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9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798篇
化学   4083篇
晶体学   108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2099篇
物理学   68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37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121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李春来  段宝兴  马剑冲  袁嵩  杨银堂 《物理学报》2015,64(16):167304-167304
为了设计功率集成电路所需要的低功耗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 在已有的N型缓冲层超级结LDMOS(N-buffered-SJ-LDMOS)结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具有P型覆盖层新型超级结LDMOS结构(P-covered-SJ-LDMOS). 这种结构不但能够消除传统的N沟道SJ-LDMOS由于P型衬底产生的衬底辅助耗尽问题, 使得超级结层的N区和P区的电荷完全补偿, 而且还能利用覆盖层的电荷补偿作用, 提高N型缓冲层浓度, 从而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ISE分析表明, 在漂移区长度均为10 μm的情况下, P-covered-SJ-LDMOS的比导通电阻较一般SJ-LDMOS结构降低了59%左右, 较文献提出的N型缓冲层 SJ-LDMOS(N-buffered-SJ-LDMOS)结构降低了43%左右.  相似文献   
72.
蒋晶  郑灵程  王倩  吴峰  程晓曼 《发光学报》2015,36(8):941-946
采用溶液化的方法制备了以PMMA为绝缘层、P3HT为有源层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研究了P3HT有源层和PMMA绝缘层的旋涂速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3HT和PMMA的旋涂速度均为2 000 r/min时,器件的性能最佳.峰值场效应迁移率为6.84×10-2 cm2·V-1·s-1.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旋涂速度是一种有效提高溶液化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普朗克常数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利用二极管的量子特性探讨运用发光二极管来测量普朗克常数。通过测量二极管的伏安曲线,确定其阈值电压,根据相关量子理论,间接得出普朗克常数,通过与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的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此误差略大,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探索,对于开拓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评估结构疲劳可靠性的方法-风险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结构在服股过役过程中的信息,在考虑了工程结构承采载荷的各态历经性的基础上,结合了结构元件寿命机分布形式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以风险值来评价并监控结构元件在不同时间失效的危险性,并用算例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5.
水工混凝土S-N和P-S-N曲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已知混凝土静压强度分布的基础上使用S-N曲线模型推导出一种疲劳寿命满足的分布,并对水工混凝土做了大量的等幅抗压疲劳试验。通过分析发现,实验数据能较好地符合该分布,同时得出了该种混凝土的S-N曲线和P-S-N曲线。  相似文献   
76.
Rupture of intracranial saccular aneurysm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lthough many have suggested that saccular aneurysms enlarge and rupture due to mechanical instabilities, our recent nonlinear analyses suggest that at least certain classes of aneurysms do not exhibit a quasi-static limit point instability or dynamic instabilities in response to periodic loading. Based on an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ubiquitous role of growth and remodeling within the vasculature and recent histopathological data on saccular aneurysm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a stress-mediated regulation of collagen turnover causes their enlargement. There is a need, however, for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this and competing hypothes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2-D constrained mixture model for growth and remodeling of an ellipsoidally shaped saccular aneurysm and numerically simulate enlargement and changes in material symmetry in the aneurysmal wall. Results suggest that ellipsoidal aneurysms tend toward spherical shapes, and a competition between radial expansion and wall thicken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tability of an enlarging lesion.  相似文献   
77.
腐蚀磨损协同作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提出了腐蚀与磨损“协同作用”的概念,并用于判断腐蚀与磨损协同作用的性质及大小和确定腐蚀磨损过程中材料损失的主要形式。介绍了协同作用率的测定方法,并以G105钢及化学镀Ni-P合金在5.0%NaCl溶液中的腐蚀腐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载荷、滑动速度对腐蚀磨损协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协同作用率随载荷增大而增大,随滑动速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在点式压电智能结构中应用摄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 ,从而达到提高建模精度 ,改善实际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效果的目的。通过对一悬臂梁在模型修正前后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的不同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80.
A quantitative 31P‐NMR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sfomycin and impurity A in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of fosfomycin sodium or calcium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method, coaxial inserts containing trimethyl phosphate are used as external standard. The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robust, and gives both high accuracy and precision. It is shown that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is possible using different probes and coaxial insert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