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1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2168篇
化学   4250篇
晶体学   185篇
力学   346篇
综合类   128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200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林华水  田昭武 《分析化学》1993,21(3):352-356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离子色谱方法,采用恒电流电场代替机械泵输送离子,研制出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易操作的电迁移微离子色谱仪,并检测了几种常见的阴离子,Cl~-、Br~-、NO_2~-的检测极限为10~(-11)~10~(-12)mol,峰高和保留时间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均<3%,进样量与峰高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82.
易清风 《合成化学》2003,11(6):479-485
综述了近几年来在高铁酸盐电合成及其作为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各类不同的铁阳极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解氧化为高铁酸盐的电流效率,并对在直流电上叠加正弦式交流电的电化学过程进行了讨论。高铁酸盐作为电池的阴极材料能形成高性能的超级铁电池。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183.
聚合物电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水珠  沈家瑞 《高分子通报》1995,(3):170-173,151
本文概述了电流变体的发展概况,电流变机理、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因素及聚合物电流变体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电流变化的组成春在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4.
安镜如  王东进 《分析化学》1994,22(11):1158-1162
本进行了N-(β-羧丙酰基)异鲁米诺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采用正矩形液脉冲电压,在KOH-KCl-H2O2-(pH11.6)介质中,N-(β-羧丙酰基)异鲁米诺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10 ̄7.0×10^-8mol/L,检出限为2.0×10^-10mol/L。本对此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5.
用低能离子散射谱(ISS)对比分析了与样品托有良好电接触的和与样品托绝比的金属银片,观察到荷电效应对ISS分析有严重影响。实验还表明在ISS分析时使用低能电子中和枪可以有效地消除荷电效应,还发现电子中和枪的使用对于惰性气体离子的中和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6.
从氨性柠檬酸溶液中电沉积Ni-Mo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含钼大于约27%(质量分数)Ni-Mo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蚀性,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溶液中,其耐蚀性优于SUS304不锈钢[1].因此,人们对该种合金的电沉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4].对合金共沉积机理也作了一定的研究.一般认为,钼不能单独进行电沉积,但它可以同铁族元素共沉积[5].对钼与铁族元素的共沉积机理,人们已提出了几种假设.一般认为[3],钼可能是多步还原,即六价钼首先被电化学还原成低价钼化合物,而后由吸附在诱导金属(铁族元素)上的原子氢进一步还原成合金中的零价钼,为了进一步弄清Ni-Mo合金的共沉积机理,本…  相似文献   
187.
采用温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技术,成功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反相混合模式硅胶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通过调整反应液中不同前体的比例,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通过扫瞄电镜,对柱床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发现,所制备的整体柱电渗流的方向和大小可随流动相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具有从阴极流向阳极的电渗流;当流动相pH值升至约7.5时,电渗流方向发生了反转(由阳极流向阴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对所考察的酸性(中性)化合物实现了快速分离,并获得了高达160,000N/m的柱效。  相似文献   
188.
《分析化学》2007,35(3):422-422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9.
以电化学和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对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HAS2Mo18O62]5-在非质子介质(CH3CN)中的电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多阴离子在非质子介质中经历4步单电子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杂多蓝阴离子在近红外区出现宽广的价间电荷转移吸收带,而红外区Mo=O端键及Mo—O—Mo桥键的特征吸收峰在还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190.
张维冰  郑政峰  张玉奎 《色谱》2005,23(5):437-440
 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由于溶质在输运过程中所具有的电性质,常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如离子交换毛细管电色谱中产生超高柱效峰的现象,已经不能用一般的色谱理论加以解释。基于弛豫理论所建立的基本模型,在考虑溶质在两相中皆有可能发生正、反向迁移的情况下,得到了流出曲线一阶原点矩和二阶中心矩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对溶质在两相中电扩散速率与电泳速率、电渗流速率关系的分析结果证实:溶质在固定相表面的电扩散行为可以使其保留变弱,出峰加快;而这种电扩散导致的超常柱效峰的出现具有不稳定性,只有在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匹配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