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数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子束预辐照聚丙烯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电子束预辐照的方法对丙烯酸与等规聚丙烯粉末的接枝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辐照剂量、储藏时间、反应温度、Mohr’s 盐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所有的实验,辐照及接枝聚合等都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同时对接枝材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枝聚合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接枝材料在离子吸附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 (PVDF)晶体结构与辐射效应的关系 .利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 ,获得了 7种不同规整性、不同结晶度的样品 ;通过对其辐射效应的研究 ,探讨了材料结晶区和晶区内不同部位的辐射效应以及这些不同的结构对材料辐射效应的影响 .使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DSC)测量样品零熵产生相变温度、结晶度等随吸收剂量的改变 ,以及不同退火条件样品的辐射效应 .讨论了PVDF样品晶体辐射损伤与样品结构的关系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仪 (ESR)测量不同辐照后样品残余自由基的浓度及这些残余自由基加热条件下的不同命运 .结合DSC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晶体辐射损伤是从晶体表面折叠圈区和晶体茎杆内部缺陷区同时开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聚偏氟乙烯(PVDF)结晶度与电子束辐射效应的关系,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辐射前后PVDF晶体的晶型、结晶度等的变化.发现辐照前后晶体晶型未有明显改变;结晶度在低剂量区(<400kGy),随吸收剂量增大而稍有增加;然后逐渐下降.当吸收剂量高于1000kGy后,结晶度迅速下降.利用二甲基甲酰胺对辐照后样品抽提,研究了其溶胶、凝胶性质.发现在低剂量区,PVDF的辐射效应符合Charlesby-Pinner关系式;高剂量区,当剂量高于约1000kGy时,由于交联网络间分子链段长度已与晶体片晶折叠链长度大致相当,继续辐照,受样品晶体的阻碍作用,样品辐射效应开始偏离Charlesby-Pinner关系.晶体表面及晶体内部缺陷部位发生交联反应几率增加,样品结晶度开始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涂层的传统固化方法是热固化,此种固化过程耗时长达数十小时,生产效率很低,电子束固化是以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EB),对样品进行辐照,使其固化的过程,与热固化相比,它有许多优越性,如电子束固化涂料体系时,树脂不需要溶剂的稀释,产生挥发性有机物质少,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接枝丙烯酸(PP-g-AA)对稀土离子吸附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丙烯电子束预辐照接枝丙烯酸得到PP g AA ,对PP g AA在弱酸性溶液中对稀土离子的吸附规律进行了考察 ,测定了PP g AA对 1 1种稀土离子的吸附速率常数k及吸附量Q ,观察了在PP g AA吸附稀土离子反应中 ,可能存在的“斜W效应”和“四分组效应”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