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3篇
  免费   2617篇
  国内免费   5081篇
化学   13330篇
晶体学   572篇
力学   1089篇
综合类   660篇
数学   2434篇
物理学   694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682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1254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422篇
  2010年   1212篇
  2009年   1293篇
  2008年   1689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441篇
  2005年   1311篇
  2004年   1101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703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22篇
  1976年   16篇
  1974年   17篇
  196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Secondary structures tend to be recognizable because they have repeating structural motifs, but mimicry of these does not have to follow such well-defined patterns. Bioinformatics studies to match side-chain orientations of a novel hydantoin triazole chemotype ( 1 ) to protein-protein interfaces revealed it tends to align well across parallel and antiparallel sheets, like rungs on a ladder. One set of these overlays was observed for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uPA⋅uPAR. Consequently, chemotype 1 was made with appropriate side-chains to mimic uPA at this interface. Biophysical assays indicate these compounds did in fact bind uPAR, and elicit cellular responses that affected invasion, migration, and wound healing.  相似文献   
3.
利用n维有限射影空间上的一些性质,构作了组合群验的数学模型de-析取矩阵,并研究了它的参数和Hamming距离.  相似文献   
4.
5.
6.
建立了同时测定尿液中复方α-酮酸片5种有效成分(消旋羟蛋氨酸钙(HMACa)、酮缬氨酸钙(KVCa)、消旋酮异亮氨酸钙(KILCa)、酮亮氨酸钙(KLCa)和酮苯丙氨酸钙(KPACa))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了离子对试剂浓度、缓冲盐浓度和流动相pH值等参数对分离情况的影响。最终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含15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的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在上述条件下,5种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并且不受尿液中内源性基质的干扰,在20~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HMACa、KVCa、KILCa、KLCa和KPACa的检出限(S/N=3)分别为3.0、5.0、3.6、5.7和2.5 mg/L;定量限(S/N=10)分别为9.6、16.7、12.0、19.0和8.3 mg/L;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在86.79%~112.00%之间,RSD小于9%(n=5)。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尿液中这5种有效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8.
单晶硅晶格间距是许多重要物理常数测量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硅晶格间距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X射线干涉仪直接测量和晶格比较仪间接测量两种方法,以及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关键因素。得益于晶格间距测量的进展,在纳米尺度,硅晶格间距被国际计量局(BIPM)批准成为新的米定义复现形式。最后介绍了硅晶格在计量学中的应用,以及基于硅晶格实现纳米几何量测量的溯源体系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盐酸伊达比星脱羟基杂质A的合成研究,为盐酸伊达比星的质控标准提供参考。以盐酸伊达比星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脱羟基杂质A。本文提供了盐酸伊达比星杂质A的制备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为杂质含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该工艺可以稳定、快速制备高纯度脱羟基杂质A,制备总收率为57.20%,纯度为57.20%,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HL-2A装置上开发出了一套边缘局域模(ELM)实时识别算法。算法使用5200次放电数据(约24.19万数据切片)进行学习,得到一个深度为22层的卷积神经网络。为衡量算法的识别能力,识别了HL-2A装置自2009年实现稳定ELMy H模放电以来所有历史数据(约26000次放电数据),共识别出1665次H模放电,其中误识别35次,误报率为2.10%。在实际的1634次H模放电中,漏识别4次,漏识别率为0.24%。该误报率和漏报率可以满足ELM实时识别的精度要求。识别算法在实时控制环境下,对单个时间点的平均计算时间为0.46ms,可以满足实时控制的计算速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