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28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76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07篇
物理学   2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把正交正放类网架结构简化为构造上正交异性的夹层板,采用考虑剪切变形的具有三个广义位移的平板弯曲理论来分析,给出了网架结构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解析计算公式,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2.
变温下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九生  黄兴 《实验力学》2007,22(6):612-616
利用Zwick020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天然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单向拉伸的大变形力学行为。得到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材料的破坏条件,由此分析了高温和低温的温度变化条件及加载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天然橡胶材料在大变形条件下的温度和加载速率敏感特性。同时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出材料的应变能函数,并应用热超弹性模型对材料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仅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吻合得较好,因为材料软化或硬化,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情况下二者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03.
用盒形结构保护产品是最常见的包装方式之一。本文对盒形结构在碰撞载何作用下的大挠度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同时考虑弯曲和膜力消耗塑性功的基础上,用能量平衡法给出了一个近似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可望用于盒形结构的耐撞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4.
随机载荷作用下结构疲劳损伤的累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在随机载荷作用下具有随机疲劳强度的结构的累积疲劳损伤与疲劳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可靠性函数的方法.对在平稳窄带高斯随机应力作用下的金属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给出了上述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数例计算表明,理论结果与数字模拟结果颇为吻合.  相似文献   
105.
在室温下对退火和调质42CrMo合金钢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和应力控制的系统循环实验,并对它们的应变循环和应力循环特性进行比较.揭示和分析了应变幅值、平均应变及其历史对材料应变循环特性的影响以及应力幅值、平均应力及其历史对棘轮行为的影响.讨论了应变循环和应力循环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材料循环变形行为间的区别.研究发现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及其历史对材料的棘轮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助于进行合理本构描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The analysis on the recovery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shape memory effects is helpful for the optim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shape memory polym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ecovery performance, material parameters, and loading conditions, by taking aliphatic polyether urethane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ers simulate the shape memory behaviors numerically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viscoelastic model.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for this model are taken from stress relaxation tests, rather than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tests. Both the unconstrained and the constrained recovery behaviors during strain‐controlled shape memory process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unconstrained recovery occurs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regardless of the applied strain values. Another interesting result is that the shape recovery temperature in unconstrained recovery situations increases and the maximum recovery stress under constrained recovery condition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eating rat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7.
以不同方法制备了系列Fe2O3/Al2O3氧载体,采用XRD、H2-TPR、CH4-TPR、O2-TPD和BET等分析技术对氧载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Fe2O3负载量氧载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性能,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Fe2O3/Al2O3氧载体结构、反应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负载量对氧载体活性及产物中CO2选择性的影响较大,负载量较低时氧载体活性较低且引起甲烷部分氧化产物CO含量增加。制备方法亦对氧载体与甲烷的反应活性有所影响,整体上共沉淀法制备的质量分数60%Fe2O3/Al2O3氧载体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和化学链循环稳定性。其在反应温度850℃、反应时间15 min、30次循环后甲烷转化率及产物中CO2选择性均未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高镍负载量的13%Ni/SiO2(13Ni/Si)催化剂和低镍负载量的7%Ni-2%Ce/SiO2(7Ni-2Ce/Si)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XRD、FT-IR、TEM、H2-TPR/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CO甲烷化活性.结果表明,在7Ni-2Ce/Si催化剂中NiO、CeO2和SiO2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改变了Ni-O-Si键的化学环境,促进了氧化镍物种的分散和还原,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同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新的中等强度的CO吸附中心.与高镍负载量的13Ni/Si催化剂相比,低镍负载量的7Ni-2Ce/Si表现出更高的CO吸附能力和甲烷化活性.常压下,在CO体积分数1%和空速7 000 h-1的反应条件下,低镍负载量的7Ni-2Ce/Si催化剂上CO完全甲烷化最低温度为230 ℃,比高镍负载量的13Ni/Si低了30 ℃.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P-Al/NaX催化剂,然后通过浸渍NaOH对其进行酸碱性调控,并探究了它在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等表征及催化活性数据发现,原位负载P、Al后,合成的磷铝硅酸盐(Na13Al24Si13P11O96·H2O)结构展现出较好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催化活性;随着NaOH负载量的增加,乙苯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负载质量分数为9%的NaOH时,苯乙烯选择性为45.84%,乙苯和苯乙烯的收率之和达到63.08%。这可能是由于NaOH的负载有利于催化剂表面碱性的提高和酸性的降低,而高的强碱性位和弱酸性位数量有利于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for generating stable loading patterns for the Pallet Loading Problem under several stability criteria. The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evaluation show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number of stable patterns in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reported earlier. Moreover, most of the solved cases also ensure optimality in terms of utilization of a pall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