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仁乐  陈坤  谷世豪  李健 《化学通报》2023,86(4):405-419
1,2,4-三唑类化合物是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特别是在抗真菌、杀虫和除草等农用活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部分1,2,4-三唑环上的活性位点改性研究及其在农用活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归纳,期望为后期该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农用活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依据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保留基本药效团三唑环、叔醇羟基和2,4-二氟苯基, 引入新的含哌嗪侧链结构, 设计合成了12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2-丙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活性基团拼接的方法,将氨基甲酸酯结构和1H-1,2,4-三唑-5-胺有机结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多取代1H-1,2,4-三唑-5-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5和6),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初步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致死率大于90%.精密毒力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b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9.49μg/m L,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抑菌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一般,在50μg/m L浓度下少数化合物也表现出一定的离体抑菌活性.对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含1,2,4-三唑环的亚胺及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成盐和环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氨基-3-芳基-1,2,4-三唑-5-硫酮,再分别与芳醛和邻苯二甲酸酐缩合得到亚胺及酰亚胺,最后经硫醚化反应合成了24个新型的含有1,2,4-三唑结构单元的亚胺及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9a,9d和9e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与对照杀菌剂氟硅唑相当.初步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7c,7f和9k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品5-氟尿嘧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5.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三唑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及生物活性叠加原理, 将邻羟苯基和1,2,4-三唑分子片断有机结合, 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3-取代硫基-5-(1-羟基苯基)-4H-1,2,4-三唑类化合物. 首先, 水杨酸甲酯与水合肼反应生成水杨酰肼, 水杨酰肼再与硫氰酸铵和盐酸反应, 生成5-(1-羟基苯基)-4H-1,2,4-三唑-3-硫酮(3), 最后在碱性条件下化合物3与取代苯乙酮、氯苄和碘甲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 1H NMR及IR等表征确认. 抑菌测试结果表明, 当化合物质量分数为0.01%时, 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90%, 具有强抑菌活性;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达80%, 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1,3,4-均三唑并[2,1-b]-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安  薛思佳  卞王东  吁松瑞 《有机化学》2008,28(7):1199-1203
以5-对甲苯基-1-氨基-2-巯基-1,3,4-均三唑和取代苯氧乙酰异硫氰酸酯为原料, 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5-对甲苯基-2-取代苯氧乙酰氨基均三唑并[2,1-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1H NMR, IR和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7.
金钟  刘伟  胡燕  刘建兵  邵玲  方建新 《有机化学》2005,25(8):972-976
通过在三唑类活性结构中引入较大空间位阻的二茂铁基设计合成了11个新颖的含二茂铁取代的1H-1,2,4-三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1H NMR谱和单晶X-ray衍射分析得到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三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以5-苯基-4-氨基-1,2,4-三唑-3-硫酮为原料,将其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体系中反应,得到5-苯基-4-芳基亚甲氨基-1,2,4-三唑-3-硫酮类席夫碱(4a~4i).在此基础上,化合物4a~4i分别与多氟烷基碘代烷和溴代乙酰基葡萄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4-二氢-1,2,4-三唑-3-硫酮类席夫碱的多氟烷基取代物5a~5r和葡萄糖基取代物6a~6d,并用1H NMR,19F NMR,IR和MS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三唑类硫醚及二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苯基-1,2,3-三唑-4-甲酰肼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的含连三唑和均三唑的硫醚类化合物,并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4-氨基-3-苯基-5-巯基-均.三唑(1)在无水乙酸钠作用下与β-氯苯丙酮(2)缩合得氨基三唑硫基苯丙酮(3).化合物3与盐酸羟胺肟化得羰基肟化物(4),采用氯甲基(噁)二唑(5)对化合物4的肟羟基醚化得均三唑席夫碱(噁)二唑肟醚(6a~6e).肟化物6a~6e与水杨醛缩合得到目标物席夫碱7a~7e.初步的体外抗菌实验表明,席夫碱肟醚类化合物7a~7e的活性明显高于氨基肟醚类化合物6a~6e,且对革兰氏阳性(Sa)的活性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Ec)的.  相似文献   

11.
嘧啶环是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具有较好生理活性的基因。本文试图将嘧啶环引入农用药剂,合成系列酰胺类化合物。生物试验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杀蝇效能,一些化合物对较难防治的寄生疫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能。  相似文献   

12.
5-氟尿嘧啶乙酸对-硝基苯酯和5-氟尿嘧啶丙酸对-硝基苯酯分别与三种二肽反应,制备了五个5-氟尿嘧啶二肽(4 a-e)。以5-氟尿嘧啶的氨基酸对-硝基苯酯(2 a-c)分别和三种二肽反应,制得四个5-氟尿嘧啶三肽(5 a-d)。产物经元素分析、NMR、IR和UV鉴定。初步动物试验表明:5-氟尿嘧啶丙酰甘-苯丙二肽,5-氟尿嘧啶乙酰甘-甘-苯丙三肽和5-氟尿嘧啶乙酰缬-亮-甘三肽对小白鼠移植性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循环伏安法, 计时电位法和计时电流法, 在二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哺和丙瞵撑碳酸酯等不同溶剂中, 在铂电极上研究了五齿环戊二稀(四齿环丁二稀)镍(Ⅰ)夹心络合阳离子, Ni(h~5-C_5R_5)(h~4-C_4R'_4)~+, (R=H,CH_3,R'=CH_3,C_6H_5)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R=H, R'=C_6H_5; R=CH_3, R'=C_6H_5的镍络离子为单电子的可逆还原反应, 产物为“19价电子壳层”的镍中性络合物。但是, 对于R=H, R'=CH_3; R=CH_3, R'=CH_3的镍络离子则因伴随有化学后置反应-二聚化反应而为不可逆的电极反应, 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可逆性在四氢呋喃中有减小的趋势。此外, 用电解的方法对还原反应产物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并对二聚分子的结构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Severalincorrectspacegroupshavebeenre assignedbymakinguseofsimulatedstructurefactors;however,thecruxofthisoranyspacegrouprevisionistheaccuratereportingofthespacegroupandatomiccoordinatesoftheincorrectlydeterminedstructuresincethetruestruc…  相似文献   

