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化学   316篇
力学   117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1212篇
物理学   2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1]中介绍引参消参法,精彩、让人叹服,同时笔者也作些思考,此法适用范围不广,且学生不易想.实际上,导数是求函数最值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1]中所举三例都可用导数来求解.下面给出三例的导数求法.  相似文献   
82.
介绍利用导数建立等价无穷小关系的三个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3.
当前中学数学中导数的工具性和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 1优化了综合性问题的解法导数为有效地解决一些传统的初等数学问题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如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大、小值、不等式的证明及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类含绝对值函数的简洁而统一的求导方法,并给出了判断含绝对值的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是否可导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5.
计算分析在导数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钨,钼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倪其道  沈源龙 《分析化学》1989,17(6):503-506
  相似文献   
86.
讨论了偏导数表达式x(f)/(x)+y(f)/(y)和x(f)/(y)-y(f)/(x)的若干性质,尤其是它们的积分性质  相似文献   
87.
1引言有限元导数恢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有限元导数并获得导数逼近超收敛性的一种新的后处理技术.对于一维和二维区域上的二阶椭圆边值问题,文[1,2]提出了Z-Z小片插值技术,得到了有限元导数逼近在小片恢复区域上的一阶超收敛结果和剖分节点处二阶强超收敛性;文[3,4]则建立了更为实用的小片插值恢复技术并得到与文[1,2]相平行的超收敛结果;文[5]对两点边值问题构造了一种积分形式的导数恢复公式,利用这个公式可获得剖分节点处有限元导数逼近的O(h~(2k))阶超收敛估计.本文将对一维四阶椭圆  相似文献   
88.
本文定义了几种(h,ψ)-广义凸性及(h,ψ)-广义单调性,讨论了广义(h,ψ)-方向导数与Clarke方向导数,广义(h,ψ)-梯度集与Clarke梯度集等的相关关系.利用此关系证明了这些广义凸性与广义单调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揭示了这些广义凸性、单调性与通常广义凸性、单调性存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9.
导数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中学数学》2008,(6):11-12
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导数是研究函数的有利工具,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在导数的教学中对以下几个关系的正确理解,将对导数的本质的理解和掌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季飞 《中学数学》2008,(5):10-12
纵观2007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用"导数法"证明不等式依然是考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应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是导数的一个重要应用,思路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构造函数这一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如何更有效、更快捷、更合理地构造函数是使不等式获证的关键,而有效的思维策略会使得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更有方向感.笔者结合2007年高考试题中的不等式证明问题,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