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88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1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与方波合成有关的李萨如图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方波与方波、正弦波与方波合成的图形来研究李萨如图形,利用傅里叶级数理论把方波展开为正弦和余弦形式的傅里叶级数,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来合成2列相互垂直的方波与正弦波以及2列方波的李萨如图形,并与实验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不同时间段斑马鱼体内ADB-BUTINACA的21种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正交信号变换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7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组间代谢物,以7种差异代谢物为特征建立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4组不同时间段的斑马鱼体内样本进行分类预测。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8%,表明筛选的潜在差异代谢物能够有效反映不同时间段原药在斑马鱼体内的变化情况;对7种潜在差异代谢物在4类样本体内的含量变化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的总体含量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类代谢物的含量分布由最初的不均衡趋向于均衡分布。此外,实验发现大部分差异代谢物的代谢路径与羟基化反应密切相关,推测原药在生物体内发生羟基化反应与给药时间推断方面具有一定关联性。实验结果可为药物服用时间推断等相关领域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第二大由单一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与疾病进展相关的代谢标志物的发现有利于病情的防治,而代谢组学研究则是发现代谢标志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与TB病人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还不多.该文利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病情程度TB患者的血浆代谢组进行了研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TB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均可明显分离.统计分析发现,缬氨酸、丙氨酸、肌酸和3-羟基丁酸等代谢物在TB各组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乳酸、丙酮酸、N-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物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三羧酸(tricartexylic acid,TCA)循环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了代谢紊乱随疾病的逐渐变化过程.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变化表明TB患者体内能量代谢与糖酵解增强、脂肪酸生酮作用增强、TCA循环受阻、氨基酸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4.
提出一种既不是利用振幅加减,又不是利用强度加减,而且也不同于一般利用互补色进行图象相减的新方法,获得了图象间差异信息的假彩色输出。  相似文献   
55.
探讨了化学探头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关系。分别用F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数据的精密度和系统误差都没有显著差异,两种方法测定溶解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分别为0.35%,0.33%。进而又探讨了溶解氧与NaCl含量、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溶解氧含量随NaCl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6.
崔邑诚 《化学教育》2004,25(10):47-50
本文用问卷法研究了Powerpoint在当代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发现了位置差异、性别差异、图文比例、色彩倾向是影响Powerpoint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大小、影响范围、特点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7.
杨芳  陈玉焕  孙姣  杨春  刘晓莉 《化学教育》2022,43(4):117-123
以河北工业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无机化学课程为例,从教材设置、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对比探讨,以期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无机化学新的课程体系,能为国内高校本科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本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8.
在目前大学生个体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对所讲授的“物理化学”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针对不同学生,在不显著影响考试卷面分数分布的前提下,提高对高分数段学生的区分度,降低对低数段学生的考核难度。在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试卷中增加备选题,同时设计了相应的计分规则。考试结束后对试卷中“备选题”的利用情况和学生得分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实践结果表明,上述考试方法的调整达到了预期设定的目标。本实践结果也为“差别化”考试方法的推广提供了教学改革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9.
李雪莹  高嵩 《物理通报》2017,36(5):127-129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依据, 充分解读比较不同版本教材, 有助于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从而优化教与学. 以中美物理教材( 中: 人教版必修1; 美: 物理: 原理与问题上册)中“ 自由落体”一节内容为例, 深 入比较两版教材的编排设置, 为我国新课标物理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0.
针对红外波段下湿度对偏振光传输特性的影响问题,以自然界中较常见的烟煤粒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洛法仿真研究,不同红外波段下湿度对线偏光和圆偏光传输特性的影响情况及其之间差异特性.结果表明:在短波波段,线偏光与圆偏光的偏振度随湿度的增加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中波波段,随湿度的增加两种偏振光都呈现下降趋势;而在长波波段,湿度对偏振状态几乎没有影响.进一步比较可知,在短波波段,圆偏光具有更好的偏振特性,而在中长波情况下,线偏光的偏振特性更加显著.因此,在应用红外偏振进行探测时,本研究对波段的选取、湿度的控制及偏振态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