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化学   318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为废旧电池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适宜的溶解条件为:柠檬酸浓度1.0mol.L-1、溶解温度45℃、H2O2加入量5.0%、料液比60g.L-1,在此条件下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达到99.56%。对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加入H2O2之前,尖晶石LiMn2O4中的Mn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2+以及MnO2,而Mn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MnO2。MnO2与柠檬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丙酮二羧酸及Mn2+。加入H2O2之后,H2O2作为还原剂能够将剩余的MnO2全部还原为Mn2+,使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海木中存在许多痕量的柠檬酸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结构独特,具有广泛生物活性。活性物质结构研究是活性开发的前提,然而,痕量未知化合物的分析一直以来是分析化学的难点。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用于该类柠檬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铜粉催化剂加入方式对C.I.颜料红177中间体4,4'-二氨基-1,1'-二蒽醌-3,3'-二磺酸(DAS)合成过程中的乌尔曼偶联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55 ℃较佳反应温度下,先加入与溴氨酸钠质量比为2:5的铜粉,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与溴氨酸钠的质量比为1:5的铜粉,与一次性加入与溴氨酸钠的质量比为3:5的铜粉相比较,综合反应时间可节省2~3 h。 另外,对于DAS中混有的铜盐,采取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柠檬酸的方法予以去除,此举可提高DAS的纯度。 当铜粉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6:1时,可使DAS中铜盐的含量小于0.001%。 此外还探究了蒸馏后滤液的剩余量对DAS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液的剩余量在20 mL时,DAS的收率在95%以上。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欲进一步提高该反应的收率,需要寻找更高效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四丁酯、柠檬酸或乳酸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在水中合成了一系列α-羟基酸钛催化剂,13C NMR、HR-MS(ESI)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α-羟基酸钛催化剂主要含柠檬酸或乳酸的α-羟基和α-羧基与钛离子形成的五元螯合环三配体配合物。其中,采用柠檬酸与TBT在氢氧化钾参与条件下制得的CTK-312催化剂,能够合成特性粘度高达1.268 dL·g-1的PBT。   相似文献   
15.
周森  孙婷 《广州化学》2014,(2):41-44
采用锌-柠檬酸氢二铵溶液还原体系,以偶氮苯为原料合成出氢化偶氮苯.合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当偶氮苯用量是0.625 mmol时,偶氮苯与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0.2 g/mL柠檬酸氢二铵溶液用量5.0 mL,室温,时间约3 min,平均收率90.6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失重实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在质量分数为2%柠檬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失重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在柠檬酸溶液中能够有效地抑制碳钢的腐蚀,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缓蚀效率达到86.4%。 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Nyquist图中单一的容抗弧变化表明碳钢电极表面的腐蚀过程主要由电荷转移步骤控制。 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的一种吸附。  相似文献   
17.
以草酸铌铵和硝酸银为反应物,采用柠檬酸络合法成功的制备了钙钛矿型化合物AgNbO3可见光光催化剂,并运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以可见光为照射光源,以有机染料亚甲基蓝为模拟探针,考察其光催化性质。结果表明800℃所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主要降解途径是以脱甲基的形式进行的,与固相法合成的样品相比,柠檬酸络合法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固体超强酸SO4/ZnO-TiO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固体超强酸SO4/ZnO-TiO2作催化剂,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TBC).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SO4/ZnO-TiO2是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正丁醇和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0:1,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2.5h,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聚体单元的柠檬酸铋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最重的非放射性金属元素, 铋的高抗菌活性和低伴生毒性使得它在中世纪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 其中, 柠檬酸铋类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疗效而被广泛用作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临床药物. 因此, 柠檬酸铋类化合物的结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胃中酸度大约是pH 3)的结构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此类化合物的结构和药理作用之间的联系. 我们合成了四种柠檬酸铋型的配合物((H2en)[Bi2(cit)2(H2O)4/3]·(H2O)x (1)、(H2en)3[Bi2(cit)2Cl4]·(H2O)x (2)、(Hpy)2[Bi2(cit)2(H2O)8/5]·(H2O)x (3) 和 (H2en)[Bi2(cit)2]·(H2O)x (4)). 它们的晶体结构揭示了柠檬酸铋二聚体单元([Bi(cit)2Bi]2-)是此类化合物结构体系的构成基础. 配合物1, 2, 3和4分别包含三种、一种、五种和一种类型的 [Bi(cit)2Bi]2-单元. 配合物1, 3和4通过柠檬酸铋二聚体单元在三维方向的交叉链接, 形成了三维网状框架结构, 而在配合物2中, 由于低配位数的氯离子取代了桥联柠檬酸根离子, 所以只形成了一种二维的层状聚合结构. 在柠檬酸铋类配合物中, 柠檬酸铋组成网状框架所产生的负电荷必须由阳离子平衡. 吡啶离子([C5H6N]+)和乙二胺离子([H3NCH2CH2NH3]2+)分别在配合物1~4中起着平衡电荷的作用. 这种柠檬酸铋类配合物的共性使得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扩散作用或者静电引力进入化合物的网状框架成为可能. 同时, 柠檬酸铋骨架的自身组装和形成网状结构的空腔大小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 引入分子的离子化程度和大小、溶液酸度, 以及配合物晶体生长时间. 基于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我们模拟了临床药物雷尼替丁柠檬酸铋钾(RBC)的结构, 发现雷尼替丁分子可以插入到柠檬酸铋网状结构形成的空腔中, 并与柠檬酸根及配位水分子形成氢键. 电喷雾质谱可以用来分析溶液中铋类化合物的组成. 因此, 通过对低pH值下的氨水-Bi(cit), 乙二胺- Bi(cit), 吡啶-Bi(cit)和雷尼替丁-Bi(cit)溶液的ESI-MS和MS/MS谱图分析, 我们观测到柠檬酸铋四聚体([Bi4(cit)4·5H]+)、三聚体([Bi3(cit)3·4H]+)和二聚体([Bi2(cit)2·3H]+)的信号, 并且它们在溶液中的丰度成逐渐递增趋势. 同时, 由于在中性水溶液中观测不到m/z 2000以内的信号, 说明柠檬酸铋化合物在中性水溶液中不会降解, 而在酸性水溶液中会逐步降解成二聚体单元. 综合晶体结构数据和电喷雾质谱分析, 我们认为柠檬酸铋类药物在胃中有可能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覆盖在溃疡的表面, 然后再在胃酸的作用下降解为二维结构直至二聚体单元. 同时, 由于柠檬酸铋的低毒性及可以形成带负电荷的多孔状聚合物, 因此可以作为一种药物载体, 运输有效药物成分到相关的生物标靶分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