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化学   11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Fe(CF3SO3)2/PP3催化乙酰丙酸乙酯与甲酸反应转化为γ-戊内酯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单重态和三重态反应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除了预催化剂活化出现势能面交叉外,反应主要在三重态势能面上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甲酸盐配位方式重置,β-H消除得到活性催化剂[FeH(PP3)]+,接着乙酰丙酸乙酯的羰基碳和羰基氧接连被质子化得到中间体4-羟基戊酸乙酯,最后质子化的反离子CF3SO3H作为氢转移梭子协助分子内脱醇—关环生成目标产物γ-戊内酯。进一步探讨不同金属苯基膦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证实金属适宜的配位能力是筛选催化剂的关键。理论计算结果为优化设计高性能的生物质转化催化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2.
选用新型双二茂铁亚胺环钯配合物(Fc2C NPh)Pd Cl PPh3(Fc=Ferrocenyl,Ph=Phenyl)作为催化剂,通过碘代二茂铁作为反应底物,进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以良好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1~9).优化了制备二茂铁衍生物的交叉偶联反应条件,考察了底物适应范围,给出了优化合成路线,推测了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选用的环钯配合物催化剂对潮气和空气不敏感,具有催化剂用量少(痕量)、催化反应活性高、底物适应范围宽等优点,是制备二茂铁衍生物的理想催化剂.  相似文献   
63.
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作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DBSA掺杂聚苯胺/蒙脱土(PANI-DBSA/MMT)纳米复合物,并对其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FT-IR)和四探针测试仪对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PANI-DBSA/MMT复合物中MMT层间距离明显扩大,纳米复合物中的PANI以emeraldine盐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典型的插层型纳米复合物.利用HP8722ES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2 mm厚、PANI-DBSA/MMT含量为50 wt%的试样在2.0~18 GHz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经计算得到以反射损耗表示的微波吸收曲线,发现PANI-DBSA/MMT纳米复合物在9.1~12.5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小于-10 dB,在11 GHz处存在的最大反射损耗为-15.8 dB.  相似文献   
64.
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如下一道题目:图1如图1,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P、Q分别在BC、CD上,且△CPQ周长为2.并让我们自己思考设计问题并解决.我经过反复思考,设计出如下几个问题,连同分析、解答一起呈现给大家.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索培养液中稀土元素镧浓度变化所引发的大肠杆菌生长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是否会对菌体内其他无机元素吸收量产生影响,并从菌体中无机元素浓度再平衡的角度探讨并验证Hormesis效应的可能发生机制,特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在改变培养液中镧浓度的同时用分光光度计监测大肠杆菌的OD值,藉此观察细菌生长动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菌体中45种元素含量并借助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元素含量与镧浓度以及细菌生长动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培养液中镧元素浓度变化会引发大肠杆菌生长的Hormesis效应,同时导致菌体内无机元素浓度再平衡;菌体内包括锰在内的部分元素含量随着细菌生长速度的加快而升高,由此推测这些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或许是有益于细菌生长的"益生元素";培养液中添加锰元素后观察到细菌生长进一步加快,从而初步验证了镧-大肠杆菌Hormesis效应的"益生元素上调机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66.
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应力比值方法,用于计算V形切口的应力强度因子。该方法不需要在V形切口尖端采用反映应力奇异性的奇异单元。求解时,首先给定参考问题的广义应力强度因子,然后利用待求问题的应力值与参考问题的应力值之间的比值来求解待求问题的广义应力强度因子。算例采用切口尖端应力方法分析了平板的V形切口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能够方便地用于求解相关的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67.
ZrN/TiZrN multilayers are deposited by using the cathodic vacuum arc method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 bias(from 0 to 800 V),using Ti and Zr plasma flows in residual N 2 atmosphere,combined with ion bombardment of sample surfaces.The effect of pulsed bias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films is investigated.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i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In addition,nanohardness,Young’s modulus,and scratch tests are perform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ms exhibit a nanoscale multilayer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iZrN and ZrN phases.Solid solutions are formed for component TiZrN films.The dominant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iZrN films is(111) and(220).At a pulsed bias of 200 V,the nanohardness and the adhesion strength of the ZrN/TiZrN multilayer reach a maximum of 38 GPa,and 78 N,respectively.The ZrN/TiZrN multilayer demonstrates an enhanced nanohardness compared with binary TiN and ZrN films deposited under equival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68.
利用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法在光学玻璃衬底上、在室温下成功的制备了光滑、致密、均匀的纳米类金刚石膜.工艺研究表明:放电电压和放电距离以及工作气体种类对纳米类金刚石膜的沉积起着关键作用.利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薄膜的形态结构表明:薄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特征;纳米类金刚石膜的晶粒尺寸小于20nm甚至为非晶态;类金刚石膜中含有一定量的氮原子,随着沉积能量的升高,氮的含量增大.纳米类金刚石膜的薄膜电阻超过109Ω/cm2.对放电溅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与工艺研究的结论吻合.  相似文献   
69.
CaS∶Eu,Sm及其在农用转光膜上的应用原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了一种“常光充能”型电子陷获材料CaS∶Eu,Sm,它不仅具有CaS∶Eu无机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特性,而且具有红外升频转换特性,可将0.8~ 1.6μm的红外光直接转换为~672nm的红光、量子效率高达76%,是一种优于CaS∶Eu的光转换农膜添加剂.而共掺Eu2+、Sm3+和Cu+的CaS荧光粉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于光转换农膜添加剂CaS∶Eu2+,Cu+、可人工模拟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新型农用转光膜材料.  相似文献   
70.
Two novel complexes {[Zn(IM4py)2(tp)(H2O)]·2H2O}n 1 and {[Cd(IM4py)2(tp)- (H2O)]·1.25H2O}n 2 (IM4py = 2-(4'-pyridi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 and tp = terephthalate dianion)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spectrum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 data for complex 1: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 = 20.648(7), b = 12.130(4), c = 14.036(4) , β = 106.351(5)o, C32H42N6O9Zn, Mr = 720.09, V = 3373.3(2) 3, Z = 4, Dc = 1.418 g/cm3, μ(MoKα) = 0.790 mm-1, F(000) = 1512, the final R = 0.0407 and wR = 0.0894 for 3480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ith Rint = 0.0432. Crystal data for complex 2: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 = 21.332(6), b = 12.063(3), c = 14.246(4) , β = 106.704(4)o, C32H40.50N6O8.25Cd, Mr = 753.60, V = 3511.2(2) 3, Z = 4, Dc = 1.426 g/cm3, μ(MoKα) = 0.679 mm-1, F(000) = 1554, the final R = 0.0419 and wR = 0.0961 for 3627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ith Rint = 0.0440. The framework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1 and 2 are 3-D networks via the hydrogen bonds among 1-D chains. The no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omplexes are that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of Zn(II) adopts a rare distorted five-coordinate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in 1, and the Cd(II) complex exhibits an unusual distorted seven-coordinate pentagonal bipyramid in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