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28篇
化学   1634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3篇
综合类   63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2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在乙醇/水体系中采用KBH4液相还原法, 以石墨微粉为载体, Cu为复合金属,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具有球状团簇结构的负载型纳米Cu/Fe二元合金. 与单纯负载型纳米Fe0相比, 该复合材料对三氯乙烯(TCE)具有更高的还原脱氯性能, 纳米Fe0的质量浓度为10 g/L时, 5 h内能将10 mg/L的TCE完全去除. 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用于负载型纳米二元合金的表面改性, 改性后的材料对TCE的还原脱氯性能提高. 改性材料连续降解TCE 36 d, 10.2 mg/L TCE在7 h内即完全去除, 材料改性后不易氧化失活, 还原性能保持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92.
吸汞载银活性炭纤维和吸汞活性炭纤维的热脱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70℃下分别对载银活性炭纤维(载银量14.07%)和活性炭纤维的片状吸附体进行气态汞吸附实验,测定出载银活性炭纤维汞饱和吸附量为192.3 mg/g,活性炭纤维汞饱和吸附量为29.4 mg/g,分别为普通活性炭的48倍~192倍和7倍~29倍.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了两种吸附剂汞饱和后的热脱附再生特性.结果表明,汞饱和载银活性炭纤维的汞脱附发生在100℃~650℃,在70 min内从50℃升温至650℃,才乏脱附率为94.73%;汞饱和活性炭纤维的汞脱附发生在100℃~230℃,在40 min内从50℃升温至350℃ ,汞脱附率为69.93%.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载银活性炭纤维因吸附汞而富集的银,经热脱附后变成均匀弥散于纤维表面的亚微米级和纳米级球状银颗粒;吸汞活性炭纤维经热脱附后物理吸附汞基本消失,而氧化汞颗粒反而变多,说明物理吸附的汞易于脱附,氧化汞难以脱附,同时在热脱附过程中存在金属汞向氧化汞的转化.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合成的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核的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敷到毛细管电泳柱的内壁,并用其来分离碱基及其衍生物。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球状立体,能够在毛细管内壁形成一层牢固、具有一定厚度的涂层,该涂层能有效抑制碱性物质的吸附,显著提高分离柱效,柱效达到3.80×104plates/m;树枝状大分子的骨架为硅碳键,性能稳定,耐酸碱,形成涂层牢固,迁移时间重现性能良好。实验进一步讨论了涂敷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涂敷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柱效达到14.79×104plates/m。  相似文献   
994.
常压等离子体还原的Ni/γ-Al2O3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脱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手段考察了常规焙烧还原(GR)、焙烧后等离子体还原(PR)、未焙烧等离子体直接还原(PDR)三种方法制备的Ni/-γAl2O3催化剂的H2和CO2的吸附-脱附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和N2吸附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2的化学吸附发生在活性组分Ni上,而CO2的化学吸附则主要发生在Al2O3载体的强碱性中心.等离子体还原(PR、PDR)的催化剂对H2和CO2的化学吸附量大大增加,且H2的脱附温度分别降低了55和69℃.以H2的化学吸附量为基础计算得到PR和PDR催化剂的分散度分别为32%和58%,分别是GR催化剂的1.23和2.23倍.等离子体还原的催化剂的典型特征是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更多的强碱中心以及较低的H2脱附温度.造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是等离子体使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还原,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载体的比表面积,改善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995.
在固定床高压微反装置上,考察了预硫化型NiMoS/γ-Al2O3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反应和喹啉加氢脱氮(HDN)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喹啉对DBT的HDS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加氢路径比氢解路径的抑制作用更强,这是由喹啉及其HDN反应的中间产物与DBT在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造成的.在300和340℃时,喹啉对DBT的HDS反应中氢解路径的抑制程度与其HDN中间产物的相对含量紧密相关.而DBT能够提高喹啉的脱氮能力,这源于其HDS产物H2S.H2S促进了催化剂表面硫阴离子空穴向B酸位的转化,从而提高了喹啉HDN中间产物分子的C(sp3)-N键的断裂能力.HDN活性相的保持不需要过多的硫原子.  相似文献   
996.
以Cd2+和[Cr(CN)6]3-为建筑基元通过自组装合成普鲁士蓝类配位聚合物KCd[Cr(CN)6]•H2O (1•H2O), 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配位聚合物1•H2O属于面心立方晶系, 空间群Fm-3m, 晶胞参数: a=b=c=1.09059 mn, α=β=γ=90°. 配位聚合物1•H2O是由K+, Cd2+, [Cr(CN)6]3-离子和一个结晶水分子组成的三维多孔结构.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失水样品1的骨架结构在120~ 200 ℃之间保持稳定. 氮气吸附脱附研究表明: 失水样品1具有683.6 m2•g-1的比表面积, 氮气最大吸附量为8.83 mmol•g-1.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不同浓度硝酸对斜发沸石(HEU)进行改性处理,结合元素分析(ICP-AES)、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魔角旋转固体核磁(MAS NMR)等测试手段及DFT理论计算,研究了酸处理对斜发沸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处理对不同平衡阳离子的HEU(Na-K-HEU、NH4-HEU、H-HEU)具有不同的脱铝效果。酸处理后Na-K-HEU和NH4-HEU的硅铝比、比表面积均显著升高。随硝酸浓度增大两个沸石样品的脱铝程度逐渐增加,同时骨架结构也逐渐破坏,硝酸浓度达到4 mol/L时其相对结晶度已低于50%。而H-HEU样品的骨架结构稳定,随硝酸浓度的增大铝含量轻微降低,硝酸浓度达到6 mol/L时相对结晶度仍高达94.8%。阳离子反交换实验结果证明,平衡阳离子的类型不是影响HEU骨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Na-K-HEU和经硝酸铵交换后的NH4-HEU中铝都以骨架铝的形式存在,而在后者焙烧成为H-HEU时出现部分非骨架铝,伴随了骨架的稳定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以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及其3-甲酰甲基为起始原料,通过与直链烷基溴化镁或者环烷基溴化镁进行格氏反应,将131-位羰基转化为烷羟基,经脱水在E-环形成环外碳碳双键,完成单(双)烷亚甲基取代的131-脱氧焦脱镁叶绿酸衍生物的合成,并且讨论了格氏反应的立体化学.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UV,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999.
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乙烯苄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VOAC)为插层处理剂改性蒙脱土(VC18-MMT),有机蒙脱土在超声波强剪切作用以及乳化剂作用下预分散在乳化剂溶液中,然后引入苯乙烯单体进行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和TEM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蒙脱土被剥离成单个片层均匀的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动态力学分析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温度均有所增加,而动态损耗有所降低;接枝在蒙脱土片层上的聚合物通过与锂离子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提取下来,采用GPC和NMR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聚合物是较基体分子量低且分布很宽的苯乙烯和乙烯苄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的共聚物,计算表明每一个共聚物分子链上平均含有大约25个乙烯苄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分子.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非完整晶体的XRD衍射及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等实验数据, 得出了铝交联蒙脱土的三维结构模型. 结构中Al(III)多数以十三聚体形式进入层间, 层间距为1.97 nm, 几率为0.65, 少数以六聚体形式进入层间, 层间距为1.5 nm, 几率为0.25, 其余10%的层间仅为水分子. 并给出了交联柱子在层间的分布与层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目前通用的以Bragg公式计算所得的d_(001)值来表征交联浆脱土的层间距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