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9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745篇
化学   5944篇
晶体学   93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16篇
物理学   5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Nano-TiO2 thin films are deposited by radio frequenc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using TiO2 ceramic target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n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evaluated by light-induced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solutions (5, 10, and 20 ppm) using a high pressure mercury lamp as the light source. The film is amorphous, and its energy gap is 3.02 eV.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solution is the first-order reaction and the apparent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are 0.00369, 0.0024, and 0.00151 for the methyl orange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of 5, 10, and 20 pp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2.
以离子液体1,2-二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DMIM]PF6)代替传统液态石蜡为粘合剂与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其表面形貌和石蜡碳糊电极(CPE)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对IL/CPE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CP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DMIM]PF6由于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使IL/CPE比CPE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铁氰化钾在电极上的可逆性变好,ΔEP值变小,峰电流响应增加10倍,电极过程由CPE上的吸附控制变为扩散控制,根据计时库仑法求解出铁氰化钾的扩散系数为5.52×10^-6cm2/s(25℃)。电化学交流阻抗图亦表明与不导电的液态石蜡油相比,离子液体的存在加快了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993.
合成了新试剂对氨基苯亚甲基硫代若丹宁(ABTR),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鉴定其结构。研究了ABTR与铅的显色反应,在pH3.8的HAc NaAc缓冲介质中,吐温80存在下,ABTR与铅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WatersSep PakC18小柱固相萃取,小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富集倍数可达50倍,在乙醇介质中,λmax=545nm,体系摩尔吸光系数ε=1.09×105L·mol-1·cm-1。铅量在0.05~4.0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可用于环境水和食品样品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碱性染料次甲基蓝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结合反应。在pH8.0~8.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Cl介质中,次甲基蓝于630nm处有最大吸收,随着脱氧核糖核酸加入量的增加,其在630nm处的吸光度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与脱氧核糖核酸的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脱氧核糖核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7mg/L。该方法可用于合成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双邻位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种单体 2 ,2′ ,6 ,6′ 四甲基 4 ,4′ 二苯氧基二苯酮 (o M2 DPOBP)和 2 ,2′ ,6 ,6′ 四甲基 4 ,4′ 二苯氧基三苯二酮 (o M2 DPOTPDK) ,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 (TPC)和间苯二甲酰氯 (IPC)低温亲电溶液缩聚 ,合成了 4种含双邻位甲基侧基聚醚酮醚酮酮 (DM PEKEKK和DM PEKEKMK)及含双邻位甲基侧基聚醚酮酮醚酮酮 (DM PEKKEKK和DM PEKKEKMK)聚合物 .用FT IR、1 H NMR、DSC、TGA、WAX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 .结果表明 ,该 4种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溶解性能 .  相似文献   
996.
乙基橙-溴酸钾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痕量甲醛催化KBrO3氧化乙基橙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的动力学光度法。方法采用固定时间法于507 nm波长处测量体系的吸光度,在适宜条件下,ΔA与甲醛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4 mg/L,检出限为0.004 mg/L。该方法用于饮料、废水和废气中痕量甲醛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n=6),回收率为102%。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POD)、果胶甲基酯酶(PME)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将荔枝(“淮枝”品种)果肉在100~400 MPa压力、10 ℃温度条件下处理30 min,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肉中POD、PME的活性,用天然凝胶电泳法以及活性染色法测定POD、PME同工酶的变化,用SDS凝胶电泳法测定果肉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00~200 MPa超高压处理使荔枝果肉中POD活性上升且出现新的同工酶,300~400 MPa超高压处理则使其活性降低且新出现的同工酶消失;100 MPa压力处理使荔枝果肉中PME活性上升且出现新的同工酶,200~400 MPa超高压处理则使其活性降低且新出现的同工酶消失;100 MPa超高压处理使荔枝果肉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而在200~400 MPa压力处理下其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998.
声表面波分子印迹技术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分子印迹(MIP)电聚合的成膜方法,在声表面波(SAW)双通道延迟线上制备了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薄膜(纳米级),并证实了分子印迹的明显效果,所研制的声表面波分子印迹传感器/(SAW—MIP)对甲基膦酸二甲酯的检出限为5mg/m^3。  相似文献   
999.
底物中硅原子对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不对称转氰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及其碳结构类似物3,3-二甲基-2-丁酮的转氰反应. 结果表明,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转氰反应的初速率及对映体选择性均高于其碳结构类似物在同一条件下的对应值. 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转氰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参数为Km=27.12 mmol/L和vmax=7.05 mmol/(L·h),活化能为51.92 kJ/mol. 苦杏仁醇腈酶催化3,3-二甲基-2-丁酮转氰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参数为Km=146.58 mmol/L和vmax=2.52 mmol/(L·h),活化能为75.04 kJ/mol. 根据硅原子的特性及酶反应机理合理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合成了四种金属铜(Ⅱ)-四氮配合物,并用初始速率法研究了25 ℃时四种配合物催化H2O2氧化偶合2,6-二甲基苯酚生成3,3′,5,5′-四甲基联苯二醌反应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此偶合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催化动力学,并由此获得了反应在不同配合物和不同pH值情况下的动力学参数k2和Km. 研究还发现不同的铜配合物其催化活性有不同的最适pH,具有较好电子共轭效应和合适刚柔性结构的铜配合物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对此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机理研究发现,铜配合物的一级酸式电离中间物种是反应的主要催化活性物种. 质谱分析表明,此类铜配合物都能催化2,6-二甲基苯酚进行C-O偶合反应生成不同聚合度的高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