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化学   430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35种兽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所得净化液以Zo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0.1%甲酸(体积分数)溶液和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35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均在1~50μg·kg-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2~1.07μg·kg-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0.08~3.58μ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45.6%~12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4%~24%之间。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四溴双酚A(TBB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手动填充酸化硅胶柱可解决TBBPA回收率偏低和不能同时分析的问题。该方法 HBCD三种异构体α-HBCD、β-HBCD和γ-HBCD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6、102.0pg/g,9.5、31.7pg/g和17.4、58.0pg/g(以脂肪计);TBBPA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9、103.0pg/g(以脂肪计)。样品的回收率为89.1%~114.0%,并运用标准物质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激素残留检测时关于样品的提取与净化、酶解、基质效应和激素来源等问题(引用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14.
加入同位素标记物的动物源性样品(龙虾、肠衣),在酸性条件下用2-硝基苯甲醛,使样品中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实现衍生。经乙酸乙酯提取浓缩、用甲醇水溶液溶解过滤后,滤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在0.5,1.0和2.0μg/kg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1%~92.2%,检出限(LOQ)...  相似文献   
15.
四川瓜蒌具钙拮抗作用化学成分的光谱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蒌皮系葫芦科植物瓜蒌(Trichosanthese)的干燥成熟果皮,为常用中药,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肠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胸痹心痛、乳痛肺痛、大便秘结等。瓜蒌皮重在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文献报道^[1]它还具有抗癌、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但瓜蒌皮在钙拮抗作用方法的研究未见报道,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对瓜蒌皮的分离物进行了成分的测试,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红外光谱的陆生动物油脂中反刍动物成分鉴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应对违法掺加导致的饲料安全隐患,完善饲用油脂的高效检测手段,满足饲料质量安全的监管需求,以来源可靠的不同种属动物油脂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非反刍动物油脂中掺加不同比例(1%,5%,10%,20%,30%和40% W/W)的反刍动物油脂获得试验样品,首次系统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讨了陆生动物油脂中掺加反刍成分的鉴别分析方法与模型。研究表明基于掺加比例1%~40%样品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正确判别率为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样品;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陆生动物油脂中反刍成分低掺加比例0.1%~40%,0.2%~40%,0.4%~40%,0.6%~40%和0.8%~40%样品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的正确判别率均低于100%。且随着最低掺加比例的降低,假阳性与假阴性样品数明显增多,其正确判别率逐步降低。因此,陆生动物油脂中掺加反刍成分判别分析检量限约为1%;进一步通过脂肪酸组成与差异性分析、红外光谱特征波段和特征化学键对比分析探讨其判别分析机理。非反刍动物油脂光谱3 006 cm-1处吸收峰(代表=C-H(cis-)的拉伸振动)和914 cm-1处吸收峰(代表=HC=CH-(cis-)的弯曲振动)明显高于反刍动物油脂样品,主要表征了顺式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显著差异。非反刍动物油脂光谱965 cm-1处吸收峰(代表-HC=CH-(trans-)的弯曲振动)明显低于反刍动物油脂样品,主要表征了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显著差异。掺加比例为1%的混合样品中反式C=C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低掺加比例的样品,而不同掺加比例样品的顺式C=C键含量和C-H(-CH2-)键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基于红外光谱的陆生动物油脂中反刍动物成分鉴别分析主要是基于反式C=C键结构的信息表征。综上所述,红外光谱可作为一种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的技术应用于陆生动物油脂中反刍成分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电离(PCI)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橄榄油中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3种甾醇烯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石油醚溶解,硅胶柱净化后,分别采用GC-EI/MS和GC-PCI/MS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以3,5-胆甾二烯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较好。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分别在0.024~0.48、0.02~0.50和0.03~0.75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3个加标水平下,GC-EI/MS和GC-PCI/M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7%~99.5%、87.1%~109.2%,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超过8.3%。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 mg/kg(EI),0.03~0.10 mg/kg(PCI)。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EI能提供更多碎片离子和结构信息,而PCI中则主要为准分子离子及反应气加合离子。应用于样品中甾醇烯的测定时,PCI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EI。两种方法可相互补充和替代应用于日常检测中。  相似文献   
18.
江西柘林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对柘林水库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2种,隶属3门18科31属,其中软体动物门12种、节肢动物门12种、环节动物门8种。优势种为中华颤蚓Tubifex sinicus。柘林水库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620.42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16.05g/m2。密度季节变化为春季高,夏季低,生物量季节变化为春季高,秋季低。库湾及库区底栖动物较为丰富。功能摄食群中撕食者、滤食者和收集者季节变化明显,刮食者与捕食者变化较为平稳。水库中底栖动物优势类群多为耐低氧的寡毛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徐静  肖珊珊  董伟峰  隋凯  曹际娟  刁文婷  张静 《色谱》2012,30(9):922-925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动物组织中残留左旋咪唑的方法。在碱性溶液中将左旋咪唑盐酸盐转化为左旋咪唑,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分别以HCl水溶液、氢氧化钾-二氯甲烷体系进行两次液液萃取净化,依次消除提取液中的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最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系统,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以m/z 148、176、204为定性离子,m/z 204为定量离子进行结构确证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 左旋咪唑含量在0.25~3.0 m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定量限为5 μg/kg,低于当前国际最低限量标准;在鸡肝、鸭肝、兔肝和猪肝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在76%~106%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该法简便、稳定性好,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即可实现对动物肝脏中左旋咪唑残留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核苷类化合物指纹图谱用于不同海洋动物药真伪鉴别的可行性, 为贵重动物药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采用亲水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ILIC-ESI-TOF/MS)对不同海洋动物药中的16种核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 构建了基于16种核苷类化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 结合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 用于不同海洋动物药的鉴别. 结果表明, 基于核苷类化合物HILIC-ESI-TOF/MS分析的指纹图谱能反映不同海洋动物药各自的固有特征, 结合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实现对不同海洋动物药的正确区分. 说明核苷类化合物指纹图谱有望成为动物药鉴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