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9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采用自动索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电子电气产品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方法.通过以V(丙酮)∶V(正己烷)=1∶1为溶剂,一次自动索氏提取材料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分别采用H2SO4预处理,再用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该方法对多环芳烃检测限为0.2 mg/kg、多氯联苯检测限为0.1 mg/kg,加标回收率在60%~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多环芳烃的线性范围在0.1~100 mg/L,多氯联苯的线性范围在0.4~250 m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能满足电子电气产品材料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光测数字干涉条纹图的拼接方案,解决了图象分块采集和条纹对接方法问题,大大地提高了采图精度,降低了对数字图象处理仪硬件系统及实验操作水平的要求,精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软木塞中2种霉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熙  梁鸣  李小晶  熊文明  唐泓  姜晓黎  陈佳敏 《色谱》2012,30(7):733-737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可同时测定软木塞中两种霉味物质(2,4,6-三氯苯甲醚(TCA)和2,4,6-三溴苯甲醚(TBA))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软木塞样品采用甲醇超声萃取,N-丙基乙二胺(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采用GC-MS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在10~1000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TCA和TBA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软木塞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和精密度试验考察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TCA和TBA的回收率介于88.4%与9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02%与4.58%之间。TCA和TBA的检出限分别为12 μg/L和18 μg/L,定量限分别为40 μg/L和50 μg/L。本方法适用于市售瓶装葡萄酒软木塞中TCA和TBA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化妆品中甲醛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溶解,加水稀释后于旋盖离心管中振荡提取2 h,离心后分取部分提取液与2,4-二硝基苯肼在弱酸条件下衍生反应,衍生物直接HPLC测定。以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Supelco Discovery(C18柱(4.6 mm×250 mm,5μm)为分离柱,365 nm紫外波长下检测,在5.0,50.0及100.0μg.g-1甲醛的浓度水平作了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70%~102%,相对标准偏差<5.0%,检出限为5.0μg.g-1。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了聚氯乙烯热稳定剂中铅、镉、钡、钙、锌、镁、锡、锑、镧、铈、镨及钕等元素.对分析线选择、消解方法的选择、介质的影响等进行了试验.与碳化一混合酸消解法相比较,高压罐消解法处理样品所得结果的精密度更好.选择波长为220.353,214.438,233.527,393.366,213.856,279.553, 242.949,206.833,408.672,418.660,417.939及401.225 nm等12条谱线依次作为测定铅、镉、钡、钙、锌、镁、镧、铈、镨和钕的分析线,测得12种元素的检出限(3s)均低于0.02 mg·L-1.应用此法测定了聚氯乙烯热稳定剂中1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回收率在95.0%~112.0%之间.  相似文献   
6.
试样经乙腈提取,Dual Layer ENVITM-CarbⅡ/PSA(500/500 mg)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全扫描(SIM/SCAN),同时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荷兰豆中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1,0.003,0.005 mg.kg-1,在0.01,0.02,0.05 mg.kg-1添加水平回收率分别为60%~120%,70%~112%,75%~110%,相对标准偏差为5.0%~12.0%。  相似文献   
7.
峰形分析辅助色谱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春平  梁鸣  翁若荣 《色谱》1999,17(3):293-295
尝试建立了一种通过峰形分析进行色谱定性的方法。首先选择一组既易于测量,又能较好地表征色谱峰形特性的参数(峰宽、不对称因子)作为峰形分析的基础;其次,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对于保留时间与标准物质非常接近的未知组分,可将样品与标准物质混合进样,得到重叠谱图(表观为单峰),然后通过对重叠谱峰与标准物质谱峰的峰形分析与比较,达到对未知物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葱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建立了高含量基体干扰大葱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水提取,有机相盐析后经硅胶柱净化,以双毛细柱GC-FPD定性定量,该方法对8种有机磷农药的添加回收率为60%~130%,RSD<18%,检出限为0.02~0.05 mg.kg-1,符合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松油醇的分析及其生产工艺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鸣  陈敏  蔡春平  翁若荣 《色谱》2002,20(6):577-581
 应用气相 红外光谱(GC FTIR)和气相 质谱(GC MS)对合成松油醇及其杂质成分、原料松节油、合成过程中间体粗油(红油和黄油)和天然松油醇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判断松油醇产品中杂质产生的原因及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松油醇中的杂质主要为长叶烯和石竹烯,是由原料松节油带入的。天然松油醇粗油中主要成分是1,8 桉叶素、反式 4 艹守醇、p 异丙烯基甲苯、顺式 4 艹守醇、芳樟醇、樟脑、龙脑、4 松油醇、α 松油醇和黄樟素。天然松油醇中β 松油醇和γ 松油醇含量不如合成松油醇中的含量高,以此可判断松油醇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方法以不同的沉积温度(450~550 ℃)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出一系列ZnMg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谱(PL)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性能和光学特性影响显著。所有薄膜都呈六角纤锌矿多晶结构,其中在530 ℃条件下制备的样品C轴择优最明显,晶粒尺寸均匀,表面形貌平整,结晶质量最好。薄膜的光致发光谱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深能级跃迁范围逐渐减小,近紫外带边发光峰逐步出现。衬底温度为530 ℃时在374.5 nm处出现了明显的近紫外发光峰,且几乎没有明显的深能级跃迁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