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1篇
  免费   2126篇
  国内免费   4211篇
化学   6728篇
晶体学   570篇
力学   543篇
综合类   359篇
数学   1662篇
物理学   445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372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汪卫华  白海洋  张云  陈红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3,42(9):1499-1504
研究了Ni/非晶Si(a-Si)多层组分调制膜(ML)中界面上的固相反应。根据计算的亚稳自由能图,对界面上固相反应形成非晶态进行了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分析。提出了Ni/a-Si多层膜中的固相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2.
透镜空间L~1(p)上向量丛的示性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透镜空间 L1( p)的上同调环中生成元的运算性质 ,进而利用 L1( p)的 KO -结构得到了L1( p)上任一向量丛的全 Stiefel-Whitney类  相似文献   
53.
刘秀贵 《数学年刊A辑》2002,23(6):779-788
本文证明了具有光滑对合T的(4n+2m+3+κ)-维闭流形,如果对合的不动点集为F=P(2m+1,2n+1),其中2m+2n=2+22+...+2b(2b为2n二幂展开式的最大二幂),m=4a或m=4a+3(a为非负整数),0<κ≠2,则对合T协边于零.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了半金刚石昌规则地排列放置在溶媒表面上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控制金刚石成核的合成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种晶放置位置及种晶排列问题,研究了金刚石在种晶上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合成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55.
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质异构体石墨—金刚石的转化条件,以及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利用石墨材料制备金刚石颗粒的具体方法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6.
本文引进了Abel群XL2(R)和2-PSF环,利用它们刻划了PSF环.作为应用,研究了群环和二次域上的模结构.  相似文献   
57.
高巧君  林增栋 《物理学报》1992,41(5):798-803
作者在研究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机理中发现,该物理过程是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上生长金刚石薄膜的逆物理过程。推断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上,诸如WSi,Ta等,生长金刚石薄膜,其界面有相应的碳化物,诸如WC,SiC,TaC等出现,继而生长的金刚石薄膜实质是在相应的碳化物背底上择优取向成核生长的。从而揭示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上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物理机制是:W(Si,Ta)等→WC(SiC,TaC)等→金刚石薄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8.
含有菁染料的单分子膜在SnO2电极上光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等离子体噻吩聚合膜的研究及I+注入的掺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噻吩为单体,在等离子体环境中聚合成致密的有机膜。利用Rutherford背散射(RB2S)和质子弹性反冲(ERD)、傅里叶红外谱(FTIR)测定了膜的成分和结构;从近红外-可见-紫外光的反射和透射谱,运用传递矩阵方法研究了膜的光学性质;此外,还探讨了24keV的I+离子束的注入对等离子体噻吩聚合膜的掺杂效应。结果表明,注入层内电荷载流子的输运机理可用Mott的可变自由程跳跃(VRH)理论给以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0.
A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with the sixth-order explicit symplectic algorithm for the N(^4S)+O2(X^3∑g^-) → NO(X^2Ⅱ) +O(^3P) reaction has been reported by employing a new groun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We hav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ve translational energy, the vibrational and rotational levels of O2 molecules on the total reaction cross section. Thermal rate constants at temperatures 300, 600, and 1000 K determined in this work for the reaction are 4.4 × 10^7, 1.8 × 10^10, and 3.1 × 10^11 cm^3mol^-1s^-1,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y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previous theoretical val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