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16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乘子语言来刻画全纯函数的Taylor系数的方法,将Duren和Shields所得Hp到lq(0<p<1,p≤q≤∞)乘子的充分必要条件推广到Cn中有界对称上Hp空间,在q》2时,所得到结论不能再改进,而对q<2则是另一种乘子刻画,文中还用函数平均值的增长性来刻画Hp到Hq(0<p<q<∞)的乘子.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钙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并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型抗血脂紊乱药物阿托伐他汀钙(AC)与β-环糊精(-βCD)的相互作用.探讨了-βCD对AC的峰电流及AC对-βCD吸附峰电流的影响,测得在0.06mol/LKH2PO4-Na2HPO4(pH=7.17)缓冲溶液中,AC与-βCD包结比为1:1,用电流法测得包结物的形成常数为9.09×104L/mol.根据碱性介质条件下β-CD分子与AC形成包结物而使β-CD吸附峰电流减小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利用β-CD间接测定AC的伏安方法.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道在短链脂肪醇/水溶剂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体系由沉淀转化为囊泡,并出现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的新现象,以期探索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白藜芦醇在pH=2~13的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抗氧化能力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在2.011的溶液中, 白藜芦醇产生的P4和P5波分别是其二价和三价阴离子的还原波.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微分脉冲极谱图上IP3在8.0×10-8~2.0×10-6 mol/L范围内与白藜芦醇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4×10-8 mol/L. 将该法用于中药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水溶液中的囊泡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烷基羧酸钠-溴化烷基三甲铵混合水溶液的浓度在cmc以上时, 能自发或超声分散形成一类新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囊泡(单层膜),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突出囊泡形成能力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组合变化所显现的多样特性, 皆预示出混合功能有序组合体研究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滴定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倒数交流示波极谱具有抑制充电电流、突出电解电流的优点,利用(dE/dt)~(-1)-E曲线上去极剂峰的突然消失或出现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称作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滴定法.由运算放大器组装的模拟电子线路可以对(dE/dt)~(-1)-E曲线进行反馈、反对数及微分处理,从而获得各种类型的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曲线(图1),以进一步提高滴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包括尺寸为纳米量级的超细微粒?线?薄膜?量子阱和超晶格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1,2] ?其中 , 半导体纳米微粒和由其构成的纳米固体结构开辟了材料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硫化镉 (CdS) 作为一种重要的Ⅱ - Ⅵ族无机半导体材料 , 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 , 在光电化学电池和多相光催化反应中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 , 已有大量关于合成 CdS 纳米结构的文献报导 [3~12] , 所采用的方法如反胶束法?单分子膜法?自组装法以及电化学沉积法等 , 其中非水电解与模板技术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并且被广泛的采用?自从 Baranski 等在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具有简单结构的bola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十酸二钠(C_(20)Na_2)与 阳离子型普通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三乙铵(C_(12)Et_3)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 ,发现混合体系的cmc和γ_(cmc)比C_(12)Et_3单一体系未有显著降低。以负染色 ,FF-TEM,动态光散射(DLS)及粘度方法研究了混合体系的聚集行为,发现混合 体系中同时形成球形囊泡和管状聚集体,提出了产生这种聚集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于浩  郑建斌 《中国化学》2007,25(4):503-509
A copper hexacyanoferrate modified ceramic carbon electrode (CuHCF/CCE) had been prepared by two-step sol-gel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lectrode showed a pair of well-defined surface waves in the potential range of 0.40 to 1.0 V with the formal potential of 0.682 V (vs. SCE) in 0.050 mol·dm^-3 HOAc-NaOAc buffer containing 0.30 mol·dm^-3 KCl. The charge transfer coefficient (a) and charge transfer rate constant (ks) for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ere calculated.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to hydrazi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chronoamperometry was exploited to conveniently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of hydrazine in solution and the catalytic rate constant (kcat). Finally, hydrazine was determined with amperometry using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lectrode. The calibration plot for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was linear in 3.0 × 10^-6--7.5 × 10^-4 mol·dm^-3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8.0 × 10^-7 molodm^-3.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had some advantages over the modified film electrodes construct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such as renewable surface, good long-term stability,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hort response time to hydrazine.  相似文献   
10.
雷声  张晶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1):1657-1661
采用表面张力测定法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性室温离子液体[BMim]BF4/水混合溶剂中的表面性质及聚集行为, 发现极少量[BMim]BF4的介入就可以显著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 提高体系的表面活性; 且[BMim]BF4在混合溶剂中所占的摩尔分数(x1)在一定范围内(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