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化学   533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7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徐淑丽  杜祖亮  张治军 《化学研究》2006,17(3):19-21,35
采用阳极消耗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并利用XRD,TEM,XPS,UV-V is和PL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纤锌矿结构的纳米ZnO,颗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15 nm,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位于531.44 eV的O1 s峰和PL谱上的绿带共同证明了氧空位存在,纳米ZnO的绿光发射带来自氧空位电子与价带空穴的辐射复合.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经水溶液离子交换掺杂EU~(3+)的NaY,NaX和NaA沸石的光谱特性。讨论了焙烧脱水过程中Eu~(3+)在沸石笼结构中的定位对其光谱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同一焙烧温度下,Eu~(3+)在NaY、NaX和NaA三种基质中的电偶极跃迁和磁偶极跃迁的发射强度比值依次增大。通过激发光谱和光电子能谱考察了Eu~(3+)在沸石体系中与骨架氧的键合作用。Eu~(3+)掺杂浓度在0.95~10.5%范围内仍未观察到浓度浓灭现象。  相似文献   
43.
XPS分析中使用样品磁透镜引起的谱峰位移和峰形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当使用Mg/Al双阳极和样品磁透镜进行非导电样品(或与样品托绝缘的导电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时,谱峰出现异常大的位移和谱形出现畸变;在同时使用电子中和枪时谱峰位移变小,当导电样品与样品托有良好的电接触时谱峰位移消失;作者提出这种异常大的位移来自样品荷电效应,后者是由于样品磁透镜的磁场与来自X射线枪A1窗的低能杂散电子发生了相互作用并使这些杂散电子不能到达样品表面起中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4.
曹镛  郭可珍  钱人元 《化学学报》1985,43(5):425-432
用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对四氯化铂(PtCl_4)及铂氯酸(H_2PtCl_6·6H_2O)掺杂聚乙炔进行了研究.发现Pt4f 与 Cl2p 谱峰均由相距约1.5eV 的两组峰组成.Pt4f 高结合能端的组份可指认为四价铂,而低结合能端的组份为二价铂.对 Pt4f 及 Cl2p 峰积分强度的分析表明,对二价铂有:[Cl]/[pt~(2 )]=2,对四价铂有:[Cl]/[pt4~ ]=6.C 1s 峰也由两个分离约1eV 的峰组成,高结合能端的强度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说明铂盐掺杂聚乙炔通过由高分子链向掺杂剂的电荷转移而使部份高分子链被氧化,部份四价铂盐被还原成 PtCl_2.透射电镜形态观察及选区电子衍射证明膜上存在 PtCl_2的聚集.电荷转移链段在高分子链上的分布是无规的.并由此估计了电荷转移链段上每个碳原子的电荷约为 0.2|e|.由以上结果我们推断 PtCl_4与 H_2PtCl_6·6H_2O 的电荷转移过程可由下式表达.对 PtCl_4 掺杂:2PtCl_4 2e→PtCl_6~(2-) PtCl_2对 H_2PtCl_6掺杂:2H_2PtCl_6 2e→PtCl_6~(2-) PtCl_2 4HCl这两种掺杂剂的对阴离子均是 PtCl_6~(2-)离子.  相似文献   
45.
含噁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等人[1]以聚(对亚苯乙烯)为发光材料制备了第一个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该工作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电、热稳定性以及机械加工和成膜性能,发光亮度和效率较高,通过化学修饰可获得三原色发光.而且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较低,可实现大面积平板显示和集成化.  相似文献   
46.
邓勃  王建平 《化学学报》1991,49(11):1124-1128
本文利用探针原子化技术, 研究了普通管式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铬化合物的原子化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量的综合结果表明, 铬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物, 最后由碳化物的热分解生成气态铬原子。  相似文献   
47.
合成了一个系列的稀土含氮大环配合物[Ln(tmtaa)(Htmtaa)·CH2Cl2 (Ln =Sm, Tb, Er and Yb)],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分子吸收光谱和DSC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体tmtaa 和 Htmtaa中的八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形成了一个夹心结构的配合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结果表明tmtaa或Htmtaa中的四个氮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因而,Htmtaa中的酸式氢不是直接与Htmtaa中任何一个氮原子结合,而是与四个氮原子共享。配合物的磁性测定结果与理论值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8.
钌—钛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的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峰  陈玉璞 《分析化学》1993,21(3):282-284
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Ru-Ti金属氧化物电极的组成、结构和元素价态。结果表明,电极表面不同于体内,讨论了表面和体内Ti的价态区别对Ru-Ti阳极活性和寿命的影响,指出掺杂Ir和Pd后会提高电极活性。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铽(III)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的配合物与电化学聚合方 法得到的聚合漆酚(EPU)发生配位反应及pH = 10.2时形成配合物Tb(III)-TTA- EPU的组分和结构。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Tb~(3+)分别与EPU,TTA~- 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AES)测定结果证明了每个 Tb~(3+)分别与EPU分子中1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和3个TTA~-发生配位,从而得到配合 物的结构。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表明发生配位反应后该配合物进一步交联,从 而难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我们对 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生强的荧光,主要是Tb~ (3+)离子的~5D_4→~7F_5的跃迁。讨论了溶剂、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当 pH = 10.2时,合成的配合物有最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0.
三、光电子能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本讲利用前两讲叙述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举例说明光电子能谱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一般有机物分子及其结构分析 1.1.有机物的C 1s谱碳是构成错综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因此,用光电子能谱观察和研究化学环境的变化对C 1s结合能的影响,便首先受到注意。图3-1是乙醇、一氯代甲酸乙酯和三氟醋酸乙酯的C 1s谱。实验采用液体进样器,注射进样,通过冷冻,在另一个固体进样头上凝成一层薄膜,继而用X-射线激发,能量扫描集中在C 1s能级应当出现的区域,对应于结合能为275~295 eV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