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表征.学习者对问题的表征程度不同,问题对于学习者的难度也就不同,对问题完整的表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通过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正确的表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当前教育探讨的热门话题.现就高中生对物理问题的表征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找到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问题正确表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的载体,将问题作为发展学科能力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问题链有机地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以教师的问题诱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题,或者教师设计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德悦  马富明  方明 《计算物理》2008,25(3):301-308
给出二维洞穴散射问题的带有吸收边界层的有限元方法.通过吸收边界层将无界域问题截断,得到一个有界域问题,求解此有界域问题来代替原问题.进一步分析收敛性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静力学问题虽然在高考中逐渐淡化,但却是物理竞赛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从2009年第26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经典的静力学问题在竞赛中焕发了新的青春.本文从典型的三杆堆放问题出发,对解决静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发展。基于问题生成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教师不断生成引导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实验想法,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教师所生成的问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验中来,满足了学生实验学习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问题是驱动学习的基石,诱导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并进行探究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文章提出:基于切身体验,诱导提出挑战性问题;基于互动引导,诱导提出本质性问题;基于合理质疑,诱导提出批判性问题;基于回顾反思,诱导提出整合性问题;基于问题解决,诱导提出拓展性问题的教学策略,并以“力的分解”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魏王杰  刘垚  姚斌 《物理通报》2023,(11):106-110+115
最速降线问题是物理学上的经典问题之一,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在排水管道铺设、逃生轨道设计、粮食输运等方面.本文提出可利用Tracker辅助进行非光滑最速降线问题的研究.在分析最速降线问题的基础上,制作非光滑下滑轨道实验装置,进行6个轨道的下滑实验;利用运动轨迹分析软件Tracker,从下滑视频中分析获得下滑过程的位移时间曲线,进而研究非光滑下滑轨道的最速降线问题.  相似文献   

8.
例举了初中生审题时常见的5类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问题矫正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设计良好的物理问题不仅能给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导向,而且这种导向会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让学生面临一种真实的、新颖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10.
气冷引线热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和礼 《计算物理》2000,17(3):307-313
给出了在气冷引线最佳化问题中求解热平衡方程的方法。在寻求终解的过程中,既要解决诸多参量中包含非独立参量的问题,又要解决特解表达式的定义域中既有自变量又有因变量的问题,还要解决多解函数中确定真解定义域的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为最终求出引线温度分布并解决引线最佳化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钟礼珊 《物理通报》2011,40(10):21-23
1标题名称界定1.1课堂生成问题本文所指"问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多数是由学生提出,并非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具有真实性、随机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课堂生成问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针对课堂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家海森堡曾经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本文着重讨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问题前置生成式教学法.该教学法既遵循了以“问题解决”方式组织教学过程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师设置问题与学生生成问题这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其目标就不明确.而问题的提出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实现.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体现了主动探索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晶体中隐含的半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难先 《物理》2006,35(5):359-361
序列性和莫比吾思反演已应用到物理中各类逆问题,诸如黑体辐射逆问题、比热逆问题和各类费米体系逆问题.文章要介绍这种方法对提取体材料中原子相互作用势的结合能逆问题的应用,以及对提取界面两侧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界面粘结能逆问题的应用.这些方法的关键是要发现对象体系中的半群结构.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体效应在计算机断层扫描重构的理论与应用中,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优化重构算法来解决非线性体效应,建立了离散非线性X射线投影变换模型,将X射线投影变换的逆问题变为一个非凸的优化问题,通过裁剪原用于求解凸优化问题的一阶原对偶算法,提出非线性迭代重构算法来解决非凸问题.通过构建成像系统模型对算法的收敛性和重...  相似文献   

17.
含容电路问题是一类非常典型的直流电路问题,它不仅涉及直流电路的一般计算,同时还涉及到电路中的运动学、动力学、以至动量与能量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是含容电路问题的突出特征.现用以下3例来说明含容电路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它的精髓重在探究设计,探究设计的精髓重在问题情境的构建.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构建却依旧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教师怎样设计、学生形成什么、课堂孕育什么等几方面尚不清晰.本文试从探究问题的架构、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思维文化的形成三个方面来谈谈问题情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程方勇 《物理通报》2013,(6):36-38,4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只是给出了感应电动势的计算规律,并未给出具体的能量关系,也未完全揭示电磁感应过程全部的物理实质.通过双棒问题、磁场自身运动问题的一些非典型特例,深入地分析了过程中的电路问题和能量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杆的离散系统的混合型振动反问题,即由给定的部分频谱数据和部分模态数据构造一个杆的离散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提出3个此类反问题,给出反问题的解法,讨论反问题的解的存在条件,给出相应的计算实例,并分析这类反问题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