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75篇
物理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量子力学中两个角动量耦合的通用方法,并从角动量守恒的观点分析了原子光谱项的推导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力学方法、AM1半经验方法以及从头算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研究了3-芳胺甲烯基-5,6-二氢-二氢吡喃-2,4-二酮类化合物在催化氢化反应中影响反应选择性的因素,结果表明,R基团对自由基中间物稳定性的影响决定了反应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CoMFA研究磺酰脲类化合物的三维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MFA)方法研究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结构与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D QSAR) ,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分子结构进行修饰改造 ,以获得较高活性的化合物 .并在三维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得到了此类除草剂作用靶标ALS酶的模拟作用模型 ,为进一步合成出全新结构的ALS酶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  相似文献   
4.
借助电子转移催化反应的方法,用电子给予体1,4-二锂四苯基丁二烯将惰性的三溴氟甲烷活化,并与之发生反应,产物1,4-二氟四苯基苯的结构经MS、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并以分子力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构象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用ICON8(EHMO)分子轨道方法,讨论了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离子「M3(CO)9CCO」^2-(M=Fe,Ru,Os」的结构异性及配体在金属原子基平面上的取向,并表明了二级化学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7.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单嘧磺隆在水、正辛醇和正辛烷3种不同溶剂中的构象行为、单嘧磺隆与3种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及氢键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在3种不同的溶剂中, 单嘧磺隆的优势构象不同; 其构象转换过程, 特别是转换成活性构象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水溶液中; 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构象行为的决定因素; 单嘧磺隆的脲桥部分可以和含氢键接受体的溶剂形成氢键, 分子间与分子内氢键的竞争可能是从晶体构象转换成活性构象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磺酞豚分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低毒超高效除草剂,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研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于了解分子的构效关系十分重要.最近,我们测定的一系列分子的晶体结构[‘-’1表明,分子1、2、3晶体结构的空间群分别为PZ;儿、Pz、Pz,说明晶体中分别有对称元素(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分子以对映体的形式存在于晶体中.由于磺酸豚分子本身不存在手性原子,由此推断磺酷服分子在晶体中存在的对映异构体是由内旋转阻碍产生的,因而应是构象异构体.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应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阻碍内旋转的能垒,从而找出分子内旋转时的最低…  相似文献   
9.
新磺酰脲类除草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正名  赖城明 《有机化学》2001,21(11):810-815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对环境友好和超高效的特点。本文采用X-衍射谱对其绝对构型进行分析,首次发现分子内氢键的存在。采用各种理论和软件计算,活性结构应符合三点要求:(a)分子内氢键使杂环和脲之间形成一个共轭体系;(b)羰基氧、磺酰氧和杂环氮形成分子中三个负电中心;(c)在磺酰胺与苯邻位取代基之间形成一个空穴。根据以上结论,构建了一个卡口模型,较合理地解释了磺酰脲类草活性的构效关系。建立了一个虚拟靶酶ALS的模拟作用模型,供进一步分子设计ALS抑制剂,包括一些非磺酰脲类先导化合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应用MMX分子力学方法讨论了一系列吡啶偶氮试剂的构象特征;用MINDO/3方法计算了各分子的基态性质;应用广义微扰理论研究了试剂分子与金属离子的螯合机制,指出此二者相互作用可为电荷或轨道控制反应,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配位位置。还讨论了轨道电负性、微扰作用及形成多元络合物的意义。从分子静电势图进一步印证了所述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