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角x射线散射结晶聚合物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辉  董宝中  郭梅芳  王良诗  乔金梁 《物理学报》2002,51(12):2887-2891
利用结晶聚合物的“三相结构”模型计算了结晶聚合物的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结论是三相模型的片层厚度和不变量与两相结构的意义不同.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一批样品的结构参量,发现用Ruland方法得到的结晶过渡层的厚度与用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的结果是一致的.用Bragg定律求出的结晶聚合物的长周期与相关函数法长周期相差很多.这是因为两种分析结晶过渡层厚度的方法都是以样品电子密度的不均匀区为基础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是Bragg法的长周期与相关函数法的长周期代表的范围不同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结晶聚合物 三相结构 相关函数  相似文献   
2.
13C核磁共振波谱法对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V光聚合法合成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型高吸水性树脂(SA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方法,其中丙烯酸羟乙脂(HEA)是一种重要的交联剂。它通过共聚和酯化两种反应使聚合体系发生交联。通过~(13)C核磁共振波谱法(~(13)C-NMR)对交联体系进行分析,HEA在体系中的酯化交联率为22.3%,是使反应体系发生交联作用的主要原因。以HEA为交联剂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Q可达996mL·g~(-1)。  相似文献   
3.
结晶分级技术在支化聚乙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几种结晶分级技术及其在支化聚乙烯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方面的应用。利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TREF),可根据结晶特性的不同将高分子分离成多个分布较窄的级份,通过分别表征各级份的链结构,从而可获得高分子链结构方面较为准确的信息。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发展起来的两类热分级技术,主要包括逐步结晶热分级(SC)和连续自成核退火分级(SSA)技术,虽然不能从物理上对高分子进行分级,但通过选择适当的操作参数,也能得到一系列与升温淋洗分级实验类似的链结构信息,并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用量少、耗时短等优点。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对各种分级技术的原理、实验操作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展望了结晶分级技术发展的某些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4.
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制备异形聚合物粒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PBA)的异形粒子,通过在连续相中引入聚合物隔层,大大提高了浓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稳定性,探讨了隔层种类对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浓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和交联剂用量对PBA粒子异形程度的影响,并结果表明,浓乳液双相聚合过程中,分散相体积分数越高,交联剂用量越高,PBA粒子的异形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凝胶和溶胶分析与分子量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体系下,OH对PDMS乳液γ辐射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OH不仅可引发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间交联,也能促进其降解. 对于纯PDMS乳液,在所研究的剂量范围内,OH对其辐射交联行为影响较小. 但若体系中加入H2O2、KIO4 和 N2O这些提高OH生成产额的添加剂时,OH对PDMS的促降解作用会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表现更明显,导致凝胶含量与纯乳液辐照情况相比下降较多. 即使加入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在过量的OH存在下,当吸收剂量大于40 kGy以上时,TMPTMA不仅没有提高交联度,反而会与OH协同,使PDMS的凝胶含量下降更显著,同时产生更多的小分子聚合物,并使PDMS的平均分子量分布变窄. 这可能是由于交联剂首先与OH作用,形成的产物会加快PDMS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In this work, controlling of the particle size of PVC in PS/PVC blends was studied. Itis shown that viscosity ratio and particle size can be changed by adding a third composition,such as plasticiz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ird composition in two phases plays a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viscosity ratio and particle size. When DOP was used asthe plasticizer of PVC in PS/PVC blends, the particle size of PVC could not be reduceddue to the transference of DOP into PS phase. When polycaprolactone (PCL) was usedas the plasticizer of PVC in the same blends, the particle size of PVC could be descreasedobviously because PCL does not migrate to PS phase.  相似文献   
7.
橡胶增韧塑料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橡胶增韧塑料机理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着重探讨了橡增韧机理中有关脆韧转变的定量研究,同时也讨论了分散相的形态参数、界面相容性和韧性测试条件以及分散相与基体的性能等因素对橡胶增韧塑料性能及增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橡胶增韧塑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