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化学   253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3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以硝酸钴和丙三醇为反应物通过反应条件的改变控制制备出Co3O4纳米线.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在低扫描速率下,Co3O4纳米线电极的循环伏安(CV)曲线呈现出两对氧化还原峰.恒电流充放电实验中,氧化钴纳米线电极在1A.g-1电流密度下的电容为163F.g-1;在1和4A.g-1条件下,其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在98%和80%以上,继续增加循环次数则容量下降比较明显.锂离子电池性质测试中,氧化钴纳米线的放电容量为1124mAh.g-1,然而放电容量随循环次数增加下降较快.基于实验结果,对Co3O4纳米线的形成机理及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多光谱遥感成像链模型的系统信噪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强  相里斌  景娟娟 《光学学报》2012,32(2):211001-105
信噪比(SNR)是评价多光谱遥感成像性能的重要指标,在设计多光谱遥感成像仪的最初阶段应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分系统相关参数。多光谱遥感系统的成像链模型综合考虑辐射源、地物光谱反射、大气辐射传输、光学系统成像、分光元件特性、探测器光谱响应和相机噪声等各个环节,可用于进行成像过程端对端的完整分析。以基于滤光片阵列的多光谱遥感系统为例,采用MODTRAN软件进行大气辐射传输计算,对不同太阳天顶角下,不同目标地物计算像面的照度,根据电荷耦合器件探测器的噪声模型,计算出不同工作条件下多光谱遥感系统的SNR。通过对SNR的分析,可给出该类型多光谱遥感系统获得最佳性能的工作条件,并能够结合使用要求进行光学系统参数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3.
在C5系列的综合利用中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环烯烃共聚物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产品之一。本文评述了用于乙烯和降冰片烯类共聚合体系新型加成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包括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三大类。开发新型半夹心型催化剂是茂金属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主要有两类:1.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CGC);2. Cp’MX3和Cp’M(R)X2 (Cp’=茂基或取代茂基;M=Ti, Zr, Hf;X=卤素或烷基;R=OAr, NR2, NPR3)。非茂金属催化剂则具有亲电能力更强的活性中心及更开放的配位空间,通常具有更高的NB插入率,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活性聚合的特征。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对氧(或Lewis酸)更不敏感,导致对极性基团有更好的耐受性。此外,重点围绕配体结构对催化特性的影响,如何提高分子量和环烯烃的有效插入率及其序列结构的调控等进行了对比和剖析,并展望其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4.
基于高速转镜的高分辨率干涉光谱仪非线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苏星  黄惠民  相里斌 《光子学报》2001,30(12):1474-1480
介绍一种基于高速转镜的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原理,讨论了光程差的非线性与转镜转角θ、折射率n的关系,给出光程差的一般公式,并讨论了一般空间光线的光程差,及系统非线性变化规律.计算得到了使非线性最小的理想的材料折射率值,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5.
手性联苯类化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联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化学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得到手性联苯类化合物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 As(Ⅲ)和As(Ⅴ)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KBH4 溶液浓度为 5 g·L-1(含KOH 5g·L-1),流速 10.0 mL·min-1;样品酸度为1.3mol·L-1 HCl,流速4.2 mL·min-1.对基体 NaCl,MgCl2,CaCl2,Na2SO4以及微量共存金属离子(Cd,Zn,Pb,Cu)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基体和微量共存金属离子对 As(Ⅲ)的测定没有干扰.样品中As(Ⅴ)的测定用硫脲进行预还原,通过总量和As(Ⅲ)含量的差减得到As(Ⅴ)含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8 ng·mL-1;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8%~1.30%(8.0 ng·mL-1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和标准加入法对海水样品测定的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已应用于近岸海水和大洋海水中As(Ⅲ)和As(Ⅴ)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7.
连续氢化物发生端视ICP-AES法测定水中痕量硒和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用自制的在线氢化物连续发生装置,应用端视ICP-AES法测定水中痕量硒和汞。不需要专用氢化物发生装置,分析成本低。在完成非氢化法测定或氢化法测定时不需拆卸或安装。方法简便、快速。测定水中硒和汞的测定,其检出限分别为2×10-4和1×10-4mg·L-1。  相似文献   
108.
AHP中增加一组元素的严格保序性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左主特征向量法(LEM)下增加一组元素严格保序的充要条件,通过研究在右主特征向量法(REM),左主特征向量法(LEM),几何平均特征向量法(GMEM)下增加一组元素严格保序的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出GMEM下增加一组元素严格保序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9.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DLC (diamond like carbon)/Ti and DLC film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ulsed laser arc deposition. R-ray diffraction,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nanoindenter,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er, surface profiler and micro-tribometer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DLC/Ti and DLC fil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LC/Ti film, with $I(D)/I(G)$ 0.28 and corresponding to 76{\%} sp$^{3}$ content calculat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uniform chemical composition along depth direction, 98 at{\%} content of carbon, hardness 8.2 GPa and Young's modulus 110.5 GPa, compressive stress 6.579 GPa, thickness 46~nm,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0.08, and critical load 95mN, exhib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10.
张振宇  路新春  雒建斌 《中国物理》2007,16(12):3790-3797
A novel method, pulsed laser arc deposition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and cathode vacuum arc techniques, was used to deposit the diamond-like carbon (DLC) nano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er,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ulti-functional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deposited fil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osited films are amorphous and the sp$^{2}$, sp$^{3}$ and C--O bonds a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lms are identified. The Raman peak intensity and surface roughnes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film thickness. Friction coefficients are about 0.1, 0.15, 0.18, when the film thicknesses are in the range of 17--21~nm, 30--57~nm, 67--123~nm, respectively.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united effects of substrate and surface roughness. The wear mechanism of DLC films is mainly abrasive wear when film thickness is in the range of 17--41~nm, while it transforms to abrasive and adhesive wear, when the film thickness lies between 72 and 123~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