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化学   7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210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136篇
物理学   5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We perform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investigation for nuclei 179,181,183Au in the particle-triaxialrotor model with variable moment of inertia. The calculated energy spectra in^179,181,183Au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globally.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clei^179,181,183Au have prolate deformation and involve shape coexistence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bands. The main configuration of bands 1, 2, 3 and 5 in these nuclei are identified as [541]1/2^- (πh9/2, α = 1/2), [541]1/2- (πh9/2, α= -1/2),[530] 1/2- (πf7/2) and [660] 1/2^ (πi13/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2.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Toeplitz C^≠-algebra over the L-shaped domain in C^n by the groupoid approach, and successfully parameterize the unit space of the groupoid assocated to the Toeplitz C^≠-algebra.  相似文献   
103.
邢永忠  徐躬耦 《中国物理 C》1997,21(11):1024-1030
对于一个原子核模型系统在不同耦合强度、不同粒子数情况下的基态关联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具有稳定的静态形变时,基态关联基本上可用基于静态上的零点振动来解释,因此,关于静态性质的自治场计算是至关重要的. 但在开始发生单极形变的临界点附近,它随控制参量的变化显得很复杂、很敏感. 看来,在滴线附近的轻核的进一步研究中,关联效应是需要注意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4.
通过55Mn(30Si,αpn)反应研究了79Kr的高自旋态. 利用GASP阵列配以由40个△E-ESi(Au)望远镜所组成的带电粒子球实现γγγ-带电粒子符合测量,在Kπ=5-/2转动带上发现了由10条新γ跃迁所构成的9条新能级,将其中(a=+1/2)和(a=-1/2)伴带分别推位于(37-/2)8992keV和(59-/2)20132keV能级. 并用推转壳模型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5.
针对保参数方向构造过渡曲线曲面方法的不足, 构造了任意参数曲线曲面间既保持参数方向又具有形状可调性的C1C2连续过渡曲线曲面。首先,基于2类带1个自由参数的调配函数,分别构造满足C1C2连续的过渡曲线,并讨论基于能量优化模型的最佳过渡曲线构造问题;然后,将所提出的方法推广到过渡曲面的构造。 实例结果表明,2被过渡曲线曲面为任意参数曲线曲面时,利用该方法构造的过渡曲线曲面不仅与2被过渡曲线曲面的参数方向保持一致,而且可利用所带的自由参数对其形状进行调整。通过能量优化模型确定自由参数的取值,可获得尽可能光顺的过渡曲线曲面。 所提方法弥补了保参数方向构造过渡曲线曲面方法的不足,是一种实用的过渡曲线曲面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超声换能器,变幅杆及其组合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宏沛 《应用声学》1988,7(4):30-36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超声换能器和变幅杆组合件的数学模型,即将组合件按其形状进行分割成若干段,对单独的变幅杆亦可按其形状函数分为若干段。各段用网络等效,通过矩阵乘积简化成一个总等效四端网络,再由网络二端电学量,机械量的两两之商求得一系列性能参数。以一实例作了验证性计算,与常规的解析方法作了比较,获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从转动矩阵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结合脉冲梯度场的选择性形状脉冲的相位特性,结果表明:单梯度自旋回波(SPFGSE)和双梯度自旋回波(DPFGSE)对于对称和反对称的形状脉冲,都能很好地克服其相位畸变;而双梯度自旋回波(DPFGSE)对于非对称的形状脉冲也能克服其相位畸变;双选择性单梯度自旋回波无法克服形状脉冲的相位畸变.  相似文献   
108.
In this paper, the geometrical design for the blade's surface in an impeller or for the profile of an aircraft, is modeled from the mathematical point of view by a boundary shape control problem for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he sum of a global dissipative function and the power of the fluid. The control variables are the geometry of the boundary and the state equations are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Euler-Lagrange equations of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are derived, which are an elliptic boundary value system of fourth order, coupled with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authors als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the existence of the solution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mixe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weak continuity of the solution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geometry shape of the blade's surface and the existence of solutions of the equations for the Gateaux derivative of the solution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geometry of the boundary.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反胶束法,在常温和低温下(接近零度)合成了硅土包裹的CdS纳米颗粒.高分辨电镜表明常温下合成的颗粒呈现直径小于5 nm的球形,而在低温下出现了短棒形和长达微米量级的线形.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表明:不仅合成CdS纳米颗粒溶液的浓度,而且温度对CdS纳米颗粒的形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CdS纳米颗粒的光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10.
黄涛 《中国物理 C》2007,31(9):849-856
在QCD光锥求和规则(LCSR)框架内应用具有手征流关联函数计算B(Bc)→Dlν衰变过程的弱形状因子. 所获得的形状因子的表达式仅依赖于D介子的主导级分布振幅(DA). 应用了三类D介子的分布振幅计算了形状因子FB→D(0)和FBc→D(0). 在速度迁移1.142=0附近算符乘积展开(OPE)得以有效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形状因子行为在误差范围内与B(Bc)→Dlν过程实验数据相一致. 在大反冲区域1.35B→D(0)是与微扰QCD(pQCD)结果相一致的. 所以本文的计算在联接格点QCD, 重夸克对称性和pQCD之间起桥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对B(Bc)→Dlν跃迁过程的理解. 计算 使用了在端点具有指数压低的分布振幅行为, 对FBc→D(0)的预言与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可比的, 有利于具有库仑修正的三点求和规则(3PSR)方法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