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25篇
  免费   5840篇
  国内免费   7740篇
化学   34466篇
晶体学   1794篇
力学   1816篇
综合类   319篇
数学   2316篇
物理学   1479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1076篇
  2020年   1328篇
  2019年   1298篇
  2018年   1133篇
  2017年   1566篇
  2016年   1700篇
  2015年   1533篇
  2014年   1987篇
  2013年   3594篇
  2012年   2603篇
  2011年   3151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3019篇
  2008年   3010篇
  2007年   3042篇
  2006年   2920篇
  2005年   2615篇
  2004年   2377篇
  2003年   1922篇
  2002年   1692篇
  2001年   1390篇
  2000年   1329篇
  1999年   1092篇
  1998年   935篇
  1997年   849篇
  1996年   708篇
  1995年   712篇
  1994年   620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安晓强  邱昆  张崇富 《应用光学》2006,27(3):177-182
介绍了光码分多址系统中常用地址码(一维扩时码、二维码和三维码)的特点,并对它们各自的互相关均值和方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非相干光码分多址系统中光学相关接收机的基本原理,结合不同的用户地址码,对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接收机最佳判决阈值与地址码基本特性参数和系统同时用户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特定地址码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只有选择合适的接收机判决阈值,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才能达到最佳。研究结果对光码分多址系统中接收机判决阈值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2.
提高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系列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指出了气体总流量和背反射电极的类型对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电池的I-V测试结果表明:随反应气体总流量的增加,对应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果使得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以提高.另外,ZnO/Ag/Al背反射电极能明显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进而也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对气体总流量和背反射电极类型影响电池效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气体流量 ZnO/Ag/Al背反射电极  相似文献   
53.
光子晶体在座舱罩雷达散射截面减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燕  袁乃昌 《应用光学》2006,27(5):390-393
提出一种金属 介质型光子晶体薄膜,用传输矩阵法计算这种光子晶体薄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光子晶体薄膜对毫米和厘米量级的微波的反射率高达99%以上;对于波长为微米量级的可见光,平均透光率为50%。分析了介质单元厚度、金属单元厚度、金属层总厚度对透射率的影响,给出这种光子晶体薄膜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指出这种光子晶体薄膜涂镀在飞机座舱玻璃上,可以有效地减小座舱罩的雷达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54.
a-C:F薄膜的热稳定性与光学带隙的关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慎东  宁兆元  黄峰  程珊华  叶超 《物理学报》2002,51(6):1321-1325
以CF4和C6H6的混合气体作为气源,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ECRCVD)装置中制备了氟化非晶碳薄膜(aC:F),并在N2气氛中作了退火处理以考察其热稳定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获得了薄膜中CC双键的相对含量和光学带隙,发现膜中CC键含量与光学带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高微波功率下沉积的氟化非晶碳膜具有低的光学带隙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氟化非晶碳膜 光学带隙 退火温度 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The extents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coating films on the surface of crystals were determined. Three different samples were made with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coating fluid (Sepifilm LP 010 in 10% aqueous solution). Since the atomizing rate was constant, the coating time increased in parallel with the volume of coating fluid applied.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film thickness and smoothness is very difficult, and therefore indirect methods were used. Dimenhydrinate was chosen as model drug; this is a heat-sensitive antihistamine with a low melting point. This temperature can be reached during the tableting process. The behaviour of samples on exposure to heat was examin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water uptakes of th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with an Enslin apparatus. Plasticity was studied with an instrumented tablet machine. These indirect methods (thermal conductivity, water uptake and plasticity measurements) reveale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various experiments. An overlong coating time decreas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coating film.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6.
孔英秀  韩军  尚小燕 《应用光学》2006,27(4):336-339
为了准确计算出镀膜过程中每层膜的折射率,介绍了实时监控过程中确定膜层折射率的2种方法:一种是由实测的透射比光谱直接反算出膜层的折射率;另一种是用最小二乘法的优化算法实时拟合折射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反算适合单点监控,所得折射率误差小于2%。然而在实际镀膜过程中,由于宽带内膜层参数误差较大,一般大于25%。为此,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即在整个宽光谱范围内采集每个波长点的信息,所得结果误差很小,一般都在2%~5%之间,有时可达到10%,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际镀膜时膜厚监控的精度。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制备的掺钕螯合物Nd(DBM)3Phen材料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荧光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该材料的强度参量.分析了钕离子激发态4F3/2的辐射寿命(631 μs)和4F3/2→4IJ′跃迁的受激发射截面和荧光分支比.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以竖直圆管内壁催化剂薄层内发生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强化对流换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催化剂薄层内的吸热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地强化对流换热,降低流体和壁面温度,从而对壁面起到保护作用;极限热流密度的大小与流体的入口温度有关,存在最佳入口温度使极限热流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59.
两种方法制备ITO薄膜的红外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比较了用电束加热蒸发法和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氧化锡铟(ITO)薄膜在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实验发现,通过直流磁控溅射在常温下制备的ITO薄膜在红外波段折射率稳定、消光系数小,比电子束加热蒸发制备的膜有较高的透过率在波长1550nm附近的透过率可达86%以上,消光系数约为004,方电阻最低为100Ω/□.  相似文献   
60.
相变光盘介电薄膜ZnS-SiO2 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波  阮昊  干福熹 《光子学报》2003,32(7):834-836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ZnS-SiO2 介电薄膜,利用透射电镜和椭偏仪研究了溅射条件对ZnS-SiO2薄膜微结构和折射率n的影响.研究表明,ZnS-SiO2薄膜中存在微小晶粒,大小为2~10 nm的ZnS颗粒分布在SiO2基体中,当溅射功率和溅射气压变化时,ZnS-SiO2薄膜的微结构和折射率n发生显著变化,微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折射率n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溅射条件可以制备适用于相变光盘的高质量ZnS-SiO2介电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