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8篇
  免费   1202篇
  国内免费   2449篇
化学   4529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668篇
综合类   284篇
数学   1667篇
物理学   355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561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562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针对柱状装药的周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结合无量纲分析方法和爆炸驱动理论,确定了影响破片和冲击波相遇位置的关键参数,给出了由缩比战斗部推广预测原型战斗部爆炸产生的破片冲击波作用时序的方法。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分析了战斗部缩比比例对冲击波和破片作用时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比模型与原型战斗部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的相遇位置之比和相遇时间之比主要取决于两模型的质量比,在不考虑破片速度衰减时,两模型中载荷相遇位置之比和相遇时间之比等于其质量比的0.33次方。受破片速度衰减影响,该方法仅适用于质量缩比不小于0.2的模型。  相似文献   
22.
最近Anst?ter, et al. 发表了对阴离子-π复合物(I-·C6F6)的第一个定量谱学测量[J. Am. Chem. Soc. 141, 6132 (2019)],认为成键作用中相关作用占41%,静电作用占23%,得出相关作用占主导的结论. 本研究表明,该文献的“静电作用”中混入了Pauli排斥作用,后者在数值上抵消了前者的作用. 在复合物I-·C6F6中,发现静电作用是相关作用的两倍多,因而阴离子-π复合物中仍应是静电作用占主导.  相似文献   
23.
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分量的解耦分析对半导体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方法学研究,首先建立了{100}晶面族单晶硅面内应力分量解耦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改变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几何构型和偏振构型,可得到单晶硅拉曼频移与应力分量的解析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斜向背散射偏振拉曼光谱在不同倾角、偏振方向和样品旋转角度下开展原位拉曼探测实现应力分量解耦分析的实用技术。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
采用联苯二酐与3种含酰胺结构二胺制备了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聚酰胺-酰亚胺薄膜, 考察了酰胺结构对薄膜力学、 耐热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了聚集态结构与薄膜热膨胀行为的关系和规律. 该系列薄膜具有超高强度和优异的耐热性能, 拉伸强度高达280.5 MPa, 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89~409 ℃, 并在30~300 ℃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超低负膨胀, 热膨胀系数(CTE, ppm/℃, 即10 6 cm·cm -1·℃ -1)在-3.05~-1.74 ppm/℃之间. 聚集态分析结果表明, 酰胺结构使分子链间形成了强氢键相互作用, 分子链在薄膜面内方向高度有序取向, 并在膜厚方向堆积更为紧密, 使薄膜表现出热收缩现象. 通过不同体积大小的取代基团进一步调控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及排列堆积, 可实现薄膜在高温下近乎零尺寸形变, 为设计制备超低膨胀聚合物基板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李娟 《中学数学》2021,(2):35-36
新课标将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称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这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三者是互相渗透、融合、统一的关系,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联系其他两种目标的桥梁,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1])因此,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过程与方法这项目标,关注教学过程,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6.
王海青  吴有昌 《数学通报》2022,(3):27-32+46
1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正如康德的观点:“知识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正确使用人的理性可以指导主体将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知识统整上升到更高原则的整体知识.”[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单元整体作用的教学观愈加受到重视.“单元设计不仅仅是对知识点与技能训练的课时安排及单元重难点知识的分析”[2]。  相似文献   
27.
朱建明 《数学通报》2022,(3):47-49+62
数学微活动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情境,它是从设置一个与学生生活和经验相关的微型活动出发,内嵌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活动,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感悟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方法,同时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微活动情境与“综合与实践”活动不同,具有局部性、片段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罗建宇 《数学通报》2022,(10):20-24
1引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关于“整体”的解释为:“整个集体或整个事物的全部(对各个成员或各个部分而言)”[1].在哲学范畴,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生活中所有事物都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是数学的来源.关于数学的整体性,有不少经典的表述,如著名数学家约瑟夫·傅里叶曾说:“Mathematics compares the most diverse phenomena,and discovers the most secret analogies which unite them.”(数学能从事物的个性之中寻求事物的共性特征.)普遍联系的原理走向具体化与深层次的体现之一就是系统观的形成,而系统论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整体性.  相似文献   
29.
王刚 《物理通报》2022,(7):143-145
2021年高考题河北卷第10题涉及有限电荷系统的场强与电势分布,其中选项C为考查难点,要求比较两个点的电势高低,笔者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突破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pull-pull and 3-point bending cyclic loadings on the mechanical fa- tigue damage behaviors of a solder joint in a surface-mount electronic package. The comparisons are based 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situ technology an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respec- tively. The compa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threshold levels of plastic strain for the initial damage of solder joints under two cyclic applied loads; meanwhil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occur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determines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n additi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fatigue damage process of solder joints considering a constitutive model of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a for ductile materials and damage evolution based on accumulating inelastic hysteresis energy are identical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actual fatigue life of the solder joint is almost the same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FE modeling us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older joint fatigue fail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