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5篇
  免费   6141篇
  国内免费   12743篇
化学   33256篇
晶体学   1571篇
力学   1186篇
综合类   533篇
数学   305篇
物理学   12258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990篇
  2022年   1070篇
  2021年   1278篇
  2020年   1126篇
  2019年   1307篇
  2018年   884篇
  2017年   1176篇
  2016年   1315篇
  2015年   1512篇
  2014年   2924篇
  2013年   2507篇
  2012年   2310篇
  2011年   2527篇
  2010年   2245篇
  2009年   2499篇
  2008年   2597篇
  2007年   2291篇
  2006年   2343篇
  2005年   2302篇
  2004年   1960篇
  2003年   1893篇
  2002年   1508篇
  2001年   1278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875篇
  1998年   694篇
  1997年   745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573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We investigate magnetic and crystalline microstructures of melt-spun (Fe0.675Pt0.325)100-xBx (x=12, 14, 16, 18,20) nanocomposite ribbons after optimal thermal treatment using a 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 The magnetic microstru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darker spots adjacent to brighter ones in a sub-micro scale and in random distribu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exchange coup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rystals in the 10-100 nm scale, implied by the maximum value (δM)max of the Henkel plot, could be roughly described by the ratio of the average width of the magnetic spots w^- to the average crystal size D^- for the ribbons. Moreover, we find that the intrinsic coercivity jHc of the ribbons is sensitive to their crystal sizes, and the smaller D^-, the higher jHc. Finally, by using roughness analysis, the curve of the root mean square values (δФ)rms of the phase shift of the magnetic force images versus the boron content x is obtained, which is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magnetization σ12 kOe of the ribbons versus x.  相似文献   
102.
模拟纳米晶体原子分布及X射线散射理论图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明  孙伟  邢金华  王煜明 《物理学报》1997,46(7):1319-1325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纳米晶体(1—3nm)的结构.利用模拟的结果,进行了X射线衍射及径向分布函数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纳米晶体晶界呈短程有序,界面原子间距分布很宽;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晶粒的畸变越大,原子体积常数也明显增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3.
Fe2O3纳米微粒溶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Z-扫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Z扫描技术在透明区域研究了Fe2O3纳米微粒水溶胶和表面包覆有机溶胶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给出了非线性折射率γ、双光子吸收系数β、自由载流子折射系数σr和自由载流子吸收截面σab等重要物理参数,讨论了自由载流子效应对Fe2O3纳米微粒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4.
纳米硅量子线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大鹏 《物理》1998,27(4):193-195
一维纳米材料是当今介观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文章报道了一种利用脉冲激光成功地制备纯度高、直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硅量子线(SiNWs)的方法,介绍了纳米量子线的形貌、显微结构、生长机理和物理性能研究的最新结果.纳米硅量子线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汪卫华  白海洋  张云  陈红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3,42(9):1499-1504
研究了Ni/非晶Si(a-Si)多层组分调制膜(ML)中界面上的固相反应。根据计算的亚稳自由能图,对界面上固相反应形成非晶态进行了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分析。提出了Ni/a-Si多层膜中的固相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6.
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重态氧O2 (a1Δg)是迄今唯一能用纯化学反应高效产生的具有长寿命的亚稳激发态分子 .为了考察提出的用两个O2 (1Δ)能量汇集反应生成氧第二单重激发态O2 (b1Σ+ g)以实现近可见短波长化学激光方案的现实性 ,设计和实验了一个氯流量为 3~ 10mmol/s的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 (JSOG) .考察了三种具有不同孔径和孔数目的喷头、氯气流量和脱水冷阱温度等对JSOG出口的O2 (1Δ)浓度、O2 (1Δ)分压、氯利用率及水蒸气含量的影响 .发现用聚氯乙烯管作冷阱时 ,最佳冷阱介质温度为 - 140~ - 15 0℃ ,对此提出了O2 (1Δ)表面脱活与脱水互相竞争的解释 .在最佳条件下 ,可将O2 (1Δ)气中水分压降低至 4Pa ,这一结果是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07.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4 ,4′ 二巯基联苯分子和金表面的相互作用 ,并利用了前线轨道理论和微扰理论定量地确定了该相互作用能常数.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thiol-phenyl molecule (4-4′-dimercaptodibenzene) and a gold surface. The frontier orbit theory and the perturbation theory are also employed to determine quantitatively the constant of interaction ener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nding between the sulfur atom and the gold atoms corresponds mainly to the covalent bond and some molecular orbits are extended over the molecule and gold cluster which certainly give channels...  相似文献   
108.
水热条件下纳米晶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09.
一维纳米固体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慧  文胜 《物理学报》1992,41(10):1661-1665
本文通过计算一维纳米固体模型的电子态密度,针对颗粒大小、颗粒界面无序度等物理量,讨论了一维纳米固体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颗粒大小对电子能态结构影响较大,而颗粒界面无序度主要引起能带宽度和态密度大小的变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0.
对磁弹耦合在决定纳米晶软磁合金宏观磁性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高场磁化规律以及正电子湮没测量表明:对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准位错偶极子造成的应力场对畴壁的钉扎效应是造成纳米晶软磁合金矫顽力的重要原因;结构缺陷造成的应力场与磁致伸缩的耦合作用对纳米晶软磁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结构各向异性和磁弹耦合能共同作用下可解释纳米晶合金表现出最佳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