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3篇
  免费   2114篇
  国内免费   2809篇
化学   2560篇
晶体学   118篇
力学   674篇
综合类   824篇
数学   14006篇
物理学   294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993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1216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1052篇
  2004年   895篇
  2003年   951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838篇
  2000年   702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539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495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8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设 $\varphi$ 是单位园盘 $D$ 到自身的解析映射, $X$ 是 $D$ 上解析函数的 Banach 空间, 对 $f\in X$, 定义复合算子$C_\varphi $ : $C_\varphi (f)=f\circ \varphi$. 我们利用从 ${\cal B}^0$到 $E(p,q)$ 和 $E_0(p,q)$ 空间的复合算子研究了空间 $E(p,q)$ 和 $E_0(p,q)$, 给出了一个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本文应用上、下解方法和 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 ,证明了一类拟线性椭圆方程边值问题弱解的存在性 ,并且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3.
定理①: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半周长为S,面积为△.  相似文献   
44.
本文指出 M.Jahangiri的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 98e:30020]错误,并且导出解析函数p叶星形性与p叶凸性的某些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5.
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Gevrey微局部正则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化  申伊塃 《数学杂志》2002,22(2):121-130
本文中,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了Gevrey类中的仿微分运算,然后考察了相关的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象征的一些性质。作为应用,我们得到解在椭圆点附近的Gevrey微局部正则性。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半线性椭圆方程Dirichlet问题-△u=α(x)f(u),x∈Ω, u(x)=0,x∈ЭΩ,正解的存在性,其中Ω为R^n中有界的带光滑边界的区域,α(x)可以变号。  相似文献   
47.
方程w"-w+f(t,w)=O的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正解存在性与多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下列常微分方程的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正解[w″(t)-w(t) f(t,w(t))=0,0≤t≤1 w(0)=w(1)=0建立了n正解的存在性,其中n是一个任意的自然数。  相似文献   
48.
线性分式规划最优解集的求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多面集的表示定理,导出了线性分式规划最优解集的结构,并给出确定全部最优解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49.
本文利用概率方法证明了如下的Dirichlet问题的解的存在性:{-(△/2+μ)u f(u)=v,在D中,其中D是R^d中的一个有界规则区域,μ和v是属于广义Kato类的符号测度,f是R^1上的连续可微函数连g↓eD上的一个连续函数。  相似文献   
50.
简单回顾了Einstein 1905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与de Broglie 1923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验证过程,指出了这两种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差别,分析了波粒二象性的逻辑体系并指出:只要把Gan1995年揭示的“经典(电磁)场在结构上的颗粒性”当作“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就能构成“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完美组合,利用“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还可以把这“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借助于经典条件下光的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精确的实验判决(见《光散射学报》)2006年第1期第75.79页《Lorentz-Compton佯谬与一个双赢判决性散射实验设计》)还可以完成“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和“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