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年轻人,一起去遥远的地方寻找幸福和快乐,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大河.对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两人有不同的意见:一个人建议砍伐附近的树造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另一个人则认为这么高的浪,这么湍急的水流,这么宽的河面,无论造多大的船都不可能渡过这条河,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河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数学探索题以多彩优美的格调,清新多姿的风彩,发散开放的题型,背景育人的功能,注重能力的考查,强化创新的意识,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上,并有逐年上升之势,促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起到了实施素质教育“指挥棒”的作用,本文旨对近年来中考数学探索题作些归类,并对具体实例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教材第二册(上)第八章第二节讲的是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在对称性中有这样的描述,在曲线的方程中,如果以-y代y方程不变,那么当P(x,y)在曲线上时,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P′(x,-y)也在曲线上,所以曲线关于x轴对称,同理如果以-x代x方程不变,那么曲线关于y轴对称,如果同时以-x代x,以  相似文献   

4.
张征海 《中学数学》2012,(15):93-94
众所周知,数学很重要,这很大层面上是由高考指挥棒决定的,学生在沉重的数学作业负担下,大多是疲于应付,很少有人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的美,学会享受数学.笔者从事高中数学多年,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数学,师生平等,教师做好组织、引领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各抒己见,经常是一个平淡的问题,往往出现多种漂亮的解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师生乐在其中,一同享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现举两个案例,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贾文杲 《数学通讯》2010,(3):21-21,23
每一道习题都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已知条件不可能多余,也不可能短缺,在所有条件中,抓住其最有特征性的一个,联想展开,这是解题的一种途径.许多同学在解题时,往往不去认真推敲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对于一些细小的似乎是不起眼的说明,便不去深入探讨,弃之一旁,熟视无睹,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很多时候,若能紧紧抓住这些小条件,便可从这里打开缺口,解决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境由心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总是企盼没有的,却忘了现成的,追求遥远的,却无视身边的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让人变得贪婪;盲目的攀比,让人抱怨生活的不公境由心生,心情不好,就会失去一次次微笑着感受人生的喜悦,就会失去不少在情绪乐观时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其实,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不羡慕别人,不轻贱目己,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按自己的天性度过自己的时日,就是天堂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李烨 《珠算》2009,(12):94-9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伴随着经济的繁荣,美国的股市也不断攀升,一直持续着牛市行情。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华尔街股市大崩盘,让高盛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公司的声誉一落千丈,濒临倒闭,沦为华尔街的笑柄、错误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这里所谓的退,当然不是逃跑,而是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是在为进寻求途径,即以退为进.它的实质是借助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运动的问题静止化,高维问题低维化,变量问题常量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代数问  相似文献   

9.
一般化与特殊化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个重要侧面,也是解题的两种基本策略,它们相辅相成,是辩证的统一.在多数场合,特殊问题简单、直观,容易认识,容易把握.但是,也有一些场合,特殊问题的个别特性可能会掩盖事物的本质属性,给解题带来困难,而直接求解相应的一般性问题,反而来得简便、明快、奇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矩形纸片的折叠问题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此类问题贴近同学的认知规律,能较好考查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很受命题者的青睐.但是,由于矩形折叠型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结构独特,解法灵活多样,同时融合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感到有一  相似文献   

11.
一类捕食与被捕食LV模型的扩散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证明了一类带有扩散的捕食与被捕食Lotka-Volterra模型的如下性质:当该模型存在正平衡点时,它的一切正解是强持续生存的;当扩散率较小时,该系统的正平衡点是稳定的;当扩散率增大且位于某一开区间内变化时,该系统的正平衡点是不稳定的,而且分支出唯一的小振幅空间周期解;当扩散率继续增大时,该系统的正平衡点又变为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Censider the solutions of the matrix inverse problem, which are symmetric positive semide finite on a subspac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solvability, as well as the general solution are obtained. The best approximate solution by the above solution set is given. Thus the open problem in [1] is solved.  相似文献   

13.
ONTHEEXISTENCEANDUNIQUENESSOFPOSITIVESOLUTIONSFORACLASSOFDEGENERATEELLIPTICSYSTEMS¥CHENZHENTAO(DepartmentofMathematics,Xiangt...  相似文献   

14.
ON MAXIMA OF DUAL FUNCTION OF THE CDT SUBPROBLE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IntroductionConsider the following the CDT problem Pwhere g e n", B E n"'", A E n"'", c E urn, a > 0, (2 0, B is a symmetric matrix notnecessajry positive semi--definde, and throughout this paperg the norm 11' 11 denotes the Euclideannorm. For the conveniellt of our following discussion, let F be the feasible region of the CDTsubproblem,andProblem (1.1)--(1.3) arises in some trust region algorithms for equality constrained optillilzation aiming to conquer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相似文献   

15.
ACHARACTERIZATIONOFTHESOLUTIONSOFp-ORDERFEIGENBAUM'SFUNCTIONALEQUATIONWITHTOPOLOGICALENTROPY0(廖公夫)¥LiaoGongfu(Dept.ofMath.,Ji...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合度理论和某些新技巧建立了一类中立型时滞多物种生态竞争系统的周期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Lyapunov不等式的最佳解与一般线性方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刚性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理论中,常要求数值方法中的某个系数矩阵B具有性质:使Lyapunov不等式有对角正定解D存在,即存在对角正定矩阵D,使DB+BTD为正定矩阵·在许多情形,这种解D是存在的,例如G-L-、IA-和ⅡA-RK方法[3].然而也存在一些方法,它是A-稳定、L-稳定,甚至是代数稳定的,但这种D却不存在.例如ⅢC(s≥3)RK方法[3]和当θ=1时的块θ-方法[5](至少对r=2,3,4是如此).前者是L-稳定的,也是代数稳定的,后者也是L-稳定的.这意味着,可能有不少…  相似文献   

18.
利用Krasnosel'skii拓扑方法对一类积分方程给出正解存在唯一的充要条件,并利 用模型参数对阈值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19.
ONTHEUPPERESTIMATESOFFUNDAMENTALSOLUTIONSOFPARABOLICEQUATIONSONRIEMANNIANMANIFOLDS¥LIJIAYU;SHAOXIN(DepartmelltofMathematics,A...  相似文献   

20.
矩阵方程X+A*X-nA=I的正定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In this paper we give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and some necessar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matrix equation X A^*X^-nA=I has a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 An iterative method which converges to a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 of this equ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an error estimate formula on this iterative method is also der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