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与2-氯代-1-(2′,4′-二氯苯基)乙酮在热乙醇中反应生成一系列2-烷基/芳基-6-(4,4-二氯)苯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产物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 13C NMR及MS分析,化合物5g的X衍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产物的芳基是在咪唑并[2-2-b]-1,3,4-噻二唑的6-位而不在5-位.  相似文献   

2.
以芳甲酰肼和对硝基苯甲酰氯为主要原料, 合成出了10个酰氨基硫脲化合物5a~5j, 其中有6个(5d, 5f~5j)为新化合物. 在无需任何酸性催化剂条件下, 将制得的酰氨基硫脲在DMF中加热回流直接脱水关环合成出了9个2-芳基-5-(4-硝基苯甲酰氨基)-1,3,4-噻二唑化合物6a~6i, 其中7个(6b~6d, 6f~6i)为新化合物. 利用IR和1H NMR证明了化合物5存在两种异构体. 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2-[(1,3,4-噻二唑基-2-氨基)甲基]苯酚和CH2Cl2为原料,首次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1,3,4-噻二唑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产率为47%~62%.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产物结构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为起始原料,对其2-位的巯基、5-位的氨基及杂环上3-位N原子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24个新型的1,3,4-噻二唑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5.
含1,3,4-噻二唑α-氨基膦酸酯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代氨基脲为前体原料, 合成了两种2位为不同烷硫基的5-氨基-1,3,4噻二唑, 采用“一锅煮”的方法, 与不同的醛及亚磷酸酯合成了一系列含1,3,4-噻二唑的α-氨基磷酸酯, 所得产物均经IR, MS, 1H NMR, 31P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2,3,4,6-四-0-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I)分别和芳酰肼(Ⅱ),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Ⅲ),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Ⅳ),O,O-二烷基(硫代)磷酰肼(V,Ⅵ)反应,制得了目标物1a~1c,2d~2e,3f~3i,4j~4k和51等12种新化合物,IR,1H NMR和MS分析结果证明产物为β构型.  相似文献   

7.
韩锋  万嵘  王瑶  王朋  王锦堂 《有机化学》2010,30(1):132-136
以2-氨基-5-取代苯基-1,3,4噻二唑和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1,3,4-噻二唑环的芳酰基脲类衍生物。通过1H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3d (3,5-(CH3)2)和3g (4-C4H9)对蚕豆蚜的杀虫死亡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2-氨基-5-苯并呋喃基-1,3,4-噻二唑和N-取代三氯乙酰苯胺为原料,在固体氢氧化钠作用下,"一锅法"高产率合成了10种N-(5-苯并呋喃基-1,3,4-噻二唑-2-基)-N'-芳基脲,并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2-氨基-5-(1-对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与芳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9种新的N-5-[(1-对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2-基]- N'-芳氧乙酰基硫脲,其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0.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2-氨基-5-苯并呋喃基-1,3,4-噻二唑和N-取代三氯乙酰苯胺为原料,在固体氢氧化钠作用下,"一锅法"高产率合成了10种N-(5-苯并呋喃基-1,3,4-噻二唑-2-基)-N'-芳基脲,并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N-1,3,4-噻二唑-2-基取代Schiff碱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2-氨基-5-烃基-1,3,4-噻二唑与水杨醛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1,3,4-噻二唑-2-基取代Schiff碱类化合物2,利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2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λem为554~573 nm。  相似文献   

