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179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紫尿酸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酸(VA)是一种金属指示剂,已用于Cu~(2 )的滴定分析.在碱性条件下,VA与Fe(Ⅱ)发生灵敏的配合反应形成一种稳定的蓝色配阴离子,该配阴离子在620nm和350nm处各有一个正吸收峰,其ε_(620)=1.93×10~4,ε_(350)=2.64×10~4,且配阴离子在620nm和350nm的吸光度及其两者之和(A_(620 350)均与Fe(Ⅱ)在0~50.0μg/29.0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本文建立了以VA为显色剂,采用三种测量方式即分别在620nm(方式Ⅰ)、350nm(方式Ⅱ)或在两波长下(方式Ⅲ)测定微量铁的光度法.方法用于自来水中铁的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75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3.
尿酸三烯丙酯(TAC)与丙烯酸甲酯(MA)在致孔剂如环己烷、正丁醚或甲苯-汽油(200~#)存在下,用悬浮聚合得到一系列大孔共聚物。对这些共聚物孔结构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平均孔径达10000—80000(?),同时研完了致孔剂的分子结构和用量对共聚物孔结构的影响,并初步讨论特大孔共聚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5.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 研究了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 该电极对尿酸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 并对抗坏血酸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pH 5.6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在该电极上测定了尿酸,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5~2.0×10-4 mol/L和4.0×10-7~1.0×10-5 mol/L, 检出限分别为6.0×10-6 mol/L和1.0×10-7 mol/L. 已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家族(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的等位基因蛋白B(GSTP1*B)与抑制剂利尿酸(EA)以及EA的谷胱甘肽(GSH)共轭物EAG(I),EAG(O)的具体结合方式.抑制剂及其谷胱甘肽共轭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及分子动力学轨迹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STP1*B与EA的谷胱甘肽共轭物的结合能力优于其与EA的结合能力,Phe8,Arg13,Trp38和Tyr108是作用过程中的关键残基,对稳定抑制剂及其谷胱甘肽共轭物在GSTP1*B的G和H位点的构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构象的统计分析发现,残基Phe8和Tyr108与GSTP1*B酶对抑制剂的选择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该标准物质的需求,进行了第二次尿酸血清标准物质的复制。针对复制的尿酸血清标准物质,基于单四极杆质谱的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LC-IDMS),用乙腈沉淀法去除蛋白质,BEH C18色谱柱和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同位素稀释的单点校准法进行定值、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以及不确定度评定等研究。此定值方法经过CCQM-K109(血清中尿酸分析)国际关键比对进行验证。复制的2种不同浓度水平尿酸(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分别为(73.5±1.3)μg/g,(47.5±1.1)μg/g,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剑  张博  李金娟  鲍新  刘春叶 《分析试验室》2021,40(12):1437-1440
建立了以纸芯片为分析平台的尿酸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尿酸的还原性,以FeCl3为氧化剂组成氧化还原体系,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对反应产物Fe2+进行显色,根据显色强度对尿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当FeCl3与尿酸比例为1.6∶1,反应10 min,显色剂pH 7.4时显色最佳.显色强度(RGB值)与尿酸浓度在1.19~5.9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 的检测限为0.342 mol/L,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2%和0.47%.15种共存物质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均无干扰.测得牛血清中尿酸含量为0.238 mmol/L,平均回收率为96.4%.该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尿酸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有活性铜的碳点,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电沉积法将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 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考察, 并对其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尿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可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等物质的干扰.在最佳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尿酸的浓度在1.00~30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30 μmol/L(S/N=3).此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甘氨酸-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ly-CTS/GCE),研究了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5.5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AA、UA在Gly-CTS/GCE上均产生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峰,其峰电流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AA和UA混合溶液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2.9%,表明该电极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AA、UA在Gly-CTS/GCE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位相差340mV,据此可实现对二者的同时检测,并可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