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化学   516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本文合成了新的异双核化合物PdMo(μ-Ph_2Ppy)_2(μ-CO)(CO)_2I_2·0.5CH_2Cl_2,对它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其晶体和分子结构。该化合物属PI空间群,d=0.9500(2),b=1.1302(2),c=1.993(1)nm,α=102.82(3),β=101.21(3),‘γ=94.57(2)°,D_x=1.82g/cm~3,Z=2,R=0.064。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具有Pd—Mo键,键长为0.28596(9)nm。如将Pd—Mo键考虑在内,Pd原子为d~9五配位构型,Mo原子为d~5七配位构型。两者的形式氧化态均为+1。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杯[6]芳烃-双金属卟啉在氧化异丙苯中的催化行为,结果表明杯[6]芳烃-双金属卟啉比之相应的金属卟啉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并表现同样的选择性,生成苯乙酮和醇组份。此一结果同通常酞菁或其它如西弗碱大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下生成丙酮和酚不同。还考察了温度、轴向配体、催化剂用量及金属离子种类等对反应的影响,仔细地通过测定反应速度比较了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93.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成了Co Zn双金属氰化物 (DMC)络合物催化剂 ,以X 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该催化体系下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反应特性 ,并初步探讨了聚合反应的机理 .研究发现 ,Co Zn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适合于中高分子量聚醚的合成 ,但是碱性起始剂起阻聚作用 ;在该催化体系下聚合物分子量可控 ,不饱和度很低 (<0 .0 14meq g) ,分批加料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 (Mn Mw <1.4 ) ,而一步加料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 ;1 3C NMR分析表明聚合物主链具有无规立构分布的特点 ,且链节分布几乎都为头 尾方式 .聚合过程中活性链与非活性链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交换反应 ;虽然聚合反应有终止 ,但与聚合物链长没有关系 ,聚合物链的终止是可逆的 .  相似文献   
94.
官能化蒙脱土负载双金属催化芳香氯化物水相脱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双金属Pd^2 ,Sn^4 后,再负载于用PEG400(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官能化的蒙脱土上,制成双金属催化剂PVP—PdCl2-SnCl4/Montk10-PEG400,用于催化难溶于水的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芳香族氮化物转化率达100%,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对催化剂进行了IR及TEM表征。  相似文献   
95.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Poly (N-vinyl-2-pyrrolidone)-protecte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mixture of HAuCl4 an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X-my diffraction reveal that the prepared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are of allo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6.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rect formic acid fuel cell (DFAFC) i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FC) because of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ic acid1. For example, formic acid is non-toxic. Formic acid ha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smaller crossover flux through a Nafion membrane than methanol2. In DFAFC,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ic acid can be as high as 20 mol/L, while 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in DMFC is only about 2 mol/L3. Thus, the power density of …  相似文献   
97.
SnO2—SiO2负载Cu,Ni催化剂的CO2加氢反应性能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SnO2-SiO2(SnSIO)表面复合物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SnSiO担载的Cu-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FT,XRD,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Sn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CO2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SnSiO是SnO2单分子层价联于SiO2表面的复合氧化物,仍保持类似SiO2载体的孔结构和比表面;SnO2引入SiO2表面后可以有效地促进CuO,NiO的还原,还原后成为负载在SnSiO载体表面的Cu-Ni合金,CO2在负载型Cu-Ni合金表面Cu或表面Ni位 发生化学吸附,形成线式和剪式吸附;CO2在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产物主要是CH3OH,CH4,CO和H2O,生成CH3OH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Cu-Ni催化剂,在0.5MPa,170度,H2。CO2(mol/mol)为3 的条件下,CH3OH的选择性达到84.6%。  相似文献   
98.
SnO_2-SiO_2负载Cu、Ni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SnO2 SiO2 (SnSiO)表面复合物载体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SnSiO担载的Cu 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ET、XRD、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Sn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CO2 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SnSiO是SnO2 单分子层价联于SiO2 表面的复合氧化物 ,仍保持类似SiO2载体的孔结构和比表面 ;SnO2 引入SiO2 表面后可以有效地促进CuO、NiO的还原 ,还原后成为负载在SnSiO载体表面的Cu Ni合金 ;CO2 在负载型Cu Ni合金表面Cu或表面Ni位上发生化学吸附 ,形成线式和剪式吸附态 ;CO2 在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产物主要是CH3 OH、CH4 、CO和H2 O ,生成CH3 OH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Cu Ni催化剂 ,在 0 5MPa ,170℃ ,H2 /CO2 (mol/mol)为 3的条件下 ,CH3 OH的选择性达到 84 6 %。  相似文献   
9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Pd(111)表面含有N(N=1-4)个Au原子数目时的表面形成能,选取最优构型进一步研究了噻吩在Au/Pd(111)双金属表面的吸附模式及加氢脱硫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当Pd(111)表面含有1个Au原子时,其形成能最低. 在Au/Pd(111)双金属表面噻吩初始吸附于Pd-Hcp-30°位时,其构型最稳定. 在各加氢脱硫过程中,反应总体均放出热量. 对于直接脱硫机理,其所需活化能较低,但脱硫产物较难控制;对于间接脱硫机理,反应最有可能按照顺式加氢方式进行,C―S键断裂开环时所需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限速步骤. 此外,与单一Au(111)面及Pd(111)面相比,Au/Pd(111)双金属表面限速步骤的反应能垒最低,表明AuPd双金属催化剂比Au、Pd单金属催化剂更有利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0.
非平衡晶化控制水滑石晶粒尺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非平衡晶化法通过在晶化后期补加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晶粒尺寸的水滑石(LDH)样品,研究表明:非平衡晶化法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LDH的粒径,所合成的LDH样品组成稳定,晶体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