12.
苯并噁唑啉酮和1,3,4-噻二唑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制备含有苯并噁唑啉酮结构的1,3,4-噻二唑衍生物非常有意义。本文以邻氨基苯酚和尿素为初始原料,经多步合成反应,制备了10个新的2-(芳甲酰氨基)-5-(2-苯并噁唑啉酮-3-甲基)-1,3,4-噻二唑化合物(7a~7j),并利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邢程远  黄华  杨鹏辉  姜林 《化学通报》2017,80(9):868-872
以3-吡啶乙酸盐酸盐与氨基硫脲为原料经环化反应制备中间体2-氨基-5-(3-吡啶亚甲基)-1,3,4-噻二唑,后者与取代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吡啶环的N-(1,3,4-噻二唑-2-基)取代苯甲酰胺(3a~3k),其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灰霉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2-氨基-5-硫代-1,3,4-噻二唑啉和1-O-乙酰-2,3,5-三-O-苯甲酰核呋喃糖通过熔融缩合和Vorbruggen缩合, 所得两个产物经^1H, ^1^3C NMR, 质谱以及X射线结晶学分析, 鉴定为位置异构体2-亚氨基-5-硫代-1,2,4-噻二唑啉-3-β-D-核呋喃糖苷和2-氨基-5-硫代-1,3,4-噻二唑啉-4-β-D-核呋喃糖苷。  相似文献   

15.
以2-巯基-5-(2-羟基苯基)-1,3,4-噻二唑为原料,经硫醚化、肼解、腙化反应合成了9个5-(2-羟基苯基)-1,3,4-噻二唑-2-硫基乙酰腙化合物,其结构由1H NMR,13C NMR,IR,MS表征和元素分析,并初步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大多数具有优良的抑菌活性,芳香醛-5-(2-羟基苯基)-1,3,4-噻二唑-2-硫基乙酰腙(4a~4h)比2-丁烯醛-5-(2-羟基苯基)-1,3,4-噻二唑-2-硫基乙酰腙(4i)有更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在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条件下, 通过2-氨基-5-(1-苯基-3-甲基-5-氯吡唑-4-基)-1,3,4-噻二唑(1)与(未)取代苯甲酰氯(2a~2j)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2-(未)取代苯甲酰胺基-5-(1-苯基-3-甲基-5-氯吡唑-4-基)-1,3,4-噻二唑衍生物(3a~3j). 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7.
以硫醇、硫脲、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等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含1,3,4-噻二唑的二硫醚衍生物,并利用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CCK-8法测试了目标产物对人体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CF-7和肺癌细胞A549等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肿瘤细胞,大多数试验化合物显示了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且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尤其是正丙基(2-氨基-1,3,4-噻二唑-5-基)二硫醚(3b)和正丁基(2-氨基-1,3,4-噻二唑-5-基)二硫醚(3d),对SMMC-7721细胞显示了高效的增殖抑制效果,IC50值分别为1.68和1.93μmol/L.4-氯苄基(2-氨基-1,3,4-噻二唑-5-基)二硫醚(3i)对MCF-7细胞表现了显著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为1.78μmol/L),且对A549细胞展现了最好的抑制效果(IC50值为4.04μmol/L).  相似文献   

18.
以2-氨基-5-烃基-1,3,4-噻二唑和水杨醛为原料,分别用"分步法"和"一锅法"经还原中间产物Schiff碱的CN双键合成了一系列2-((1,3,4-噻二唑基)胺甲基)苯酚类新化合物,"一锅法"的产率较高,为56%~80%。产物的结构用IR、1H NMR、13C NMR和MS进行了表征。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证明化合物对赤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当浓度为25 mg/L时,化合物3i的抑制率为76%,化合物3f、3h、3k和3l的为70%。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使β-环糊精(简称β-CD)被烯丙基修饰合成了七-(2,3,6-O-烯丙基)-β-环糊精[Heptakis-(2,3,6-O-allyl)-β-CD].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修饰剂--烯丙基溴用量等因素对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影响,得出合成七-(2,3,6-O-烯丙基)-β-环糊精的最佳实验条件:n(β-环糊精)∶n(烯丙基溴)=1∶86.92,n(催化剂)∶n(烯丙基溴)=1∶1.052.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和确认.  相似文献   

20.
通过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异硫氰酸酯(3)和2,3,4-三-O-乙酰基-α-L-吡喃型鼠李糖异硫氰酸酯(4)与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5)在乙醇中回流,缩合得到了14个新的3-烷基/芳基-6-(1'-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基或2',3',4'-三-O-乙酰基-α-L-吡喃型鼠李糖基)-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6a-6i,7a-7e),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