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17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证明了如果1相似文献   
2.
制备了含有某些助剂的、活性较好的镍基催化剂。在高的CO 浓度(H_2/CO比从1至0)和水蒸气存在条件下,研究了变换-甲烷化反应的积炭量变化规律。对同一组分的催化剂,当催化剂较疏松时,积炭量较大,随着催化剂堆比重增大积炭量减小。积炭量随时间和空速的增加而增加。但随温度的增加在350℃附近有一极大值。500C°以上时积炭量显著减小,此时甲烷化活性较低,但变换功能仍相当强。随着H_2/CO 比或H_2O/CO 比的增加,积炭量均减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ZSM-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规律。叙述了由于原料组成及合成条件不同,致使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具有不同形状(ZSM-5A型及ZSM-5B型)。提出了以H_2O/SiO_2、RNH_3 /Na~ RNH_3 及OH/SiO_2分别表徵凝胶体系中硅酸盐阴离子的浓度、阳离子效应及体系中硅酸盐阴离子的硷度以及它们与图谱形状的关联。并测定了具有两种图谱形状的沸石的物化性质及用于甲醇转化为烃类的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分别涂敷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与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氰基甲酸酯)(ADMPC)于自制的球形氨丙基硅胶上,制备了两种多糖类手性崮定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正相条件下,用两种固定相直接拆分了阿托品(atmpine)外消旋体、在正己烷中加入了不同的醇类改性剂对阿托品进行拆分,并优化了流动相中醇类改性剂的比例:结果发现,阿托品在CDMPC固定相上可以得到基线拆分,而在ADMPC固定相上只能得到部分拆分。  相似文献   
5.
对实验室合成的ZSM型沸石催化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其用于甲醇转换为烃类反应的性能,并对1043催化剂做了条件试验。试验指出,该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较好的稳定性。这种催化剂在常压下,经14次再生,每周期每克催化剂的甲醇处理量和液态烃的收率基本上都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不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定曲率螺旋盘管换热器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雷诺数在4 000~14 000的范围内,定曲率螺旋盘管换热器盘管直径和螺旋直径两个几何参数对阻力和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换热器盘管直径,对换热器流动阻力性能影响不大,换热量随着换热器盘管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螺旋直径为70 mm时流动阻力增量最大,换热量随着螺旋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Hybrid liquid/solid electrolytes(HLSEs) consisting of conventional organic liquid electrolyte(LE), polyacrylonitrile(PAN), and ceramic lithium ion conductor Li_(1.5)Al_(0.5)Ge_(1.5)(PO_4)_3(LAGP) are proposed and investigated. The HLSE has a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of over 2.25 × 10~(-3) S/cm at 25?C, and an extended electrochemical window of up to 4.8 V versus Li/Li+. The Li|HLSE|Li symmetric cells and Li|HLSE|Li FePO_4 cells exhibit small interfacial area specific resistances(ASRs) comparable to that of LE while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ceramic LAGP electrolyt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room temperature. Bis(trifluoromethane sulfonimide) salt in HLS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Side reac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y lowe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Li salt. It is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pursuing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ies with higher safety.  相似文献   
8.
在石英管流化床反应器中对胜利褐煤进行快速热解实验,考察了773~1 173 K下酸洗脱矿对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N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通过比较原煤和酸洗后煤中N的不同逸出规律可以得出,影响酸洗前后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N迁移转化规律的主要是碱金属Na及碱土金属Ca;热解过程中,煤中的Na和Ca促使煤中的N向NH3转化并有效抑制了HCN的生成,金属离子的存在对催化焦油N转化为NH3的作用较为明显;原煤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赋存使半焦裂解反应加剧,降低了固体半焦的产率,半焦N的产率也随之减少;与原煤相比,酸洗煤热解半焦中的吡啶型N(N-6)含量较多,而吡咯型N(N-5)和季N(N-Q)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应对化石能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等问题,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深度开发并进一步替代传统能源或石化原料被广泛认可.利用高效催化技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有望衍生出大量具备新颖结构与功能的绿色化学品.2,5-呋喃二甲酸(FDCA)作为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价值,其中因其与化石基对苯二甲酸(PTA)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以FDCA替代PTA作为合成单体制备大宗聚合物备受关注.以5-羟甲基糠醛(HMF)为原料,采用多相催化体系(主要是贵金属催化剂)选择氧化制备FDCA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但“HMF路线”面临一些基础性的难题,如HMF熔点较低,需低温存储,增加了实际应用中的运输成本;HMF在碱性溶液中易降解,导致反应过程中碳平衡损失;HMF结构中含有的不对称的羟基和醛基官能团在氧化反应中会发生竞争反应,致使反应副产物较多;此外,碱性反应介质中通常会得到醛基优先氧化的中间体5-羟甲基-2-呋喃甲酸(HMFCA),但由于HMFCA结构中羧基官能团的存在使得羟基进一步氧化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增加碱浓度、提升温度或压力,使反应条件变得苛刻.因此,寻求新的原料替代HMF,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FDCA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负载Pd催化剂(Pd/o-CNT),从具有独特对称结构的2,5-二羟甲基呋喃(BHMF)出发,提出一种新颖、高效催化合成FDCA的“BHMF路线”.反应在60°C常压下进行,BHMF在20 min内即可完全转化,60 min后FDCA的产率最高可达93.0%,优于相同条件下HMF为原料时的性能(FDCA产率仅为35.7%).相比于未作处理的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Pd/CNT),Pd/o-CNT催化剂具有更高含量的氢化钯(PdHx)物种,显著促进了FDCA产率的提升.Pd/o-CNT在循环使用10次后,BHMF仍能完全转化,FDCA产率维持在75%.稳定性下降可能与活性物种流失、团聚及价态变化有关.基于对照试验,本文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路径,即BHMF主要是通过2,5-二甲酰基呋喃和5-甲酰基-2-呋喃甲酸作为过程中间体,有效转化为FDCA,从而规避并减少生成HMF和活性较低的HMFCA.本文通过以新原料BHMF作底物,实现了高效制备生物基平台化合物FDCA,为生物质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硫堇(PTH)修饰电极为传感界面提供一个生物修饰功能基质膜,借助纳米金(GNPs)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与高比表面积特性实现抗体的有效固定,并以亚甲基蓝(MB)为电子媒介加速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电子传递,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的检测。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酚基的OA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后,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阻碍了传感器表面电子的传递,导致峰电流下降。利用免疫反应前后峰电流的变化,可对OA进行特异性识别和准确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OA浓度的对数在0.2~100 μg/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的变化值(ΔI)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ΔI=1.721 7+1.083 6lgρ,相关系数为0.992 0,检出限为0.1 μg/L。该免疫传感器重现性好、特异性强,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85.3%~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