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5篇
化学   724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7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界面状态的聚丙烯 (PP) 硫酸钡 (BaSO4)复合体 .PP BaSO4的界面分别用硅烷、硬脂酸、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 g MAH)改性 .研究表明 ,填充体系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均高于基体 .以硅烷和PP g MAH进行界面改性后 ,PP BaSO4的界面相互作用加强 ,导致复合体系中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进一步提高 ,同时BaSO4对PP的成核活性提高 .填料用硬脂酸处理后 ,硬脂酸能够在填料粒子表面上形成一个包覆层 ,使粒子与PP的亲和性改善 .同时该包覆层具有润滑作用 ,使得复合体系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下降 ,并使得该体系中BaSO4的成核活性低于硅烷和处理的体系 .本文探讨了由复合体系的熔体粘度定量比较填充复合体系中聚合物 填料界面相互作用的方法 ,讨论了界面改性对复合体系流变性质和结晶行为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和苯乙烯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 g (GMA co St) )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聚丙烯 (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BT PP合金进行共混挤出 ,使用DSC、FT IR和SEM、TEM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和相形态观察 ,并测试了力学性能 .实验证明 ,熔融共混过程中PP g (GMA co St)的环氧基团可以与PBT的端羧基发生化学反应 ,就地生成了PBT g PP共聚物 ,该共聚物可对PBT PP合金起到良好的增容剂作用 ,使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显著减小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得到明显改善 ,达到了弹性体系或小分子增容所难以达到的力学性能平衡的效果 .此外 ,TEM的研究还在PBT PP g (GMA co St)共混物中发现了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33.
釜内聚合法制备间规聚苯乙烯与聚丙烯共混复合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gCl2 TiCl4 β 二酮 MAO催化体系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sPS)与等规聚丙烯 (iPP)共混复合材料 .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共混复合材料的组成随Al∶Ti和聚合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表征 ,催化剂的活性可达 1.5× 10 5gB[molTi·h]- 1 ,sPS的含量可控制在 5 5 %~ 82 % .采用示差量热扫描仪 (DSC)和扫描电镜 (SEM)对共混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稀土偶联剂 (ReC)对Mg(OH) 2 的表面改性作用及PP/Mg(OH) 2 体系的燃烧性能、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及老化性能。稀土偶联剂可显著改善Mg(OH) 2 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性 ;PP/Mg(OH) 2 体系当Mg(OH) 2 填充量超过 5 0 %时 ,氧指数 (OI)≥ 2 8.5 ,但这时冲击强度不足纯PP的 30 % ,熔体流动速率 (MFR)低于 0 .6g/1 0min ;而填料用 2 .5 % (质量 )ReC处理后 ,填充量为 5 0 %的体系冲击强度接近纯PP ,MFR达 2 .8g/1 0min ;Mg(OH) 2对体系光氧老化过程有加速作用 ,而对热氧老化过程有阻滞作用 ;稀土偶联剂对体系光氧老化过程有轻微的促进作用 ,而对热氧老化过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5.
SEP对PP/P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长江 《广州化学》2001,26(3):7-14
研究了苯乙烯 -乙烯 /丙烯二嵌段共聚物 (SEP)对聚丙烯 /聚苯乙烯 (PP/PS)共混物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EP在PP/PS共混物中作为增容剂 ,降低了分散相的聚结 ,减小了分散相的平均粒子尺寸 ,大大改变了共混物的形态 ,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对PP/PS( 2 0 /80 )共混物的增容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6.
电子束预辐照聚丙烯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电子束预辐照的方法对丙烯酸与等规聚丙烯粉末的接枝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辐照剂量、储藏时间、反应温度、Mohr’s 盐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所有的实验,辐照及接枝聚合等都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同时对接枝材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枝聚合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接枝材料在离子吸附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张弓  傅强 《高分子学报》2000,34(3):306-310
在常规注射过程中,难以获得超高性能的共混体系注射制伯,已有的研究表明,采用高剪 射 ,可以抬高共混体系的最低临界相容温度曲线(LCST0的位置,啬相容性。当溶体进入模具后,冷却的同时相容性下降,开始相分离,相分离程度发展到某一程度即可获得高性能的制件,对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两组分均为结晶型聚合物的共混体系,由于其相形态与结晶形态相互制约、竞争,微相分离程度难以控制。因此对其液  相似文献   
38.
以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氧基钛化合物 [Cp Ti(OBz) 3 ]为主催化剂 ,改性甲基铝氧烷作助催化剂 ,采用单体顺序投入法 ,合成了聚丙烯 b 间规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外加三异丁基铝可以使活性中心的氧化态由Ti(Ⅳ )还原为Ti(Ⅲ ) ,从而提高苯乙烯共聚单体的转化率 .实验表明此催化体系对共聚物的合成具有较高活性 ,适宜的茂钛化合物浓度可阻止活性中心被丙烯预聚物包埋 .抽除残余丙烯气也可促进苯乙烯的共聚合 .对聚合产物进行溶剂连续萃取 ,可分离出嵌段共聚物 ,并用 13 CNMR和DSC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9.
压力膨化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改善聚丙烯蜂窝薄膜(cellular polypropylene) 驻极体的压 电活性.通过热脉冲技术、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及TSD 电流谱分析等研究了经恒压正电晕充电 的聚丙烯蜂窝膜的陷阱能级分布特征,讨论了压力膨化处理工艺对这类蜂窝膜驻极体电荷稳 定性及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说明,PP 蜂窝膜内存在着位于中能级区的能值各异的三种 分立陷阱,深能值陷阱和浅能值陷阱的大多数位于孔洞膜近表面的体层或体内,而中等能值 陷阱则主要位于自由面附近.压力膨化处理改变了PP 蜂窝膜的能阱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这类孔洞膜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但没有明显影响其由慢再俘获效应占主导地位的脱 阱电荷输运特性. 关键词: 压力膨化处理 聚丙烯蜂窝膜 驻极体 电荷储存与陷阱分布 电荷输运  相似文献   
40.
鲁非  张其锦 《波谱学杂志》1996,13(6):539-546
利用13C NMR对抗冲聚丙烯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抗冲聚丙烯聚合工艺的差别,4个抗冲聚丙烯样品中的乙烯链段的序列分布也不同.根据抗冲聚丙烯13C NMR谱,计算出了丙烯段的次甲基和甲基的峰强度,由此建立了表征抗冲聚丙烯共聚物中丙烯链段的立构规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