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061篇
化学   184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2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萍  李旭  张丽君  李媛 《结构化学》2002,21(2):133-135
1 INTRODUCTION 1,5-Benzothiazepines are a kind of compounds which have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itives[1, 2].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their active C=N bond with ketene permi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actam ring. The -lactam moiety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antibiotics such as penicillins. So the product of this reaction possesses two active centers and can be beneficial to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have achieved the asymmetric ketene-imine cycloadditions employing the…  相似文献   
62.
A series of 2-alkyl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9a-n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a novel class of non-peptide angiotensin Ⅱ AT1 receptor antagonists.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agonism of angiotensin Ⅱ, induced contraction in the rabbit thoracic aortic ring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s 9a, 9g and 9j exhibited potent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AT1 receptor.  相似文献   
63.
黄枢  孟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11):1744-1746
将水杨醇在DMF中与NaH和二甘醇或三某醇二对甲苯磺酸酯反,合成了2个新的二苯冠醚(1和2),其结构由元素分析和波谱分析所表征,1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为反位构型,提出了合成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64.
GABAA五种亚型受体与BZ配基的3D-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BA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有广泛的神经生理活性.由于镇静/抗惊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中苯二氮杂作用位点尤为重要.我们用比较分子场法(CoMFA)对一系列咪唑苯二氮杂类化合物(BZ)与五种重组受体亚型的亲和力进行了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得到的一组模型都有较高的交叉验证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交叉验证的一组PLS模型.用该组模型对随机选择的6个化合物组成的测试集进行了预测,都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本研究对于设计高亲和力的BZ受体的配基和研究GABAA受体的模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Aromatic polybenzoxazole (PBO) precursor, hydroxy-substituted polyenaminonitrile, was prepared by direct polycondensation of 1,4-bis(l-chloro-2,2-dicyanovinyl)benzene (CCB) and 4,6-diaminoresorcinol dihydrochloride (DAR) using pyridine and N,N-dimethylacetamide as condensing agent and solvent. The precursor has good solubility in polar aprotic solvent which is due to the strong dipolar nature of the main chain. The soluble precursor was subjected to thermal cyclization in an inert atmosphere to convert i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PBO, which has its 5% weight loss temperature at 540℃ The fully cyclized PBO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TGA. The introduction of 10% mol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chloride (BTC) into the main chain not only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olubility of PBO precursor but also raises its 5% weight loss temperature to 552℃ and char yield at 700℃ for the cyclized PBO with BTC.  相似文献   
66.
用AMI和INDO/CI方法研究了2-(2’-羟基-5’-甲基苯基)苯三氮唑的激发态质子转移反应,求得基态和激发态反应的位能面、势垒和过渡态;研究了异构体的稳定性、氢键强度及光谱的指认,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结果符合.讨论了对光诱导质子转移的机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程晓红  傅长金   《中国化学》2007,25(11):1762-1765
本文从商品化的间溴苯甲醚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出发,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串联的羟醛缩合及1,4-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三芳基取代的1,5-二酮,然后用查尔酮(Chalcone)作氧化剂,二酮与BF3.Et2O 反应形成吡喃鎓盐,再与苯基乙酸钠盐缩合得到芳香二溴代衍生物,产物的DMA溶液在DBU和钯催化剂的作用下,160°C 加热12 h进行脱卤化氢环化反应, 生成四甲氧基取代的二苯四苯(DBN)类衍生物。报道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在溶液中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68.
Tetra-Schiff base macrocyclic compound containing benzo-12-crown-4 was synthesized via condensation of 2,6-diformyl-4-methyl-phenol with 4′,5′-diaminobenzo-12-C-4 promoted by proton.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MS,IR ^1H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69.
α ,β 不饱和酮 (1a~ 1e)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 ,得到含 2 苯基 1,2 ,3 三唑基的 1,5 苯硫氮杂 (2a~ 2e) ,然后以其为原料与烯酮“现场”进行 [2 +2 ]环加成 ,合成出一系列含 2 苯基 1,2 ,3 三唑基的 β 内酰胺合的 1,5 苯硫氮杂衍生物 (3a~ 3j) .产物经1 HNMR ,IR ,元素分析及MS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70.
根据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8,9-苯-2-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Ⅰ)可能存在的竞争反应,推导了动力学方程式。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单体的消失速率和苯酞的生成速率。实验结果与推导动力学方程式相符。进一步证明了单体(Ⅰ)的增长反应由加成聚合和开环—异构化—加成这两个反应组成。这两个反应对总速率的相对贡献与单体浓度有关。得到了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