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报道了钴卟啉催化下PhIO对环己烷的单充氧反应及其反应动力学行为。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有机配体对该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配体吡啶的作用下,钴卟啉对PhIO单充氧化环己烷具有催化活性,其催化性能与反应温度以及吡啶用量有关。反应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且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之间存在Arrhenius关系。反应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吡啶与TPPCo(Ⅱ)用量为50:1时,TPPCo(Ⅱ)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MnTPPC1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氧原子供体PhIO、NaOCl和H2O2在环己烷加氧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动力学考察和UV-V1S、IR、ESR分析认为,PhIO和NaOC1可能分别与MnTPPC1形成具有转移氧原子能力的单核或双核的高氧化态氧代锰卟啉配合物,而H2O2与MnTPPC1作用则形成非活性物种。讨论了MnTPPC1-单氧原子供体催化环己烷加氧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某些附加试剂及反应介质对四苯基卟吩合铁(Ⅲ)[TPPFeCl或(TPPFe)2O]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PhIO羟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发现适量的异丙醇、吡啶及NaOH能促进反应,加入盐酸及增大介质的极性对反应不利。证明了副产物环己酮主要是由PhIO直接氧化生产物环己醇生成的,TPPFeCl的存在不利于酮的生成,醇的存在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郑维忠  王先元 《合成化学》1997,5(2):115-119
本文报道了在40℃和0.1MPa氧气的条件下,以系列带有不同吸电子基团的位阻型钴卟啉作催化剂,研究2,6-二叔丁基苯酚的催经氧化反应,根据实验数据及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该催化氧化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钴卟啉催化氧化2,6-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符合酶的催化反应机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取代基团的吸电子效应和位阻效 增加而降低,即:TPPCo(Ⅱ)〉TP-CIPPCo(Ⅱ)〉To-CIPPCo(Ⅱ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α、β、γ、δ-四苯基卟啉钴(CoTPP)存在下苄基氯、苯乙酮、二苯甲酮和萘等与CO_2的电羧化反应,与无催化剂体系相比,CoTPP可使这些有机化合物与CO_2电羧化反应的过电位降低约800~1000mV,对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用UV,IR和GC-MS确认了电羧化产物,并探讨了CoTPP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夏春谷  尉迟力 《分子催化》1998,12(6):405-411
采用快速事停流技术,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铁卟啉配合物Fe(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模拟酶体系中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Fe(Por.)Cl均生成了四价铁氧卟啉配合物,但Fe(TPP)Cl和Fe(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Fe(TFPP)Cl则基本未发生氧化分解,且在底物DPBD存在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考察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不同锰卟啉配合物MnⅢ(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MnⅢ(Por.)Cl均生成了高价锰氧卟啉配合物和双核μ-氧锰卟啉配合物;但MnⅢ(TPP)Cl和MnⅢ(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MnⅢ(TFPP)Cl不易氧化分解,且它的催化环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铁卟啉配合物FeⅢ(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模拟酶体系中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FeⅢ(Por.)Cl均生成了四价铁氧卟啉配合物,但FeⅢ(TPP)Cl和FeⅢ(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FeⅢ(TFPP)Cl则基本未发生氧化分解,且在底物DPBD存在下它的催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有机溶剂中四苯基钴卟啉(Co(Ⅱ)TPP)的光助还原O2反应,详细讨论了溶剂效应和有机碱的轴向配位效应对光还原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溶剂的极性越大或有机碱的轴向配位能力越强时,光还原O2反应的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0.
