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物理学   18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预平衡裂变     
实验证明,重离子熔合裂变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有关,说明对于某些反应体系,熔合形成的复合体系,裂变时未忘记其形成的历史.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预平衡裂变模型,解释了重离子垒下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异常.  相似文献   
2.
利用直径为60厘米的球形液体闪烁探测器测量了Pu240自发裂变放出瞬时中子数目v的几率分布Pv,其结果可用一宽度为σ=1.08的高斯分布表示。我们将测量结果与B.C.Diven,A.Hicks和J.W.Boldeman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结果与J.Terrell半经验理论计算的高斯分布很好符合。根据文献[5]中给出Pu240自发裂变瞬时中子平均数v=2.154±0.028,得到球形液体闪烁探测器记录Pu240自发裂变中子的效率为0.759±0.011。  相似文献   
3.
在入射能量为55—75MeV的范围内,借助于位置灵敏的△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16O+natS反应的全熔合激发函数并做了讨论分析,提取了模型参数.激发函数存在着粗结构,其峰位分别为EcM=38、43、48MeV.  相似文献   
4.
在50—90MeV的能量范围内,以1.0MeV为能量步长,测量了16O+28Si的全熔合激发函数.用熔合模型分析了激发涵灵敏,提取了模型参数在质心系能量小于46MeV时,激发函数存在粗结构,其峰位分别在34.5、38.5和43MeV.能量在46MeV以上时,结构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位置灵敏的Δ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入射能量为50—90MeV范围内的~(16)O+~(12)C反应全熔合截面,发现全熔合激发函数是不平滑的,存在着一些结构,其峰位约在26.0,31.0和36.4MeV。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使用Monte-Carlo模拟计算了垒下16O+232Th系统转移裂变和复合核裂变碎片角分布及角关联.转移过程、熔合过程和裂变过程分别用半经典模型、耦合道模型及鞍点过渡态统计模型进行模拟.考虑了各物理量分布产生的运动学效应及裂前中子发射和裂后碎片粒子蒸发对碎片角分布及角关联的影响.模拟结果和实验测量的分布相一致.使用折叠角技术借助Monte-Carlo模拟区分转移裂变和复合核裂变是可能的.考虑了转移裂变和裂前中子发射的影响,复合核裂变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异常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立了微电子器件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辐照试验装置. 利用Q3D磁谱仪的高分辨特性和散焦特性, 获得了强度均匀分布、注量率可调的单能重离子束流, 开展了大量星用器件抗单粒子效应性能评估试验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单粒子效应机制, 采用针孔准直技术, 建立了重离子微束单粒子效应辐射装置, 获得了最小束点尺度为2.3μm×3.5μm的重离子微束.  相似文献   
8.
钱兴  许谨诚 《计算物理》1994,11(3):321-327
在简单的物理模型下建立了描述垒下重离子诱发裂变过程的MonteCarlo模拟程序,用于计算转移裂变和复合核裂变碎片的质量,核电荷数,能量及角度分布和角关联。模拟中考虑了在不同反应道中碎片物理量的坐标系变换,各物理量分在产生的运动关联。模拟中考虑了在同反应道顺的理量的坐标系变换。各物理量分布产生的运动关联。模拟中考虑了发射和裂后碎粒子蒸发对碎片角分布及角关联的影响。模型结果可直接和实验测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测量了16O+232Th、238U和19F+232Th近垒和垒下熔合裂变截面以及碎片角分布.包含靶核静态形变的耦合道理论解释了垒下熔合截面增强,预言了复合核系统自旋分布展宽.而实验上观察到的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明显与裂变统计理论的预言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两块大面积位置灵敏双栅雪崩计数器,测量了84.0MeV16O轰击238U核的裂变碎片角关联及角分布.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区分了熔合裂变反应中的复合核裂变和转移裂变的两种成份.在总裂变截面中,转移裂变的贡献约为10%.由于转移裂变碎片角分布的各向异性较小,扣除转移裂变贡献后,纯复合核裂变碎片各向异性提高5%左右.裂变碎片异性异常不可能仅仅来源于转移裂变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