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化学   516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对 Pt(111) 表面制备的 Fe 单层薄膜及其在不同环境气氛条件下的多种结构进行了研究. 在温度为 487 K 的 Pt(111) 表面制备出了完整的 Fe 单层薄膜Fe/Pt(111). 对 Fe/Pt(111) 依次升高温度进行超高真空退火, STM 和 XPS 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高于 800 K 时, 表面 Fe 原子扩散到次表层区域, 形成次表层 Fe 结构Pt/Fe/Pt(111). Pt/Fe/Pt(111) 在 O2 氧化气氛中经 850 K 退火可转变成表面 FeO 薄膜FeO/Pt(111). FeO/Pt(111) 结构在温和的 H2 还原气氛中 (600 K) 转变成表面 Fe 结构, 进一步的还原处理 (800 K) 则可以重新生成 Pt/Fe/Pt(111). 控制样品的环境气氛在 O2 和 H2 之间切换, 使得表面 Fe (FeO) 和次表面 Fe 可以重复地转变. 本研究实现了多种 Fe-Pt 表面结构的可控制备, 可为合理地设计高效、价廉的催化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2.
郑厚超  郭忠艳  张莉  曲佳燕  刘宾元 《应用化学》2010,27(12):1372-1375
研究了双金属氰化配合物(DMC)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CO2)与环氧丙烷(PO)的共聚及PO的均聚反应,考察了DMC催化剂的诱导现象。结果表明,共聚时DMC催化的诱导期比均聚短,尤其是在低CO2压力(1.0MPa)下更明显,诱导期由均聚时的45min缩短为共聚时的15min。共聚时诱导期随CO2压力升高而增加,当反应压力由1.0MPa升高至7.0MPa时,诱导期由15min增至40min。PO与CO2共聚时的引发现象不同于PO均聚:共聚引发时温度和压力突然异常升高并迅速降低至引发前的状态,而均聚引发时温度突然升高后逐渐下降。由此可知CO2能促进DMC催化剂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3.
We study the icosahedral transformations of solid Cu Co cluster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configurations by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with the embedded atom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symmetric icosahedral cluster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atomic number and initial configur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surface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cluster and is a structural change which is rapid and diffusionless. The icosahedral clusters with any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such as core-shell or three-shell duster, can be prepared by the means of solid-solid phase transition in bimetallic clusters.  相似文献   
104.
分别采用两种方式(一步合成法和二步合成法)在Fe3O4表面生长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得到了Fe3O4/LDHs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红外光谱和交变梯度磁强计等测试方法研究了LDHs和Fe3O4的复合方式对复合材料形貌、粒径、结晶性、磁性能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LDHs和Fe3O4/LDHs复合材料对Cr(Ⅵ)离子的平衡吸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的Fe3O4/LDH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5.
用浸渍法制备γ-Al2O3负载的Ni-Mn双金属催化剂.在500-700。C按照17:17:2的C02/CHa/N2比例,以36mL/min的载气流速进行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利用甲烷二氧化碳的转化率、生成的合成气H2/CO比例以及长期稳定性等指标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添加Mn提高催化性能并使双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更高,比单金属催化剂更好地抑制焦炭生成,Mn最合适的添加量为0.5wt%.通过BET、C02-TPD、TGA、XRD、SEM、EDX和FTIR各种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6.
张信  储诚灿  黄凯华  苏朝晖 《应用化学》2012,29(12):1433-1437
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构筑单元,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制备了多层膜,利用薄膜中存在的抗衡阴离子,选择AuCl-4和PtCl2-6作为Au和Pt的前驱体,通过连续的阴离子交换/还原,原位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数据表明,在聚电解质多层薄膜中成功地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u@Pt双金属纳米粒子。 这种纳米粒子在电化学催化、燃料电池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比单金属纳米颗粒更加优异的催化、光学及电学等性能,常见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有共还原法、连续还原法、电沉积法、微乳液法及置换反应法等.其中,置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其他还原剂、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均匀、结构可调可控等特点.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合金结构、核壳结构以及空心结构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置换反应制备不同结构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并且提出了置换反应制备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锌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Zn-Al LDHs)和焙烧物(Zn-Al CLDHs),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文中研究了Zn-Al CLDHs 对钢筋的腐蚀保护效果,Zn-Al CLDHs固体在NaCl 溶液中浸泡处理3 h 后,钢筋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 实验证明,Zn-Al CLDHs 在结构重组过程中可吸收溶液中的Cl-,同时释放出OH-,改善腐蚀环境,有效抑制钢筋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9.
用于实时成像活细胞DNA的细胞核探针是非常罕见的。通过Ru(N^N)3、Ir(C^N)2(N^N)、Re(CO)3Cl(N^N)和Pt(C^N)(N^N)的结合,生成了4种异核双金属配合物:2种不同的功能金属位点被锚定在线性双齿螯和配体(N^N)-(N^N)的尾端,形成不对称哑铃状的双金属分子M1-M2,即Ru-Re、Ru-Pt、Ir-Re和Ir-Pt。Ru-Re和Ru-Pt的红色发射探针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优异的核膜穿透能力、良好光稳定性的DNA结合能力。此外,Ru-Re和Ru-Pt探针的DNA成像可与专门用于活细胞细胞核DNA染色的Hoechst 33342商用染料相媲美,而Ir-Re和Ir-Pt探针直接靶向线粒体。不同探针的发光特性和选择性胞内定位高度依赖于在异核双金属配合物中的金属物种。  相似文献   
110.
配合物LaBi(edta)(NO3)2·7H2O的水热合成、表征及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H4Bi(edta)·2H2O配合物和硝酸镧按1∶1的物质的量比在150℃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含铋(Ⅲ)和镧(Ⅲ)双金属配合物LaBi(edta)(NO3)2·7H2O.用元素分析仪和滴定分析法确定了产物的组成,用FT-IR、XRD和TG-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0399nm,b=1.2199nm,c=2.3617nm,β=93.999°.热稳定性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分解时经过脱水、配体热分解、硝酸盐分解,最后在621℃稳定,残余物为La/Bi氧化物LaBiO3.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