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3篇
  免费   4778篇
  国内免费   11636篇
化学   20760篇
晶体学   1465篇
力学   589篇
综合类   739篇
数学   1712篇
物理学   9662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616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684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986篇
  2015年   1067篇
  2014年   1238篇
  2013年   1754篇
  2012年   1663篇
  2011年   1597篇
  2010年   1455篇
  2009年   1583篇
  2008年   1695篇
  2007年   1616篇
  2006年   1807篇
  2005年   1703篇
  2004年   1743篇
  2003年   1561篇
  2002年   1255篇
  2001年   1186篇
  2000年   791篇
  1999年   700篇
  1998年   581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81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uO/γ-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plasma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methods.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wo kind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toluene and benzene, were carried out over these CuO/γ-Al2O3 catalysts.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 catalytic combustion the activity of the CuO/γ-Al2O3 catalyst prepared via plasma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O/γ-Al2O3 catalyst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method.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an enhanced dispersion had been achieved with the plasma treatment. SE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ze became much smaller and the surface became more uniform with the plasma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2.
人凝血因子Ⅸ在家兔体内的持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用构建有人凝血因子Ⅸ cDNA的重组质粒(pCMV Ⅸ)或重组反转录病毒(XLⅨ和N2CMVⅨ)转染家兔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RSF),经过选择后将转有人Ⅸ因子cDNA的细胞包埋于胶原基质,然后进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移植。腹腔移植有RSF-XLⅨ转化细胞的家兔血浆中人Ⅸ因子表达水平可达100ng/ml,表达持续5个半月;腹腔移植有RSF-pCMVⅨ细胞的家兔血浆中人Ⅸ因子水平可高达2.95ng/ml,表达至今已超过10个月,而且仍在继续检测中。在移植方法上,我们做了进一步改进,将收缩后的细胞胶原块移植改为细胞胶原液注射,使移植方法更简便有效,无需进行手术,用此法皮下移植有RSF-N2CMVⅨ转化细胞的家兔血浆中,人Ⅸ因子表达水平可高达480ng/ml,表达至今已有3个多月,其持续表达的趋势仍很乐观,为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提供了一条更加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93.
994.
以趋磁细菌MTB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Pd2 ,对影响吸附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MTB对溶液中Pd2 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1~5,菌体浓度在6g/L左右,Pd2 初始浓度为20mg/L~80mg/L,室温条件下吸附30min。吸附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95.
自组装合成纳米复合TiO2-ZnO介孔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TiCl4, ZnSO4•7H2O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利用可溶性淀粉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和高分子网络的阻隔作用, 以纳米级碳黑为模板, 采用微波加热、均相沉淀法合成出了一系列纳米TiO2-ZnO复合介孔材料. XRD分析证明反应前驱体为非晶态, 500 ℃以上转变为锐钛矿结构的TiO2和ZnTiO3, 当Ti∶Zn=1(摩尔比)时, 产物全部为ZnTiO3 (TiO2•ZnO). TEM形貌观察结合N2吸附表明, 基本粒子为球形, 粒径15~20 nm. 最可几孔径8~10 nm. EDS分析证明产品中Ti∶Zn的分析测定值与实际的投料值基本一致, 并且掺杂均匀性好. 光吸收及光催化实验发现Zn含量为50%时, 光催化效果最好, 在日光照射90 min后, 此TiO2-ZnO复合材料对藏蓝染料溶液降解率可达到100%, 其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96.
无DMSO、无血清细胞冻存液在临床级细胞产品的冷冻保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K562细胞为模型,设置含10%(v/v)DMSO及胎牛血清的冻存液为阳性对照,含10%(v/v)甘油的RPMI 1640培养基冻存液为阴性对照组,含10%(v/v)甘油及0.01%(w/v)γ-PGA的RPMI 1640培养基冻存液为实验组,考察了在无DMSO、无血清细胞冻存体系中γ-聚谷氨酸对细胞的冷冻保护作用。将K562细胞以1×10^6cells/mL的密度分别悬浮在上述冻存液中,置于液氮冻存10周,检测复苏后K562的细胞复苏率、细胞形态以及复苏后细胞的扩增情况,以评判γ-聚谷氨酸在无DMSO无血清冻存液中对K562细胞的冷冻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细胞复苏率为(83.00±3.0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70.33±5.51)%(p<0.05)和阳性对照组的(71.00±2.65)%(p<0.05);且实验组冻存后的细胞形态完整,冻存前后细胞的平均直径及圆度基本一致,细胞复苏后培养24h后的细胞活性为(88.83±14.2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67.51±5.20)%(p<0.05),与阳性对照组的(78.75±3.31)%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复苏后细胞扩增的延滞期明显缩短。可见,在无DMSO、无血清的甘油冻存体系中添加γ-PGA可显著提高细胞的冻存效果,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以H_2S为毒物,H_2-O_2反应为催化模型反应,制备并考察了一系列不同酸碱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以NH_3和吡啶为探针分子,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或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碱性。用交替脉冲微反色谱技术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硫中毒性,并对催化剂的耐硫性能和载体酸碱性进行关联和解释。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指出了提高催化剂抗硫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发展了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熔融体的应力诱导结晶结构形态模型,它是由微晶聚集体(以下简称微区)-高分子链组网和缠结网的网络结构组成。基于上述模型,把二种网中的单个链组作为独立的统计单元和形变单元,计算了二种网中单个链组的末端距分布函数,进一步计算了二种网和总网的形变自由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诱导结晶结晶机理和自增强聚合物网络自由能的依赖性,并着重地研究了超拉伸高聚物的起始熔点拉伸比间的关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和超取向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起始熔点和拉伸比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论予期的近似直线关系,初步验证了聚合物网应力诱导结晶理论。  相似文献   
999.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somerization of 1,3,2-diazaphospholidine-2-sclenide dervatives in refluxing benzene in the presence of trace water was observed. The structures of isomerized products were determined by IR, ^1H NMR,^31P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mechanism of isomerization was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000.
由[Cu(MeCN)2 (PPh3)2 ](BF4 )和 4′ 苯基 2,2′:6′,2″ 三联吡啶(4′ Phtpy)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五配位配合物[Cu(4′ Phtpy)(PPh3)2 ](BF4 ).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学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n,晶胞参数:a =1 0 80 7(6)nm,b =1 0 943 (6)nm,c=2 1610(12 )nm,α =90°,β =10 2 785(10 )°,γ =90°,V =2 492(2 )nm3,Z =2,Dc=1 3 5 4g·cm-3.配合物中,Cu(Ⅰ)与 4′ Phtpy的 3个N,2个PPh3的P配位呈变形三角双锥型结构,其轴向由Cu键合联吡啶的末端 2个N所组成,赤道平面由联吡啶的中心N原子和 2个PPh3的P原子所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