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9篇
  免费   1647篇
  国内免费   2593篇
化学   5502篇
晶体学   258篇
力学   450篇
综合类   308篇
数学   950篇
物理学   355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1年   3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he mechanisms of CO2 coupling with the propargylic alcohol using alkali carbonates M2CO3 (M = Li, Na, K, 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The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target product tetronic acid (TA) is yielded through two stages: (a) the formation of the α-alkylidene cyclic carbonate (αACC) intermediate via Cs2CO3-mediated carboxylative cyclization of the propargylic alcohol with CO2, and (b) the conversion of the αACC intermediate with Cs2CO3 to produce the cesium salt of the TA. Since the overall kinetic barriers for the two stages are comparable and affordable, the excellent chemoselectivity to the TA should be primarily originated from the high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cesium salt of the TA. Moreover, relative to the TA, the possibility to yield the by-product acyclic carbonate can be excluded due to the both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 inferiority. This resul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rganic base-mediated reaction. Alternatively, our calculations predict that CsHCO3 together generated with the cesium salt of the TA might also be an available mediating reagent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CO2 with the propargylic alcohol. Compared to other alkali carbonates M2CO3 (M = Li, Na, K), the stronger basicity of Cs2CO3 and the lower ionic potential of cesium ion can raise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αACC intermediate, and thus the conversion of the αACC intermediate into the cesium salt of the TA can be achieved with high yield.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实时监测直径0.2~1.0 mm激光核聚变靶球涂敷状态的光学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环形LED照明系统以适合特殊的照明要求,用Petzval型物镜使500 mm处的微球清晰成像于CCD像面上,CCD输出的图像电信号经图像采集卡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该数字信号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实现了系统对靶球膜层涂敷作业的自动监控,大大提高了涂敷效率。所设计的系统轴上点最大弥散斑直径为12.6 mm,轴外最大弥散斑直径为15.8 mm,整个视场的像质比较均匀,分辨率较高,对于波长522 nm的光线,场曲和畸变分别小于15 mm和0.012%,像质优良。  相似文献   
4.
具Hardy-Sobolev临界指数的奇异椭圆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变分方法研究了下面问题-Δpu=μupx(s)s-2u f(x,u),x∈Ω,u=0,x∈Ω,多重解的存在性,其中Ω是一个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最近研制成功的LMA型低频力学谱测试系统对NiTi合金马氏体相进行了在很大频率范围内(0.003~1Hz)的低频等温力学谱和温度谱的测量.我们研究的形状记忆合金NiTi(Ni50.2at%)试样长34mm,直径1mm细丝.经一定热处理,分别在333K.343K和353K做了内耗随频率的变化的测量。实验表明:频率越小,内耗越大,也就是内耗随频率减少而增大。同时我们采用阶梯升温的方法在八个温度下每个温度测量三种频率(1Hz,0.1Hz,0.01Hz)的内耗,结果清楚地表明:不同频率下,内耗峰都出现在372K(99℃)。而且频率越低,峰高越高。这是具有相变峰的特点:相变峰的峰温不随测量频率不同而变化,相变峰高度随频率减少而增大。我们还测量了在1Hz与0.5Hz频率下内耗随温度的变化。本文用马氏体相的位错理论初步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93W合金有关力学参量的综合选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93W合金材料进行了超声测量实验,并结合原有的超声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可以直接用冲击波速度关系式的三个系数c0 、λ和λ′来对钨合金的有关力学参量,如G0、K0、G0′、K0′等进行综合选评的方法。得到了一组对93W合金较为合理的力学参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7.
开设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介绍了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设的4门实验选修课的特点、要求以及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Gevrey微局部正则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化  申伊塃 《数学杂志》2002,22(2):121-130
本文中,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了Gevrey类中的仿微分运算,然后考察了相关的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象征的一些性质。作为应用,我们得到解在椭圆点附近的Gevrey微局部正则性。  相似文献   
9.
XY(H,Li,Na)分子基态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群论及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了XY(H,Li,Na)分子基态的电子态及相应的离解极限.并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QCISD)优化计算了XY(H,Li,Na)分子基态的平衡结构、振动频率和离解能.使用QCISD/6-311++G(3df,3pd)方法,对XY(H,Li,Na)分子基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的势能函数和与该基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Be,αe,ωe和ωexe),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10.
提高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系列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指出了气体总流量和背反射电极的类型对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电池的I-V测试结果表明:随反应气体总流量的增加,对应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果使得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以提高.另外,ZnO/Ag/Al背反射电极能明显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进而也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对气体总流量和背反射电极类型影响电池效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气体流量 ZnO/Ag/Al背反射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