江淑萍  叶兴凯 《分子催化》1996,10(2):120-126
以MnTPPCl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氧原子供体PhIO,NaOCl和H2O2在环己烷加氧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动力学考察和UV-V1S,IR,ESR分析认为,PhIO和NaOCl可能分别与NtPPCl形成具有转移氧原子能力的单核或双核的高氧化态氧化锰卟啉配合物,而H2O2与MnTPPCl作用同形成非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碘化四-(4-三甲胺基苯基)卟啉钴和VB_(12)催化CO_2与卤代丁烷的电合成。该反应在-1.5V(vs.SCE)即可发生,VB_(12)催化产物为预期的戊酸丁酯,而CoTPP催化产物为CO_2直接还原的草酸二丁酯,并未发现CO_2与卤代丁烷的反应产物。初步探讨了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氧化剂PhIO、H_2O_2和空气对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PP·Mn(Ⅲ)]_2O)的氧化过程进行监测,揭示了[TPPMn(Ⅲ)]_2O在不同氧化剂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反应过程。研究了8种取代μ-氧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XPPMn(Ⅲ)]_2O,X=p-(i-Pr),p-CH_3,p-Cl,p-F,p-OCH_3,H,m-Cl,o-Cl}与H_2O_2反应中的取代基效应和溶剂效应。结果表明:上述反应为卟啉环上的吸电子基所促进;且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溶剂的亲核性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碘化四-(4-三甲胺基苯基)卟啉钴和VB12催化CO2与卤代丁烷的电合成,该反庆在-1.5V(us,SCE)即可发生,VB12催化产物为预期的戊酸丁酯,而CoTPP催化产物为CO2直接还原的草酸二丁酯,并未发现CO2与卤代烷的反应产物,初步探讨了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考察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不同锰卟啉配合物Mn^Ⅲ)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氧化剂PhIO、H2O2和空气对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PP.Mn(Ⅲ)2〕O的氧化过程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上述反应为卟啉环上的吸电子基所促进,且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溶剂的亲核性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meso四苯基卟啉(H2TPP)吸附在AgCl溶胶表面的吸收光谱。实验表明,当pH=2.0~6.0时,H2TPP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以卟啉二酸H4TPP2+存在;当pH=6.75~11.0时,H2TPP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二价银络合物Ag(Ⅱ)TPP,并且络合反应的速率随pH值的增大而加快。  相似文献   

17.
酸度对AgCl溶胶表面吸附H2TPP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洁  牟春博 《化学研究》1999,10(1):34-36
讨论了meso-四苯基卟啉(H2TPP)吸附在AgCl溶胶表面的吸收光谱。实验表明,当pH=2.0 ̄6.0时,H2TPP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以卟啉二酸H4TPP^2+存在;当pH=6.75 ̄11.0时,H2TPP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二阶银络合物Ag(Ⅱ)TPP,并且络合反应的速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快。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2个取代三联吡啶配体(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和4′-二茂铁基-2,2′:6′,2″-三联吡啶(L2)的Co(Ⅱ)配合物(Co(Ⅱ)(L1)2)(ClO4)2.4CH3CN(1)和(Co(Ⅱ)(L2)2)(ClO4)2H2O(2)的合成及配体L2的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在配合物2中,由于Co^2+的作用,二茂铁基的氧化电位较配体L2中的二茂铁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拟酶模型物-双[N,N'-1,2-亚乙基-2,2'-(苯基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醋缩亚胺)]合双锰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并对用Ph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催化性能及自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Schiff碱双锰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与金属卟啉TPPMnCl相似。  相似文献   

20.
次卟啉二甲酯钴络合物均相选择性催化氧化环己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次卟啉二甲酯钴[Co(DPDME)]为仿生催化剂,分子氧(空气)为氧给体,无其它辅助催化剂的条件下研究了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压力、催化剂用量和卟啉配体结构对醇酮的产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次卟啉二甲酯钴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其它的钴卟啉催化剂。以次卟啉合钴为催化剂,浓度为0.015 mmol/L,反应温度423 K,在空气压强为0.8 MPa的条件下反应5 h,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18.17%,选择性为87.43%。温度对次卟啉钴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温度高于443 K时,催化剂的稳定性降低,但是其转化数仍达到了66 646。对次卟啉二甲酯钴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反应路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