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8篇
  免费   1020篇
  国内免费   13219篇
化学   26524篇
晶体学   190篇
力学   263篇
综合类   556篇
数学   209篇
物理学   2385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699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747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037篇
  2011年   1005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177篇
  2007年   1210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1124篇
  2004年   1148篇
  2003年   1212篇
  2002年   1080篇
  2001年   1236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826篇
  1998年   774篇
  1997年   840篇
  1996年   761篇
  1995年   718篇
  1994年   659篇
  1993年   564篇
  1992年   493篇
  1991年   472篇
  1990年   435篇
  1989年   386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膦配位的过渡金属氢化物被看作是烯烃及其他一些不饱含有机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及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物种,关于它们的结构与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常单齿膦配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不同的金属中心在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反映了催化功能与催化活性物种的电子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膦配体过渡金属氢化物,通常是以它们的相应卤化物经氢化锂铝或硼氢化钠或肼还原得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陆伟杰  伏义路 《分子催化》1989,3(2):119-129
本文研究了以γ-Al_2O_3、ZrO_2、CeO_2及La_2O_3为载体的硫化态钼催化剂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的激光拉曼光谱,发现在反应初期,催化剂表面氧硫钼结构变化较大,其活性下降也较快.在反应温度下,催化剂表面上的-S-键松动,部分硫原子升华,并发生一系列氧硫交换,形成体相MoS_2.甲烷化催化剂活性达到稳定后,则催化剂表面上的主要变化是MoS_2.晶粒不断长大.由于载体效应的影响.各个催化剂上表面结构的不同,与其达到活性稳定的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上均无积碳形成.提出了硫化态钼催化剂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的表面结构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5.
黄朋勉  刘自力 《分子催化》2005,19(6):444-447
应用XPS、DTG、DTA和XRD技术,分析了La提高催化剂Co-La/γ-Al2O3活性的原因.加入La后,XPS分析得出,Co2p在催化剂表层含量是未加前的1.65倍;DTG和DTA表征显示,La对催化剂的热效应影响很小;XRD分析表明,La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56.
林景治  杨得信 《分子催化》1995,9(3):193-200
  相似文献   
157.
Ti-Si沸石的催化氧化性能Ⅱ.环己醇的氧化及环己酮的肟化夏清华,王公慰,应慕良,郑禄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12)关键词Ti-Si沸石催化剂,H_2O_2氧化剂,环己醇氧化,环己酮肟化.1.前言环己酮肟是生产ε-己内酰胺的关键中...  相似文献   
158.
159.
张强  千载虎 《分子催化》1997,11(5):332-336
应用ESR,空气气氛下DTA,氢气氛下TPSR,IR等技术手段,对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和积炭,积炭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0.
本文用XPS从Rh_4(CO)_(12)在真空条件下的脱羰过程和在氢氧中的还原过程两方面考察了一些非还原性氧化物担载Rh_4(CO)_(1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non-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缩写NSMSI).结果表明,铑与一些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的顺序是MgO>ZrO_2>γ-Al_2O_3>SiO_2-Al_2O_3≈SiO_2;Rh与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形成Rh—O键,使Rh的还原性减弱;形成M—O键是产生NSMSI效应的重要特征;这种相互作用能增加铑羰基物的稳定性,使其在真空中脱羰速率减慢.铑与非还原性氧化物载体间的非强相互作用可用酸-碱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