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2161篇
化学   2054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184篇
物理学   177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IR,EXAFS, ~(13)CO同位素交换反应及与NO作用等手段研究了Pt羰基簇合物[Pt_3(CO)_6]~(2-)_n(n=3,4)在NaY分子筛超笼内的合成机理.在氧化样品Pt~(2+)/NaY上300-373 K的还愿羰基化过程中,首先Pt~(2+)与CO反应生成PtO(CO)物种(波数σ_(CO)=2110 cm~(-1)),然后聚集成“Pt_3(CO)_6”(σ_(CO)=2112,1896和1841 cm~(-1)),最后生成深绿色的Pt羰基簇合物Pt_(12)(CO)_(24)]~(2-)/NaY(σ_(CO)=2080,1824 cm~(-1)).“Pt_3(CO)_6”的羰基在室温下能迅速地与~(13)CO发生交换,而[Pt_3(CO)_6]~(2-)_n(n=3,4)的羰基与~(13)CO的同位素交换即使在343 K也进行得很慢,室温下,NO能逐步破坏Pt羰基簇合物的层间和层内Pt-Pt键,得到中间物种“Pt_3(CO)_6”和PtO(CO),同时在气相产生CO_2和N_2O.而由上述两中间物种出发,300-353 K温度下,在CO气氛中的还原羰基化又能可逆地得到原羰基簇合物.  相似文献   
82.
赵转云  马竞涛 《分子催化》1994,8(3):203-206
本文首次利用碳基钴簇合物PhPCo_3(CO)_9催化剂,在常压和-20℃-0℃,用苯乙烯和重氮乙酸乙酯进行环丙烷化反应,合成了菊酸酯,重氮乙酸乙酯可全部转化,酯的选择性可达85%。产物经减压分馏后,由IR和 ̄1HNMR分析,确证了产物为菊酸酯,表明了羰基钴簇合物对苯乙烯的环丙烷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为四面体异核簇合物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王鼎聪 《中国科学B辑》2006,36(4):338-346
提出了一种原位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 熔盐/超增溶胶团自组装法. 发现了熔盐的超增溶现象, 并提出了超增溶自组装机理. 在5%VB值小于1的表面活性剂和烃类组分形成连续相的反相胶束中超增溶自组装95%的熔盐, 熔盐形成多面体立方相, 并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以静电吸附方式组装. 以超增溶胶团为纳米反应器, 熔盐与沉淀剂在胶团中进行原位合成. 该原位合成法具有不用水为溶剂、最大的沉淀量、粒子呈纳米级粒子和粒径分布范围窄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理想的移动电源,但因金属Pt阴极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差,甲醇在阴极产生“混合电位”,导致电池效率降低。抗甲醇氧电还原催化剂可降低“混合电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Ga^3+的新萃取体系的界面特性和胶团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Ga~(3+)协萃体系(Ga~(3+)-D_2EHPA-H_2MPA-正十二烷-H_2SO_4)的界面吸附和胶团形成热力学,发现该萃取体系中[H_2MPA]影响D_2EHPA和H_2MPA的界面吸附性质。在中、高[H_2MPA]范围内D_2EHPA与H_2MPA的界面吸附行为相反,D_2EHPA的存在也影响H_2MPA的界面吸附行为。研究了界面张力与各因素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获得某些胶团形成和界面吸附特性的物化参数。  相似文献   
86.
本文由[(μ-t-BuS)(μ-CO)Fe2(CO)6][Et3NH]和硒粉形成的[(μ-t-BuS)(μ-Se)Fe2(CO)6][Et3NH],分别与溴化苄,二碘甲烷及邻一、间一、对一双(溴甲基)苯反应,合成了蝶状Fe2SSe单簇物(μ-t-BuS)(μ-PhCH相似文献   
87.
林翠英  宋利  赵剑曦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2):1846-1850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腈(DMABN)为探针, 测定它在表面活性剂(C12TABr、SDS、C12E23、C12-3-12·2Br)水溶液中的第二重荧光强度(Ia)和对应的特征波长(λa)对表面活性剂浓度(c)曲线, 由Ia-c 曲线的转折点或λa-c曲线对应的一阶导数极小点可以获得临界胶团浓度(cmc). 由于C12-3-C12·2Br在水溶液中强烈聚集, 利用λa-c曲线还可以获得其胶团结构松散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88.
戴亮  杨华 《结构化学》1993,12(3):202-207
本文报导了四个含μ_3-S的铁,钴,钼异核簇羰基衍生物([FeCo_2S(CO)_9],[H_2Fe_2CoS(CO)_9],[FeCoMosCp(CO)_8]和[FeCoMos(Cp’COCH_3)(CO)_8],Cp=C_5H_5,Cp’C_5H_4)的质谱,并基于第一无场区亚稳跃迁和同位素峰丰度分布等数据讨论了其主要的断裂行为,发现在电子轰击下这些化合物的簇骼键的断裂反应与共价金属离子半径和μ_3-S配体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89.
标题化合物(Ⅰ)经由Mo4S4(μ-dtp)4(Ⅱ)[dtp=S2P(OEt)2]和Ni(OAc)2反应而得。(Ⅰ)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c,a=13.176(4),b=11.699(3),c=18.526(4)Å,β=116.11(3)°,V=2564(3)Å3,Z  相似文献   
90.
簇合物[Fe(DMF)6][W2S6]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NH_4)_2WS_4、FeCl_3和NaS_2CNC_5H_(10)为原料,合成出[Fe(DMF)_6][W_2S_6]簇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胞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0.8778(1)nm,b=0.9467(3)nm,c=1.1362(6)nm,α=71.506(1)°,β=74.775(2)°,γ=74.775(2)°,ν=0.84806nm~3,Z=1.晶体结构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后,最终偏离因子R=0.0811.此外还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