15.
有机钛化学 Ⅲ.1,5-环辛二烯的钛催化均相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有机钛化合物(R-C_5H_4)_2TiCl_2(R=H,CH_3,C_2H_5,n-C_3H_7,CH_2-CHCH_2,CH_3CH-CHCH_2,CH_3OCH_2CH_2,C_2H_5OCH_2CH_2,cyclo-C_6H_(11)等)和还原剂((i-Bu)_3Al,LiAlH_4,i-C_3H_7MgBr)组成的低价钛催化体系对1,5-环辛二烯的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结果表明,低价钛催化体系在温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氢化时还同时发生异构化反应。并讨论茂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及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剂2,3,5,6-四甲基亚硝基苯(ND)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光解活泼自由基及其与烃或醇的夺氢反应, 结果表明:1. Cl_2C=CCl_2光解首先产生Cl_2C=CCl及Cl, 而又可进一步加成为Cl_2C-CCl_3.2. 对于CH_3(CH_2)_nOH(n=3,7)及(CH_3)_2CH(CH_2)_nOH(n=1,2)而言, Cl_2C=CCl(或Cl)分别夺取其α-碳及叔碳上的氢, 以形成CH_3(CH_2)_(n-1)CHOH及(CH_3)_2C(CH_2)_nOH, 并为ND所捕获。3. Cl_2C=CCl(或Cl)分别夺取CH_3(CH_2)_nCH3(n=3,4,5,6), C_6H_5-CH_2CH_3及(CH_3)_2CH(CH_2)_nCH_3(n=1,4), (C_2H_5)_2CHCH_3, C_6H_5CH(CH_3)_2中亚甲基及叔碳上的氢, 以形成CH_3(CH_2)_mCH(CH_2)_(n-m-1)CH_3, C_6H_5CHCH_3及(CH_3)_2C(CH_2)_nCH_3, (C_2H_5)_2CCH_3, C_6H_5C(CH_3)_2.  相似文献   

17.
用硝基苄基鏻与取代苯甲醛经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硝基的二苯乙烯型化合物.研究表明,用硝基苄基鏻在二氯甲烷中进行这类Wittig反应时,随着苯甲醛的取代基不同,得到二苯乙烯主要产物的构型不同,取代基为NMe2,OMe,Me,Cl,H等时主要得到E式产物,取代基为CN和NO2等时主要得到Z式产物;进一步比较3种苄基鏻原料分别与6种不同取代苯甲醛反应后产物的Z/E比,发现用含硝基的苄基鏻作原料时,随苯甲醛上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减小,产物的Z/E比也减小,而用苄基鏻或对甲基苄基鏻作原料时,没有观察到这种Z/E比减小的趋势.通过测定产物的晶体结构,确证了6个目标化合物的分子构型,另外通过核磁共振谱、气-质联用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各二苯乙烯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吴强  余运波  贺泓 《催化学报》2006,27(11):993-998
 尽管C2H5OH和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但在以Ag/Al2O3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时,还原剂C2H5OH比CH3OCH3具有更高的活性.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C2H5OH和CH3OCH3在还原NOx反应过程中分别遵循不同的反应机理: 在Ag/Al2O3催化C2H5OH还原剂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过程中,烯醇式物种(RCH=CH-O-)和NO-3物种是主要的反应中间体,二者相互反应性能很强,可以生成反应关键中间体异氰酸酯(-NCO)表面吸附物种,因此NOx的去除率很高; 而在Ag/Al2O3催化CH3OCH3还原剂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过程中,甲酸盐(HCOO-)物种和NO-3物种是主要的反应中间体,二者之间反应生成-NCO 的活性较弱,因而NOx的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几个新型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培植  张伦 《应用化学》1991,8(5):60-6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油类消烟剂、燃速催化剂等已得到应用,在药物、合成材料等方面亦具有应用前景。文献曾报道含二茂铁基β-二酮的合成及以它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此类配合物均含两个以上金属原子,它们在有机合成中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 我们将二茂铁甲酰丙酮分别与水扬酰肼、异菸肼、乙二胺及硫代氨基脲在甲醇或甲醇-水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二茂铁衍生物,它们含有三个或四个配位功能基团,可作为多齿配体用于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20.
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ofNeodymiumComplex[Nd(C_6H_4OHCHNC_2H_4NCHC_6H_4OH)(NO_3)_3(CH_3SOCH_3)]ZHANGMin;KONGFan-Rong;ZHUHui-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