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14篇
化学   129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物理学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simple,sensitive,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BPA) by using carboxylic group functionaliz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f-SWCNT)/carboxylic-functionalized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C4) complex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BPA at the surface of the modified electrode is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The cyclic voltammet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prepared electrode exhibits strong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oxidation of BPA with a well-defined anodic peak at 0.623 V in PBS(0.1 mol/L,pH 7.0).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3D network of composite film is beneficial for the adsorption of analytes.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the oxidation peak current is proportional to BPA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between 0.099 and 5.794 μmol/L(R~2 = 0.9989),with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0.032 μmol/L(S/N = 3).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the sensor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y of/-SWCNT and the extraordinary conductivity of PC4.Furthermore,the proposed modified electrode displays high stability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The good result on the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BPA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asfabricated modified electrode will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BPA.  相似文献   
42.
制备和表征了三种新型质子酸离子液体: 吗啡啉硫酸氢盐([Hnhm]HSO4)、4-甲基吗啡啉硫酸氢盐 ([Hnmm]HSO4)和SO3H-功能化的4-(3-磺丙基)吗啡啉硫酸氢盐([C3SO3Hnhm]HSO4). 以氯乙酸(CAA)和乙醇合成氯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它们的酸性和催化活性, 并与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1-(3-磺丙基)吡啶硫酸氢盐、1-(3-磺丙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等三种具有不同氮杂环的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以及浓硫酸相对照. 结果表明, 上述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比非SO3H-功能化的[Hnhm]HSO4和[Hnmm]HSO4都高, 等同甚至优于浓硫酸. 当反应条件为: n(EtOH)∶n(CAA)∶n([C3SO3Hnhm]HSO4)=1.3∶1∶0.2, 反应温度80 ℃, 反应时间3 h, 酯收率可达93.4%. 而且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重复使用9次, 催化活性仍无明显下降. 以[C3SO3Hnhm]HSO4催化乙酸和不同醇的酯化反应获得较高的酯收率和选择性, 离子液体跟酯产物均能自动分相. 还考察了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对奥氏体316不锈钢的腐蚀性. 尽管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与硫酸的酸性相近, 但对钢试样的腐蚀率不到硫酸的1/3.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了微波辅助下,利用过氧化月桂酰分解得到的十一烷基,化学功能化修饰单壁碳纳米管。这种快速、高效的方法将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并得到了比传统回流方法具有更高接枝率的产物。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拉曼光谱,探究了不同的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单壁碳纳米管的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长的反应时间会导致部分的去功能化的发生,而过高的微波功率(大于900瓦),则会将单壁碳纳米管上起初键连上的十一烷基剥落下来。分散性照片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照片显示出,功能化后的单壁碳纳米管与原始的碳管相比,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功能化聚烯烃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在功能化聚烯烃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烯烃配位共聚催化剂的研究和烯烃配位聚合与其它聚合方式联用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以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OH)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负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生物相容性多羟基超支化聚缩水甘油接枝的碳纳米管(MWNT-HPG),利用酯化反应将荧光分子罗丹明6B标记于聚合物上,然后聚合物上的羟基和丁二酸酐反应将其转化为羧基.用TGA、FTIR、TEM、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小分子多肽D4修饰了所得的荧光功能化碳纳米管,并将其做为受体介导靶向肿瘤细胞的纳米载体,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功能化碳纳米管作为载体的安全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与人肺腺癌细胞SPCAI细胞的结合状态.结果证明了其有希望成为受体介导靶向肿瘤系统的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46.
采用原位芳基重氮化反应对碳纳米管进行苯磺酸功能化, 进而制备了聚吡咯/苯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Py/f-MWCNTs), 通过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测试发现, 氢键诱导使聚吡咯成功地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 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性能, 当聚吡咯与苯磺酸化碳纳米管质量比为1:1时, 复合材料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达266 F·g-1, 而且聚吡咯利用率比未功能化聚吡咯/碳纳米管(PPy/p-MWCNTs)和纯聚吡咯(PPy)提高了1倍以上.  相似文献   
47.
4,6-二叔丁基-2-氯甲基苯酚(^tBu2-1-(HO)C6H2CH2C1)与1-(2-羟基3,5-二叔丁基1-苄基)咪唑(2-HO-3,5-di-^1Bu-C6H2-CH2{CH(NCHCHN)})反应首次成功地合成双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前体1,3-二(2-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咪唑锚氯盐([[2-HO-3,5-di-^1Bu-C6H2-CH2]2{CH(NCHCHN)}]Cl)1,化合物1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X-ray衍射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化学式为C37H55ClN4O2,晶胞参数为α=11.94(4)A,b=16.57(7)A,c=19.11(7)A,α(deg)=94.24(14)deg,β(deg)=92.63(14)(3)deg,γ(deg)=92.52(14)deg,V(A^3)=3764(24)A^3,Z=4,最终R=0.1565,wR=0.1660。  相似文献   
48.
以芒柄花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水溶性异黄酮化合物7-乙氧基4′-甲氧基异黄酮磺酸铜(1),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的组成为Cu(H2O)6(C18H15O4SO3)2·4H2O,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n=0.7231(6)nm,b=0.8545(8)nm,c=1.7239(15)nm,α=81.220(14)°,β=82.974(15)°,γ=81.416(15)°,Dc=1.668mg·m^-3,V=1.0329nm^3,Z=2。在1的晶体结构中,Cu(Ⅱ)位于对称中心并被6分子水所配位,[Cu(H2O)6]^2+,C18H15O4SO3^-和H2O之间存在多种氢键作用;还存在π…π及C—H…π芳香堆积作用。氢键、芳香堆积作用以及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共同将1组装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49.
本文跟踪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研究进展,对共价功能化碳纳米管在材料领域,如复合材料、催化剂载体、电子器件、光学材料、及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
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关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毅  陈永胜 《中国科学B辑》2009,39(9):887-896
石墨烯是2004年才被发现的一种新型二维平面纳米材料,其特殊的单原子层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丰富而新奇的物理性质.过去几年中,石墨烯已经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在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中,为了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并改善其成型加工性(如分散性和溶解性等),必须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研究人员也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效的工作.但是,关于石墨烯的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各种功能化的方法和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石墨烯进行预期和可控的功能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石墨烯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功能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功能化石墨烯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