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6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对交叉共轭体系的制备、性能以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在交叉共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在自组装、有机电致发光和离子检测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还对本课题组在交叉型p-n双嵌段寡聚物方面的研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O)为引发剂,将马来酸铕(MAEu)熔融接枝到聚丙烯上,合成不同接枝率的PP-g-MAEu离聚物,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在离聚物的1540~1643 cm-1之间的宽峰说明MAEu与PP发生了接枝反应;利用WAXD, POM和DSC考察了PP及其接枝物的结晶行为, PP-g-MAEu能促进β-型结晶的形成,接枝物的起始结晶温度移向高温,结晶速率加快,接枝物形成的球晶尺寸变小,而且球晶不规整;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PP-g-MAEu离聚物是一种单色性好、亮度高的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芴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于无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很多的优势.芴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具有刚性平面联苯结构的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具有宽的能隙、高的发光效率等特点,备受各方面的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从材料合成的角度介绍了国内外在研究该类材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Avrami方程和Lauritzen-Hoffman结晶动力学理论研究了一种镧配合物LaC对等规聚丙烯(iPP) 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表明, LaC的加入并未改变iPP的结晶形态, 但LaC的存在能提高体系的结晶度并显著加速iPP的结晶过程. 在130 ℃进行等温结晶时, 含0.5%LaC(质量分数)的iPP与纯iPP相比, Avrami指数n值无显著差异, 但前者总的结晶速率常数k值比后者提高约4倍,而半结晶时间t1/2值减少到后者的62%, Avrami方程分析结果表明LaC的存在主要起到增加晶核的作用. 利用Lauritzen-Hoffman结晶动力学理论, 通过对iPP在121 ℃、124 ℃、127 ℃和130 ℃下等温结晶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加入0.5%的LaC后, 体系的成核常数kg从纯PP的3.3×105 K2增加到PP/LaC的3.8×105 K2, 而结晶生长时大分子在垂直于分子链方向折叠的界面自由能σe从纯PP的0.223 J·m-2降低到PP/LaC的0.154 J·m-2, 表明LaC在iPP结晶过程中不仅起到增加晶核的作用, 同时使大分子链更易排入晶格, 即起到促进结晶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晶分级技术在支化聚乙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几种结晶分级技术及其在支化聚乙烯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方面的应用。利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TREF),可根据结晶特性的不同将高分子分离成多个分布较窄的级份,通过分别表征各级份的链结构,从而可获得高分子链结构方面较为准确的信息。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发展起来的两类热分级技术,主要包括逐步结晶热分级(SC)和连续自成核退火分级(SSA)技术,虽然不能从物理上对高分子进行分级,但通过选择适当的操作参数,也能得到一系列与升温淋洗分级实验类似的链结构信息,并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用量少、耗时短等优点。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对各种分级技术的原理、实验操作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展望了结晶分级技术发展的某些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交叉共轭体系的制备、性能以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在交叉共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在自组装、有机电致发光和离子检测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还对本课题组在交叉型p-n双嵌段寡聚物方面的研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姚和平  戴郁菁  冯嘉春  彭波  韦玮  黄维 《化学进展》2006,18(9):1143-1149
在单晶硅表面嫁接有机分子是近年来硅表面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用“湿化学(wet chemistry)”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嫁接有机分子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在硅表面接枝有机分子后的一些研究结果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SC-CO2中不同聚合物对樟脑的吸附,发现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非晶型和高分子的吸附效果优于聚乙烯等结晶型高分子。继而以聚氨酯为对象,分别讨论了实验温度、压力、吸附时间和不同共溶剂分子对其吸附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越高,吸附时间越长,则聚氨酯对樟脑的吸附量越大。当吸附时间相同,吸附量随压力增先增后减,在临界压附近会出现一级大值,在共溶剂的使用中,醇类分子比酮类和胺类分子能更大地提高聚氨酯的对樟脑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氨酯吸附小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二项指数方程对CO2 和其它小分子在聚氨酯中的解吸过程进行数学模拟 ,结果表明模拟曲线和实验数据达到很好的吻合。从模拟方程出发 ,可分别求得CO2 和其它小分子的扩散系数。同时研究了吸附温度和吸附压力对小分子在聚氨酯中解吸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龚涛  冯嘉春  韦玮  黄维 《化学进展》2006,18(6):698-706
本文在综述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各种性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作为荧光光控开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光致变色电开关、光致变色磁开关、光致变色液晶开关和多功能光致变色开关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的形态对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未来光存储材料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