定为正交晶系,空间群C221(20),晶胞参数a=1.7424(5),b=2.4942(7),c=3.8887(11)nm,V=16.900(8)nm^3,Z=4,Dc=1.427g.cm^-3,F(000)=7472,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 NMR及ESR表征。  相似文献   

18.
对溴苯乙酮缩氨基硫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抑菌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合成了对溴苯乙酮缩氨基硫脲(HL)与Ni(Ⅱ)、Zn(Ⅱ)、Co(Ⅲ)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矩、摩尔电导等表征了配合物.测试了配合物、配体及盐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并以元素分析、IR、^1H NMR和质谱进行表征,实现中发现铕(Ⅲ)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和1,10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光致变色的性质。在铕变色物种里,铕离子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中的羧基,1,10-二氮杂菲中的氮原子相结合,同时也可能与水分子和羟基基团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合成和表征了4种以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4Br-PHTH)桥联、以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2,2′-联吡啶(bpy)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_2bpy)端接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_2(4Br-PHTH)(L)_4](ClO_4)(L=phen(l),NO_2-phen(2),bpy(3),Me_2bpy(4))。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进行了配合物变温磁化率(75~300K)的测定,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0.87cm~(-1)(1),-0.84cm~(-1)(2),-0.82cm~(-1)(3),-0.85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