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4篇
  免费   2495篇
  国内免费   8003篇
化学   12445篇
晶体学   335篇
力学   1401篇
综合类   538篇
数学   3495篇
物理学   6618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1060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866篇
  2011年   998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1089篇
  2008年   1505篇
  2007年   1002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974篇
  2004年   1071篇
  2003年   993篇
  2002年   946篇
  2001年   864篇
  2000年   714篇
  1999年   667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704篇
  1996年   561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535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392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36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水热一步法合成Ti-SBA-1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作用后的产物作为钛的前驱体,水热法一步合成出了 Ti-SBA-1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N2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表征手段 ,证明在Si/Ti=50,25,20时,钛原子成功地取代了SBA-15中的硅原子而没有改 变SBA-15高度有序的介孔二维六角结构,其中钛全部以四配位状态存在,而且高度 分散。当Si/Ti=12.5时,钛的分散度降低,部分钛聚集生成二氧化钛。与用两步 法合成的Ti-SBA-15比较,一步法合成的Ti-SBA-15中钛分散度好,添加量高,对催 化氧化环己烯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Ti-SBA-15的机理以及相 应产物在结构以及催化活性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2.
合成了配合物[Co(qina)2(H2O)2]•2DMSO单晶(qina为喹哪啶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其分子结构为规则的八面体构型, qina以氮原子和羧酸根氧原子与Co2+离子配位, 两个水分子为轴向配位. 配合物之间富有配位水分子分别与DMSO的氧原子、qina中未与Co(II)配位的氧之间氢键作用. 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并可能以局部插入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923.
研究了多组分、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体系静态优化设计过程的精确计算方法. 首先推导出串级萃取体系最重要的物料平衡和萃取平衡关系, 其次根据分离要求等条件确定了各出口的相对流量, 利用萃取平衡和物料平衡关系进行静态递推, 并在求解过程中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引入了校正参数, 通过对递推结果的迭代校正, 最终得到收敛的计算结果, 解决了静态设计算法的关键问题. 这一方法为多组分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过程的静态优化设计提供了精确算法.  相似文献   
924.
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振动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STO 3G法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1)壳聚糖单体经羧甲基化后,得到2种可能的产物,其中羧甲基在壳聚糖单体2位氨基上的取代产物较6位羟基上的取代产物稳定; 2)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母体经加成反应,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2 羟基 3 丁氧基)丙基 羧甲基壳聚糖的2个异构体, 其中构型1更稳定.在优化构型的基础上,计算所得的构型1的振动光谱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25.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特定的结晶条件下是否生成伸直链晶体进行了论证,系统总结了伸直链晶体形成的证据,并讨论了PET伸直链晶体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926.
新型尼龙214,414,614,814,1014和1214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胜  李勇进  颜德岳 《化学学报》2002,60(11):2078-2082
用熔融缩聚法基于十四碳二酸合成了一系列偶偶尼龙,包括尼龙2 14,4 14, 6 14,8 14,10 14,12 14。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差示扫描热分析 、热失重分析、热机械分析、粘度法对合成尼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还 初步研究了尼龙12 14的物理性能,发现其物理性能介于尼龙66和聚乙烯之间。  相似文献   
927.
用MP2 / 6 - 31G 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反式共轭类碳烯CH2CH—CHC∶LiF的结构 .得到 3个平衡构型和 2个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 .计算结果表明 ,反式共轭类碳烯有两种比较稳定的平衡构型 .分析了各平衡构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 ,给出了各种平衡构型及过渡态结构的Mulliken集居数 ,并讨论了两种稳定构型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928.
A New Synthetic Route to 12-Oxo-1, 15-pentadecanlact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Oxo-1,15-pentadecanlactam 7 was synthesized from cyclododecanone with a totalyield of 36% in a seven-step reaction. The azide 5 to 12-nitro-1,15-pentadecanlactam 6 is the key step featured by direct ring expansion.  相似文献   
929.
本文报道用KF/Al~2O~3作为碱催化剂,由水杨醛或2-羟基-1-萘醛分别和α-溴代乙酸酯、α-溴代苯乙酮、苄基氯、4,4'-二氯甲基联苯和1,5-二氯甲基萘等进行一锅化缩合反应,以38~89%的产率合成了14种芳并呋喃化合物。  相似文献   
930.
1,3-双(N-取代苯氨基)方酸内翁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利用方酸和苯胺合成了一类新的1,3-双(N-取代苯氨基)方酸内翁盐型多齿配体. 其中一些方酸内翁盐具有较强的与Cu^2^+, Co^2^+, Zn^2^+等配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